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宇
编者按: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数学广角——数与形”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实际意义,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两个例题和10道习题,借助一些特殊的算式与图形的相互对照,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直观性,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深化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学习,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新教材用“数与形”取代了原来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被前移到四年级下册。
一方面,“鸡兔同笼”的学习重点在于突出尝试的策略,在尝试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路,逐步发现规律,侧重于在尝试与枚举中培养归纳推理能力。很显然,这种目标定位滞后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方程,如果用列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虽然正确,但是偏离了“数学广角”教材编排“方法更一般,适用范围更广泛,更能体现数学基本思想”的理念。
另一方面,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到了六年级需要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回顾与整理。让学生体会形中有数、数中有形,进而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实际意义。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数学各领域知识的学习中与“数形结合”都有广泛接触。例如,低年级借助直线认识数的顺序,高年级画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还有位置、正反比例关系图像、统计图等内容,都是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领悟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进行角度、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都是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图形的特征,用“数”解决“形”的问题。这些内容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是学习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础。
到了中学阶段,数与形的结合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决最值、值域问题,以及在解析几何方面的应用等等。
1.本单元课时内容怎样设置比较合理?
本单元包括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二的8道练习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在课时内容安排上,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将两个例题集中在一课时内学习,第二课时则用来集中练习。理由是:两个例题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例1为用数表示形的规律,即“以数解形”;例2则用形解决了数的问题,即“以形助数”,两个例题集中学习能充分体现数与形的紧密结合。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两个例题分属不同层次,应当分两课时教学。例1是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数的规律,即利用正方形直观地理解“正方形数”或“平方数”的特点。例2则是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学生不易接受而且难以解释的问题,即根据分数意义,利用圆的模型,直观理解“极限”的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在感知“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体验数与形各自的价值,所以,相比较而言,第二种安排更为合理。将两个例题分开新授,每一课时都采用“例题+配套习题”的方式设置教学内容,能够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的过程充分展开,又能够保证探索、体验、理解、应用的时间,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极限”思想的渗透,需要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没有充足的体验经历,学生很难体会推理和极限思想。
2.例1的教学:如何让“数”“形”间的规律探索更有效?
(1)针对学情细化目标。
学生知道“从1开始,连续的若干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这一规律,而且能运用规律计算连续若干个奇数相加的和,但在数形对照的过程中,却不能确切描述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在“感受数形间的对应关系”总目标下,将“数形间的对应关系”细化为“项数与正方形边长的对应关系,末项与图形最外层的对应关系”,既要从算式本身发现加数的规律(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又要从正方形中发现和的规律(连续的正方形数)。
(2)遵循规律优化素材。
例1中“形”的问题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为了让学生有个性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述,可以先出示图形,探究图形对应的数。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汇报交流时能出现不同的表达规律的方式,例如“1,4,9,16”,“1×1=1,2×2=4,3×3=9,4×4=16”,“1,1+3=4,1+3+5=9,1+3+5+7=16”。接下来再探究算式对应的图形,体会数中有形。由此,学生经历“数与形”的对应、转化和结合,逐步抽象,形成“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模式。
(3)着眼应用拓展视野。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解决问题环节,可以设计“1+3+5+7+9+7+5+3+1=( )”和“5+7+9=( )”等变式练习。第一题可以看成1+3+5+7+9(52)和7+5+3+1(42),第二题是“1+3+5+7+9”与“1+3”的差,也就是52减去22,借助图形可以描述为一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里面减去一个边长是2的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正方形数”学生会了,那么“三角形数”呢?“五边形数”“六边形数”呢?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之间有趣的联系,领略五边形数、六边形数、多面体数的神奇,再次扩大探究的领域。
3.例2的教学:怎样实现从“和越来越接近于1”到“和等于1”的跨越?
这是一道无穷递缩的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虽然学生借助图形能够推理出“和越来越接近于1”,但是对“和等于1”并不认同,因为直观图显示,无论怎么平均“分割”,图中好像总有“剩余部分”。
(1)观察算式特点,初步体会无限。
(2)展开画图活动,体会以形助数。
单纯从“数”的角度看算式,算式中无穷项累加求和,超越了学生的认知,因此需要设置“画图”任务(在线段、正方形、圆等图形中表示这一算式),借助这些直观的“形”,学生能够发现这个算式的结果应该与“1”有关。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感知这个数列的整体趋势,例如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数的,这些加数的和无限接近1。直观图为求解算式结果指引了方向。
(3)借助模式直观,体会以数解形。
画图表征算式之和,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和越来越接近1,但是不能准确地表示结果是否等于1。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借助数来分析。出示,以这些熟悉的算式为支撑,想象,进而推理得出:1可以无限分解,表示为若干个分数相加,而且数列中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分数的一半。再借助等式的性质,完成推理:因为…,所以。“形”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方向,“数”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结果,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和形各自的特点,对数形关系的理解得到升华。
(4)回顾已有经验,感悟极限思想。
关于无限数列,引导学生做出“无限个加数相加,和可能是无穷大,也可能是逼近某个确定的常数”这两种猜想,接下来可以回顾圆面积推导过程中涉及的“割圆术”,帮助学生猜想“极限”:当这个和无限地逼近某个常数时,会不会就等于这个常数呢?最终认可例2的结果等于1。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从算式本身入手进行证明,设,那么2a=1+,把两式相减,就可以得到2a-a=a=1。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跳出“有限”的圈子,更深刻地感悟极限思想。
资料存盘
1.《数学广角──数与形》课标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2.关于“极限思想”的几个注意点。
(1)极限思想是用无限逼近的方式来研究数量变化趋势的思想,包含两个要素:变化的量是无穷多个;无限变化的量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
(2)当我们面对关于无限的问题时,要用无限的观点来思考,比如0.999…=1。
(3)极限方法只关注一个无限的变化过程的确定趋势是什么,如果某个变化的量“无限逼近”于一个确定的数值,那么这个定值就叫做变量的极限。例2中随着加数越来越多,和就越来越接近于确定的数1,所以,当加数个数无限多时,和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