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知识点1】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
【诗联巧记】春秋晚期儒家成,孔子倡导礼和仁。战国孟荀来继承,共同主张重民本。
【巧记解读】这是一首押“en(g)”字韵的七言“绝句”。首联和颔联主要介绍了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和“礼”的学说;颈联主要介绍了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尾联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儒家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均主张重“民本”的理论。
【知识点2】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和墨家
【诗联巧记】道家老庄倡无为,墨家为民汉代没。法家大成是韩非,以法治国立君威。
【巧记解读】这是一首押“ei”字韵的七言“绝句”。首联主要介绍了老子和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颔联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最符合下层民众的利益,但至汉代墨家学派逐渐湮没;颈联和尾联主要介绍了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
【知识点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诗联巧记】董仲舒独尊儒术,欣然采纳是汉武。创办官学重用儒,历代王朝循此路。
【巧记解读】这是一首押“u”字韵的七言“绝句”。首联主要介绍了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颔联主要介绍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颈联主要介绍了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在中央设立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以及重用儒生;尾联主要介绍了汉武帝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均重视和利用儒家思想,即“循此路”。
【知识点4】宋明理学
【诗联巧记】隋唐现三教合一,北宋年间产生理。代表为程颢程颐,南宋大成是朱熹。存理灭欲纲常提,认识上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顿悟喜,王守仁倡致良知。
【巧记解读】这是一首押“i”字韵的七言“律诗”。第一句主要介绍了隋唐时期出现的“三教合一”趋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借鉴各自的思想理论,并逐渐融合;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主要介绍了北宋时期产生理学,代表人物有北宋时期的程颐和程颢以及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第五句和第六句主要介绍了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第七句主要介绍了陆王心学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要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的主张,即“顿悟喜”;第八句主要介绍了王阳明认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知识点5】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诗联巧记】离经叛道是李贽,猛抨专制黄宗羲。顾炎武责任意识,唯物思想王夫之。
【巧记解读】这是一首押“i”字韵的七言“绝句”。首联主要介绍了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即“离经叛道”;颔联主要介绍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颈联主要介绍了顾炎武的“责任”意识,一是注重实学,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二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尾联主要介绍了王夫之继承了前人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