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中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8)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近些年高中的历史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存在着一种只对历史感兴趣却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终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摆在高中历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高效完成,在课下就必须认真研习教材和课程标准。因为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就已经决定了你这堂课是否能够高效的开展,通过对教材的研习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备课、编写教案、从课标的要求、学法建议、重难点突破、思维拓展、自我测评、多媒体课件等方面下工夫。对于教案的设计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或两个历史事件的关联性来进行排序,这样就可以将知识很好的串联在一起。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可以将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此时的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就给英国以可乘之机。加上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的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
学生方面进行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探究过程”,找出教材中对自己而言的重难点,完成教材中学思之窗中的思考题。同时提出自己在回答课本问题和阅读教材中遇到的疑问,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在听课时有目标有选择性的去听课,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而历史学科具有“固定化”的特点,它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历史留给学生的一个印象就是呆板,只能以背书来取胜。因此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提不起兴趣,对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情境,灵活教学。历史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讲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时,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材料非常多,既有图片又有视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了解港澳被侵占及回归的这一段历史全过程,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对历史的直观认识和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激情,适当的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例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去思考探究。《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性、思想性和落后性分别体现在那些方面?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了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双方都需要对教学过程非常熟悉,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教学过程才会显得相得益彰,要达到上述效果,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历史学科并不像物理学科、数学学科那样严谨,它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时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问题情境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即使是学生回答错了或者提出的问题大家都会,也没有关系,不但不会受到批评而且会的到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之时,认真耐心的去帮助使他们取得成功,这样以心换心的效果必然会使学生爱上你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去思考,踊跃发言,学起来感到非常轻松,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我们可以提出:“假如有一天同学们穿越到了两宋时期,并成了两宋时期的一个农民你会有什么样的经历?”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同时和同桌讨论,给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这样不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相互交流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样教学也需要反思,人人皆知。而教学反思既包括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也包括了对学生的反思,但这个反思却存在着“假反思”或“空反思”的现象。反思仅仅只是流于表面,从没有相关的行动,即使在反思中写出了一些问题也不去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历史教学反思,只有不断的找出不足改正不足,才能不断的进步。同时,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效教学课堂的质量。
对于历史高效课堂,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双方都携起手来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