利用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初中程序设计教学有效性

2019-01-14 12:44陈霞
学生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程序设计有效性

陈霞

摘 要:当前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常见问题有: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多加思考就能直接解答;过于华丽,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过于独立,学生不能系统的将知识连贯起来;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而无法解答。设置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的障碍情境;通过设疑激思,创设问题的发现情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问题的解决情境。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性;程序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由于VB理论抽象,上机调试要求经验性强,加之编程本身要求思维灵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VB这门课,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问题更是突出。在参与了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一段时间后,笔者摸索出这门功课的规律,形成一定的教学思路。实践证明,在初中进行程序设计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问题情境设置过于简单,学生缺乏思考。

例如:基本运算教学,情境为:看看你是否已经理解四种算术运算:

2+3=;2-3=;2*3=;2/3=。

设置的情境过于简单,学生都能回答,缺乏思考,毫无疑惑,引不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问题情境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解决。

2.問题情境过于华丽,学生抓不住重点。

例如:算法概念教学,情境为:(1)脑筋急转弯——怎么把大象放进冰箱,(2)农夫如何带鸡和米过河,(3)韩信分油故事,问怎么做?这样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得出了很多的解法。课堂看似热闹,可是离题甚远,学生只沉浸在解这些问题的思潮中,而不明确学习的目的,抓不住重点。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少而精,有针对性,使得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思考,能直击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

在初中算法教学中,有必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提高初中算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的障碍情境

比如在讲DO循环语句时,用了ATM机上取款需要密码验证的例子。这种生活经历,学生一般都是有的,所以容易理解,学生很快用If语句写出了代码。当学生运行程序时再提出问题:这样的密码输入只有一次机会,不人性化,怎么办?有学生说用For循环语句来实现,接下来让学生将程序改成For循环,可以提供六次输入密码的机会。很快就会有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第一次即输入了正确的密码,程序还是要求用户输六次密码,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而用户到底在第几次才能输入正确的密码,是程序设计的时候无法预计的,这样FOR循环语句就失去了作用,这时引出DO循环语句的语法和特点。当学生将程序改好调试时,又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旦用户无法输入正确的密码,程序将陷入死循环,而且输入密码次数不限,很容易通过不断尝试的方法破解密码。这说明他们已经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一些周密、严缜的思维习惯,这是一个好现象,要趁机鼓励夸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修正程序,通过DO语句与if语句的组合使用,达到限制输入次数的目的。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问题的解决情境

比如在引入循环语句for语句时,可以依次设立如下三个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一:写出求1+2+3+…+10的和的程序代码。

问题二:写出求1+2+3+…+100的和的代码。

问题三:写出求1+2+3+…+n的和的代码。

当引导学生用s=s+1,s=s+2,……,s=s+10这10条赋值语句完成问题一时,教师可顺势提出问题二和问题三。面对问题二和问题三,学生已经有点不再甘心于用解决问题一的方法来解决它们。当学生出现这种心理时,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解决问题一的10条赋值语句,并要求他们找出这些语句之间的异同点。学生经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语句之间的规律:即都是将s与一个数相加之后的和再赋值给s,而且所加的那个数是从1依次递增到10的自然数。当基本的规律已看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通式s=s+i来表示这10语句,并注明i的变化规律。此时,如何用语句来表示变量i的依次变化成了首要问题,这也是引出for循环语句的恰当时机。所以,经过这一系列引导,新知识点的引出便水到渠成。

结束语

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和钻研课标,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经验等具体情况出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创设趣味性、探究性、拓展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提高算法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信息技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黄玮张晓俊.做一个会创设情境的教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2).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程序设计有效性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