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映潮
手法是个美好而奇妙的词,内涵丰富,外延大。在教学中, 任何语文教师都能教给学生点拨手法,诸如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艺术手法等。还有更加具体的,如首尾呼应、承上启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虚实结合、抑扬有致、对比深刻、托物寓意、联想想象等。
对于手法的界定很难进行, 但关于手法的教学却不能没有。手法品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所以,课文赏析的写作,手法的品析永远是座上客。
语文教师学写课文赏析小论文, 手法的品析是重要的视点, 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水平尤有好处。
写课文手法品析的小论文,首先,要关注文章的整体语境, 在文章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品析手法,就不至于显得零碎、单薄。其次,要有大致的赏析角度, 有的可重在修辞手法的品析, 有的可重在描写手法的品析, 有的可重在表现手法的品析, 有的可重在抒情议论手法的品析, 有的可重在文章结构手法的品析,等等;当然,更好的是进行综合性的赏析。再次,要注意突现重点内容, 语言表达准确, 恰切地运用一定数量的文学术语。
下面,我尝试着对名文《落花生》 进行以结构手法为主要内容的品析。
脍炙人口的《落花生》是著名散文作家许地山先生的一篇借物喻理、借物明理、以小见大的散文,文章很短,但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
这篇文章, 有精短的标题,有严谨的结构,有精细的选材,有简朴明了的语言。这是一篇写事文、写人文,是一篇写物文、写理文,是一篇描画生活情境的记叙文,是一篇记叙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记叙文,是一篇取材于家庭生活的文章,是一篇写一件亲历的事情的文章,是一篇用“开门见山” 的方法开头的记叙文,是一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构思的记叙文,是一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主要内容的记叙文,是一篇用“自然收束”的方法结尾的记叙文。
上述内容, 基本上都与手法相关联。
对这篇文章的结构手法,还需要细细地进行品析。
第一段,略写:“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姐弟几个被母亲动员种花生,居然收获了。用很少的文字写了很多的事:点示了故事的背景, 让大多数人物出场, 为故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第二段,承上启下,点示故事的缘由: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一家人过收获节。
第三段,切入故事,轻巧一笔,让父亲出场。
接下来父亲的两问非常重要:“你们爱吃花生吗?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点示了故事情节的方向——向“议花生”方面发展,这是非常巧妙的“定向”手法的运用。咏物抒情的文章,往往需要运用这样的“定向”手法。
“我们”争着答应“爱”以及“姐姐说”“哥哥说”“我说”是对细节描写的优化,表现出“渲染”手法的运用。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这一段非常重要,运用对比手法,深情赞美了花生的品质,为父亲生发议论蓄势。
一句“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堪称神来之笔——既照应着母亲的参与,又点染出母亲的贤惠,更重要的是将父亲的一段话切分为两个部分,分两次说完。
于是,父亲“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独立成段,以小见大,很有分量,意味深长。
更有意思的是,“我”接着父亲的话又说了一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与父亲的话连在一起,形成少见的“两次点题”的高妙手法,巧妙深化了文章的美好主旨。
小小美文《落花生》,通过一件事写了几个人,有着明晰的结构(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和详略的处理,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 由实到虚,升华意境,融写人、记事、咏物、明理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