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杨阿兰
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并不固定,多样化的布置形式能满足学生数学能力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对他们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也有明显作用。教师要明确课外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提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效果,从学生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设计针对性的课外作业任务,使得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挖掘能力上的缺陷,做出调整优化,防止下阶段出现类似问题。合理的课外作业布置打破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传统认知,丰富了他们充实数学知识储备的手段,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是各个方面因素造成的,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能力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布置课外作业时一视同仁,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发展诉求,导致先进生得不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后进生不能及时消化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将课外作业布置差异化,尊重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给出相应作业任务,使得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课外作业中完善数学综合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前要做好两个步骤,一是走到学生群体中,拉近师生距离,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了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诉求,并将其作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二是整合数学重难点,要将课堂中讲述的重难点整合起来,按照难度进行分层,将其分别派给先进生和后进生,既能使先进生在原有基础上完成拓展,也能使后进生巩固基础。课外作业布置的差异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完成了“多边形面积”的教学后,我先花费一些时间了解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按照掌握程度的高低将他们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布置难度不同的课外作业。我给先进生布置的作业是:从正方形、五边形的面积计算拓展到六边形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探究多边形面积计算规律,这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较高,先进生会主动发散数学思维,深入挖掘。给后进生布置的作业是:灵活使用所学内容计算五边形等基础多边形的面积,能帮助他们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及时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能跟上下阶段的教学节奏。通过课外作业的合理分层,体现了学生数学差异化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主要是书面形式,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布置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性格特征,他们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枯燥乏味的计算题解答中,会出现开小差或者应付式完成任务的现象,导致课外作业使用效果不佳。因此,课外作业布置趣味化变得十分必要,教师要改变单一的布置方式,把迎合学生兴趣作为主要目标,设计合理的课外作业,引导他们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消化理解。
开展活动是课外作业布置趣味化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将课外作业以活动任务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完成课外作业。例如,在完成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教学后,我会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运用到“加减乘除”知识的场景,并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此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趣味性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在活动中意识到“加减乘除”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意义,会更加主动地完成课外任务,同时,在面对难题时也会寻求师长和同学的帮助,有效提高了课外学习效率。在下堂课,我鼓励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进一步提高对“加减乘除”的理解,将课外作业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现代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结合知识点布置几道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解答,这种布置形式过于呆板,不能照顾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同时也限制了课外作业积极作用的发挥。教师要意识到课外作业布置形式丰富的必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完整的作业布置机制,让学生能从多个途径得到课外作业的指导,更高效地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认知。
例如,数学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设计一个线上作业平台,在上面布置一系列的课外作业,其好处是给了教师更多的时间来修改课外作业,针对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表现来调整课外作业内容,并且及时展示在学生面前,保证他们在线上作业平台中获取适合自身数学能力发展的知识。线上作业平台的使用离不开评价系统的辅助,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自由度大大提升,很难保证他们真正投入到课外作业探究中,而评价系统能起到引导和监督的双重作用,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一直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减少了应付式完成作业现象的出点,同时,评价系统也能及时指出学生在解答课外作业时的不足之处,根据评价内容做出调整,为线上作业系统的成功使用提供基础保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外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提升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了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任务,教师要明确课外作业布置的重要性,投入精力在布置形式的优化上,将其积极作用全面体现,为学生数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课外作业布置弥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缺陷,对教育效果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