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书 王慧敏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开封 475300)
低效率的课堂是致使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不少老师都在摸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改变“我讲你听” 的传统“讲堂”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须多方面的努力,教师方面的努力就是要 “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有所为”,就是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教师要有科学的课堂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呢?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情灵活教学,优化课堂组织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获得。要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教师的讲解不在多而在精,组织讨论不在花而在实,合作互动不可无边无际而是要立足教材。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备课,教师备课主要是备学情,多思索怎样才能用更精炼的用语,更生动的语气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帮助者,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
其次,教师要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更要善于把握最佳授课时机。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上课后的5—20分钟是一节课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时间,所以,课堂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善于把握最佳授课时机;即教师根据学情、教情伸缩有度的安排进度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顺利突破重难点。一节课就这么长时间,教师要做好的就是控制好节奏,引导到位,善于问题驱使,任务驱使,让学生多思考,主动探索,乐于表现和善于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挥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学生是富有情感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个性的喜怒哀乐,这就需要教学中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爱,化情感为动力,使学习由“让我学”向”我想学”“我要学”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教育上有个经典的案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相信我们教的学生是最棒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这种大爱会让自己的学生更自信更乐观,学生学习会更主动更积极效率也会更高。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发挥好教育“机智”,“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要有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的责任感,加强学习,以身作则,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个人魅力不仅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还是学生的成长的正能量,承续久远,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发挥好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解决 “临场”问题时是要讲究艺术,处理方式对学生要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代表着先进的、积极的方向。
所谓有“有所不为”,就是改变一些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
最先,教师要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干舌燥,满头大汗,学生却一旁轻看,个别酣然入梦的场景很常见,课堂对于学生成了播着不喜欢看的电影却又非得记住情节的“任务”。现代教学需要教师把唯恐讲不到位的心态,大讲特讲的“跟我学的讲堂”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树立新的教师观,要少讲精讲,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督促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学习,在思维方式上给予点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自我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充满信心再次出击。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教师要放得下架子,把交流留给学生;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命令式,逼迫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只会盲从,不会主动出击。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生硬、高姿态,平等尊重赏识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教师要放开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让学生多动脑、多参与,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的能力,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历,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复制不了更粘贴不了,老师“导”的好,课堂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既学到知识,又锻炼能力,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