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文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1)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实现我们国家的振兴,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企业”双元主体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现代师徒制教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一种实现途径,是传统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强调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具有师傅指导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学习内容与企业要求一致性等优点,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因此,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工学结合下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函[2015]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等等。
长期以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下简称暖通空调)专业的教学以传统教学为主。在国家的引导与推动下,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在各高职院校形成了共识,并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岳井峰[1],曹振华[2]等应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暖通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师徒制教学模式时碰到了许多问题,如未能构建有效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3],专业对口企业(基地)数量和学徒岗位提供严重缺乏、学徒制监控与管理难能到位[4]等等。如何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师徒制教学的暖通空调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采用工学结合下的现代师徒制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暖通空调专业应面向我国建筑设备安装行业,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掌握暖通空调工程安装施工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从事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工程监理、安装工程预算、运行管理与维护、工程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诚信品质、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们对本省30余家暖通空调企业进行企业调研,总结归纳暖通空调专业的典型职业工作领域为中央空调系统、供热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程造价、监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质量安全控制等18个工作领域。通过对这18个工作领域的分析与总结,提炼出了55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完成这55个任务分析,得到153个职业能力,其部分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如下表1中所示(以中央空调系统风管安装为例)。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中央空调系统工程风管安装为例)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中央空调系统工程风管安装5.风管与部件安装15.掌握风管与部件安装施工条件16.掌握风管与部件的安装方法与规定17.具备风管与部件安装的动手能力18.掌握风管与部件安装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6.空气处理设备安装19.掌握空气处理设备的质量标准与施工条件20.掌握空气处理设备的运输与储存方法21.具备空气处理设备的搬运与就位能力22.具备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能力7.防腐与绝热23.掌握防腐与绝热施工前的施工条件24.掌握防腐与绝热施工的施工工艺方法与规定25.具备防腐与绝热施工的动手能力26.掌握防腐与绝热施工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依据分析总结的典型职业能力要求,基于能力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师徒制的暖通空调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公共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技术技能模块、岗位(群)核心技术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选修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工匠精神。
专业基础技术技能模块使学生熟练掌握暖通空调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的技术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与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学校的教室、实训基地以及虚拟实训软件上进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
岗位(群)核心技术技能模块使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工程监理、安装工程预算、运行管理与维护、工程设计的岗位核心能力。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石,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构建在企业和学校、虚拟实训环境的多元环境下学习的实训模块,通过“师徒制”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专业拓展选修模块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职场变化的能力。
依托湖南建筑职教集团,发挥行业主体的引领作用,学校与集团内企业就暖通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签订深度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就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师资团队的建立与培养、实训设施的配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价机制的确定、企业与学生利益的保障等内容进行了界定,建立起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师徒制教学的运行提供了保障。为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并就如何保障企业的利益与学生的权益方面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并达成一致协议。
一般学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深厚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企业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和一些高等级技师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虚拟实训环境下的虚拟师傅知识点更全面、内容更详尽。因此,我们以课程教学模块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由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或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学校教师担任大师傅,由企业的一般技术人员、企业高技能技师和学校的资深教师担任师傅,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教学人员为虚拟师傅,学生学习小组中技能掌握能力又快又好的学生担任小师傅。
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师徒制教学,强调学生(徒弟)“做中学,学中做”。为了加强学生(徒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校友捐赠、企业赞助、集团和学校支持,多途径建立了多个校内实训室,包括管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中央空调系统模拟运行实训室、制冷工操作实训室、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实训室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并与3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利用其生产场地或安装场地作为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在第一个学期与第二个学期通过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授、国际国内专家的视频讲授、企业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社会人才能力要求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与目的性;第三学期在校内实训中心及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以实训中心混编教学团队教师为主,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第四个学期与第五个学期为专项技能训练期,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与虚拟仿真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交替进行,以校内导师、“虚拟师傅”、企业师傅为主,通过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学习与巩固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课程。第六个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派出教师跟踪指导。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提升专业综合技能。从而完成核心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学习,获得对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认知。
在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师徒制模式中,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能力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主体为社会第三方组织、行业、企业、学校等,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综合评估[5]。并将评价结果实时向评价对象进行反馈。评估具有双向反馈的特性,使教师(师傅)、学生等主体在互评中能够取得不断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办学质量,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近两年的人才培养质量追踪,用人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普遍反映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在此过程中,我们亦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心得包括如下:
5.1 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基于暖通空调专业的特殊性,中央空调系统安装项目一般是新建项目,不固定,且工地条件较差;这对学生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我们通过建立“蘑菇丁”手机操作平台,要求学生每日签到并汇报学习内容,同时派出学校教师每星期一次赴工地与师傅、学生交流沟通,解答学生学习过程的疑惑并进行一至两天的现场教学,这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2 企业师傅一般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但其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因此,我们每年利用暑假组织协议企业的师傅在学校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企业师傅的培训技巧。这对基于工学结合的师徒制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5.3 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为虚拟实训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我们通过了第三方公司开发虚拟仿真软件,建立了虚拟师傅,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手机平台、电脑等开展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虚拟环境下的虚拟师傅作为师徒制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