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瑛瑛 (江苏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价值澄清理论是西方道德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它倡导以生活为中心、接受现实、鼓励进一步思考及培养个人能力,旨在通过价值澄清策略帮助学生澄清价值选择和行为责任,培养自我评价与指导能力,且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结合“法润校园”主题班会,笔者针对价值理论的三要素进行阐述。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班会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也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受益者。强调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主流。法润校园这堂主题班会课设计自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伊始,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法治话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分享成果,欣赏完“家法如山”的片段,请学生三言两语,说出印象句子。
在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环节,通过人人争当小法官这一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表达踊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从校园穿越剧——包公断案开始人人争做一次小法官。在这一环节,每个小组,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1:书是主人家的合法财产,偷书当然违法。
学生2:小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知法。
学生3:知法是树立法治观念的前提,知法然后才能守法。
学生4:所以我们平时也不能在学校的课桌或公物上乱涂乱画,不仅要做知法公民,也要做守法公民。
学生5:都但在一种情形下,如果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这个东西是为了救命,那也可以事后再向主人说明情况。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不难看出,他们面对同一故事、同一情境,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教师的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凸显。
班会课的内容既要立足于社会实际,也要考虑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可围绕一个时事热点或班级发生的一件事件或一个小故事为切入点,如如何对待上网问题,中学生是否可以使用手机等都是比较好的讨论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产生共鸣。在法润校园这一主题班会中,以校园情景剧“偶遇校园敲诈”为例,该情境来源于真实发生过的事例,这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共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境设置具有两难性:要么见义勇为,扬善惩恶;要么独善其身,袖手旁观。
学生1:我会马上制止。
学生2:先观察一下情形,若对方是个小团伙,而我只有一个人时……
学生3:如果有同伴一起,可以发出声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4:马上去告诉老师。
教师点评:遇到这种校园敲诈勒索,可能有两种态度:“随它去吧”或“不能这样”。须明白: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忍气吞声只会让犯罪分子越来越嚣张;而以暴制暴会让我们维护权益的希望落空。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用法的同时也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学生在这不断的道德冲突中做出自己的判断,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合理、科学地抉择。
以班会课为主阵地,通过不同情境的呈现,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去进行价值澄清,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通过法润校园这堂班会课,班主任最终要引导学生形成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案例分析1:上周六,班主任姚老师接到汤女士来电:我儿子说我看了他的聊天记录,侵犯了他的隐私,是违法的,今天早上一直在和我闹情绪,都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因为正值青春期,我也只是想去多关心他,所以才看了一下。姚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大家一起来想一下,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点评略)
案例分析2:5月10日下午,张女士在市区的某超市选购饼干准备送给朋友,经过挑选后,购买了两盒巧克力饼干。回家后细看,发现饼干已过期。大家思考一下,张女士该如何进行维权?(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点评略)
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真实的事件,让学生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思辨的层面,通过道德判断坚定自己的价值选择,同时去践行这种价值选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内化为行为”。
价值观是中学生思想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澄清理论注重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尊重受教育者,并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实践性。当然每个理论都有其不够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在运用该理论指导班会课设计时,要做到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