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音, 侯丽淳, 王 辰, 王秀萍, 于 倩
脑梗死是我国乃至全球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超过三分之一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不稳定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致血栓栓塞而引起[2]。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动脉内皮细胞损害、白细胞黏附和增殖、血小板活化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关键环节。目前,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与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甘油脂,也是最有效的内源性炎性介质之一,由多种促炎细胞释放,激活血小板后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细胞骨架,参与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到斑块的形成、发展、不稳定和破裂各个阶段。而活化的血小板可释放α颗粒内的P选择素[3],P选择素是介导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可促进白细胞向血小板滚动、迁移、粘附,生成活性氧,引起炎症级联反应。为了更好的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梗死的风险,积极寻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的血清标记物非常重要。本研究将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AF和P选择素的浓度,探讨两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而对这些相关性的研究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致命疾病。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为实验组,年龄46~79岁。纳入标准:经头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证实为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病,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4],且符合CISS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病时间≤3 d,症状持续时间≥24 h。另取健康体检者35例,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光滑或IMT≤1.0 mm为对照组,年龄46~79 岁。排除标准:脑出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传染病、肝肾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还排除了最近做过大手术的患者,所有受试者近期都没有服用任何抗炎药物或类固醇激素,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的检查 使用美国Philips IE33型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仰卧位下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进行垂直和横向扫描。检查内容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起始处的血管壁、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管腔内有无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大小、形状、回声特点。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标准[5]:(1)颈动脉内膜完整光滑且IMT≤1.0 mm为正常;(2)1.0 mm 1.2.2 血清PAF及P选择素水平检测 所有受试者空腹至少12 h,于入院后的次日清晨6:00采血,血液标本静置30 min后,应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存放于-20 ℃的冰箱中待测。采集本研究全部受试者血清后,于2018年8月用ELISA法对血清PAF及P选择素浓度进行了统一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樊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将实验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3组:即无斑块组25例、稳定性斑块组30例、不稳定性斑块组40例,将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别与对照组3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见表1)。 2.2 各组血清PAF及P选择素水平比较 分别将实验组各组血清PAF和P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PAF、P选择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有关(见表2)。 2.3 稳定性斑块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PAF及P选择素水平的比较 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PAF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清PAF、P选择素水平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见表3)。 表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2 各组血清PAF、P选择素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3 不同性质斑块血清PAF及P选择素水平的比较 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7],而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坏死核、钙化区、累积的脂质、迁移的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内皮细胞和多种白细胞亚型组成[8]。这些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过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此聚集,释放炎症介质,从而破坏血管壁的稳态,表现为纤维帽溃疡、斑块破裂和斑块内出血,最终引起血流动力学或血栓栓塞事件。由此看来,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 PAF是一种促炎脂质[9],具有强大的趋化作用,主要在血液、肺、肾、心肌、脑、肝、皮肤、唾液、视网膜、子宫和胚胎中产生。其本身具有炎症信号作用,PAF与炎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又可促进PAF的快速(30 s内)产生[10],这种持续的PAF增加又可导致炎症的级联反应。当动脉管壁受损时,血小板、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炎症刺激和脂蛋白氧化作用下产生PAF,PAF通过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与分布在血小板质膜外表面的特异性受体PAF受体(PAF受体)结合,从而激活三磷酸鸟苷(GTP)和血小板(PLC),促进白细胞向受损管壁聚集、活化和转归。在斑块生长和扩张的过程中,平滑肌细胞(SMC)从中膜迁移到内膜并增殖[11],细胞外基质沉积形成纤维帽,还可见活化的淋巴细胞和钙沉积。虽然斑块可以增长到足够大的大小,以损害血流,但他们的大多数临床并发症为侵蚀或破裂形成血栓。易受攻击的斑块通常很大,有一个坏死的核心,上面覆盖着一个薄薄的纤维帽,因为斑块中很少有SMC存在,并且含有高水平的炎症细胞,纤维帽容易破裂[12](SMC是产生和维持纤维帽胶原的主要来源,炎症细胞导致SMC死亡)。此外,PAF还参与释放弹性蛋白酶,降解血管内膜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从而导致斑块破裂。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组血清PA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组间相比,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PAF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1),提示血清P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白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进入动脉血管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P选择素是一种增强促凝活性的细胞粘附分子,由血小板和内皮细胞释放,并在内皮细胞活化后被转运送到其表面,能够与白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结合[13],促进白细胞的滚动和粘附,使其向激活的内皮细胞募集并迁移到内皮下层,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在血管损伤后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新生内膜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P选择素的上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和癌症等多种血管疾病的早期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组间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也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1),提示血清P选择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综上所述,PAF、P选择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危险因素,适合在未来临床试验中进一步研究。2 结 果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