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促思,有效落实“有序思考”的目标

2019-01-11 18:26殷文翠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两位数思维同学

○张 霞 殷文翠

编者按:学生是否具备有序思考的能力,对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例举了关于有序思考目标落实方面的一些问题,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有效的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数学思考”一项指出,“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学会思考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学会数学思维。关于数学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如转化思维、逆向思维、对应思维、假设思维等,无论哪一种思维方式,都需要做到有序思考。

所谓有序思考,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对象进行排列组合,使其既不遗漏,又不重复,进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思考方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否有序思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巧引促思,有效落实“有序思考”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师:老师要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合影。如果我们站成一排,可以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

生:老师在中间,A同学在左面,B同学在右面。

生:A同学在中间,老师在右面,B同学在左面。

生:老师在最右面,A同学挨着老师,B同学挨着A同学。

……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师:同学们,这样找是不是比较乱,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生:老师在中间,A同学、B同学在两边。A同学在中间……B同学在中间……

师:对,先固定中间,再交换就不会乱了。

【诊断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学习搭配的落脚点应是“认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以上教学片段很显然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师虽然设计了给三个人照相这样一个有序的活动,但欠缺的是教师对学生有序思考的引导。

案例中学生的汇报是随意的,想到一种说一种,争着回答。从第二种方法开始,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教师都要问:“这种方法有了吗?”然后师生共同查找后才能板书不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游离,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找不同的方法上,而忽略了这一活动内容的重要目标。教师板书后虽有引导“这样找是不是比较乱,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应该是意识到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但是,接下来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发现师生始终强调的是“固定中间法”。当然“固定中间法”是一种策略,但是按照我们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是不是应该先固定排头呢?这不仅是一种思考习惯的引导,还能为后续学习“数字的排列组合”打下有序思考的基础。

【教学建议】

数学知识的形成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的培养也要经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结合知识本体的特点,恰当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

案例中教师提出“老师要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合影。如果我们站成一排,可以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这个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两个人照相会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让学生感悟到由于顺序不同排法就不同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再来思考三个人的排列。为了避免学生进行无序的排列,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老师排在第一位不动,有几种方法?A同学排第一位呢?B同学排第一位呢?

在第一个活动的时候,当学生混乱表达出4种排列方法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指定一人不动,另一人分别在他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共4种方法(一般不会前后站位照相,所以是2种)。两个人的我们会排列了,那三个人怎样有顺序的排列呢?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如果妈妈排在第一位不动,有几种方法?爸爸排第一位呢?聪聪排第一位呢?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把随意的想法按照一定顺序尝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规则自然地渗透到课堂学习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就能逐渐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最后汇报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写名字太慢了,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快速的记录方式呢?”学生会想到用编号或是符号代替人名,板书出来。这样,运用实体的有序排列、借助数学表征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了符号思想。

【教学片段】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师:用这些1角、2角、5角的纸币凑出1元钱,看看哪组找到的方法多?

(学生小组实践操作,利用纸币找方法。)

师:哪组同学愿意分享你们的方法?

生:3张1角,1张5角,1张2角,3+5+2=10。

生:1张5角,1张1角,2张2角,5+1+4=10。

……

师:你们凑钱时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拿一张,不够1元,再拿一张,不够,再拿,一直拿到够1元。

师: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生:先拿面值大的,再拿面值小的,凑得快。

师:你们真有办法,都能很快凑出1元钱。

【诊断分析】

在凑钱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顺序进行的,如果拿纸币的顺序是混乱的,学生大脑中就不会形成清晰的思考方法。这位教师操作前提出的要求是“用这些1角、2角、5角的纸币凑出1元钱”。学生操作时,是凭感觉一张一张去凑,完全是无序的。从后面的汇报中也可以看出,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有序操作的引导,才导致学生思考无序,就是在随意凑1元钱。可见课堂上学生有序思考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要求,都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做到精心设计。

【教学建议】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操作前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带着问题去有序操作。如:

(1)用这些1角、2角、5角的纸币凑出1元钱,你想怎样凑?(预设:这时学生的想法应该就是教学片段中呈现的无序想法。)

(2)你们的想法不错,能凑出1元钱,但是很慢,而且容易重复。(设计意图: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时又提出这一做法的不足。)

(3)想一想,怎样凑,才能有序地把所有方法都凑出来呢?(设计意图: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要先动脑思考,再动手操作,使他们的操作带有思考性。有了这样的思考,学生就能选择不同面值有序地去操作凑钱。如可以按照面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思考,先从面值最大的5角考虑:5+5=10、5+2+2+1=10、5+2+1+1+1=10……有了一定的思路,课后即便离开纸币,学生也能在头脑中形成有序、完整的思维表象,建立有序的思维方法,促进有序思考习惯的养成。

【教学片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道练习题

师:由数字1、4、6组成两位数,而且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同,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能组成6个,分别是 14、41、16、61、46、64。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选出两个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再交换位置。

师:你很聪明!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是随意组的,组成一个写出来,如果有重复的就不写了。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有点乱,不如第一种方法简单。

师:那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诊断分析】

此题属于“搭配”部分教学内容的拓展练习,重在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有序、全面思考的能力。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提出“有点乱”时,教师没有抓住这一有利的生成资源,及时引导学生探寻有序的思考方法,而是顺应学生意愿,肯定了第一种方法。很显然教师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此题本身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三个数字的排列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都能想出来,但是极少有学生会有序地排列出来。如果以后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加,如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或组成三位数,学生还用这样的方法去随意地思考,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很容易遗漏或重复。

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最佳阶段就在低年级,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有序的思维方式。

【教学建议】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有序示范是学生有序思考的保证,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是学生有序思考的前提,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让学生有序的表达。因此,此题可以这样引导:

(1)如果十位上是1,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序示范”的引导。)

(2)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思考,把能组成的两位数都写出来,看共有几个。(让学生有序排列。)

(3)观察排列结果,总结方法:每个数字在十位上,都能组成2个两位数,三个数字就能组成2×3=6(个)两位数,我们给这种思考方法起一个名字,就叫“固定十位法”。(总结提升)

(4)质疑:固定个位法行不行?试试看。(活跃思维)

(5)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更简洁呢?(优化方法)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思维方式,还能依据读数、写数习惯优化策略,促进其后续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两位数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两位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