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荣
摘 要: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应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教师作为学生在这个阶段接触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人,要肩负起培养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的责任。
关键词: 初中教学 政治教学 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法治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法治道德教育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应遵循教学规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趣味性,将教学推向更高的平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及时更新,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充分挖掘潜能,不断突破,提高学习兴趣,独立自主地学习。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探究、调查的能力。
法制与道德教学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体会,让学生从身边实际生活出发。对于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比如随地乱吐痰,乱扔垃圾,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安静的走廊内大声喧哗,要让学生意识到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影响,并充分理解、充分感悟,从自我做起,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对于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及时指出并且以身作则,以后绝不出现类似错误。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让他们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参与班级班规的制定,让学生明白什么叫作规则,规则的背后是什么,从而让学生亲自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和班级规范。要让学生明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地方都有规则与规范,要树立道德与法制意识,违法乱纪的事情坚决不干,了解哪些是违法乱纪的事情。要自我探索、自我感悟,从自身出发,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出发,自觉学习道德与法制,不仅局限于课堂,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习道德与法制,不断完善自身的规则意识。
如教学《遵守规则》这一单元时,让学生首先懂得规则是什么?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做的?哪些规则遵守了?哪些规则没有遵守?哪些方面做对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对?通过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表格,清楚明了地列出交通法规遵守情况,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珍爱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安全第一。充分利用平时本地各种交通视频和照片,以及学生上放学路上搜集到的各种素材,并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在交通方面哪些规则遵守了哪些规则没有遵守。初中生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起到示范作用,人人遵守,人人示范,人人都是标杆,人人都是标准。
说到规则,还有各种大型活动,如广场活动、公益活动读书活动、参观博物馆、少年宫和科技馆等,公共场所有规则都要执行,根据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形成结论。要让学生分组讨论、辨别是非,认识到哪些对,哪些错,教师、师生互相指点评价,也可以进行辩论会。还可以进行测试、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把生活中的规则入脑入心,让学生懂得应该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又如学习遵守法律单元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法律,做在社会上是好公民,在家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的新时代三好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初中生,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更加和谐稳定。初中生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影响周围的人。人人遵守法律法规,则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意识到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道德品质和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够胜任大任的人。
在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创新思维,树立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明白道德是生活中的法治,法治是法律中的道德。从一点一滴学起,教师要做的是不断引导学生,为学生修剪枝叶,让学生改变自己的态度,用良好的道德品质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首先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习,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吸引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培养高尚道德品质过程中的乐趣,用更加强烈的态度约束自己,并在道德与法制的约束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新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差异与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结合学情,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設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新的课程任务,给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观察、在学习中操作的习惯,与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探索与猜测,对于学习中发现的一般规律及时归纳,对于问题不断分析,对于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不断整理,让自己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中国梦复兴梦远大志向的指引,也是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如教学《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在学生中进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爱国情感教育。通过大阅兵了解我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历史,了解祖国各条战线上各个人民、各个英雄发挥着光和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不断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感动事迹,了解他们为了目标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刻苦精神,并且运用在各科学习中。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披荆斩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点、重点,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发散思维,把知识点形成一个体系和知识框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向这些感动人物学习、致敬。通过收看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获得者表彰大会,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克服艰难,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精神,为共和国高楼大厦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贡献所有力量。
三、让德育融入思品课程中
初中必修课程,具有以下两方面功能。首先,普及科学知识,为学生奠定更多的法制与道德科学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的科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学生普及毛泽东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在如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德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学习如果缺少德育,注定走向失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德育,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用辩证的思维武装学生的大脑,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调查学习和探索学习。
比如教学《与人交往》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充分发扬个性展示自我,说出与同学、老师、朋友、亲戚、晚辈在平时交往当中是怎样做的,从肢体、语言动作及神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分小组点评,他的这些与人交往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易于接受也容易改正。教师及时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与周围老人、父母长辈了解家乡前前后后的变化。进行各方面对比,得出结论:家乡变化最快,祖国最伟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又如教学《和谐共处》这一单元时,现在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中国,和谐社会,人们安居乐业,这就是和谐大家庭的共同特征。在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历的风雨历程,航天工程、航海工程、天眼、高铁、卫星技术、军事技术、科技领域等各个领域,站在世界的中央。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村振兴,老工业基地振兴,家乡美、生态美,法制社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不断丰富社区内容形式等都体现和谐社会。初中生作为和谐社会当中新时代的宠儿,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家乡、为祖国、为伟大的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如教学《青春期教育》这一单元时,有些学生为独生子女,易形成自卑、自傲、孤僻,自以为是、怕吃苦的性格。也形成了中国式家长大包大揽、六加一的抚养模式,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学生的抗挫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也低。教师要运用各种实例正确的引导。教师教育时引用各种正面例子、各种名人故事、励志故事、英雄人物、伟大科学家、感动人物等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追求真理,让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学生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意志下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高尚的道德品质约束自身行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促使自己勇攀高峰,在人生大路上行走得更加通畅。
参考文献:
[1]杨华光.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3).
[2]黃庆军.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2013(8):166-167.
[3]王瑛.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创新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