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

2019-04-25 02:51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解体鸦片战争

四川

一、教学“迷路”

笔者完成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的复习后,有学生问:“自然经济到底是什么开始解体?”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仔细研究人民版和其他版本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结合高考真题,认为人民版教材关于“自然经济到底是什么开始解体”这一问题仍采用“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一传统结论,但语言逻辑叙述上不太严谨,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读。

从概念上分析:解体,指崩溃、瓦解,是对物体的结构上的分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织与耕”结合而成,“耕”即农耕,农业种植;“织”包括“纺与织”,即织布与纺纱,而其分解并日益商品化的过程,反映的正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缓慢过程。

二、停车“析路”

人教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子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部分,是这样描述的:①鸦片战争后,由于洋纱、洋布的涌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出现分离,农家的“织”与“耕”也在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列强对中国农副土特产品的大量收购,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教师用书还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人民版教材30页课文明确指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段文字表述比较准确,特地用“分解”一词,这表明,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的变化范围和程度都非常有限,还不能认为已经出现结构式的分解,其影响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称为“解体”的这种质变临界点。实际上,明清时期,只在江南少数地方的一些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商品经济对中国自然经济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有限。例如:

例1.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清初……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该题目的设问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参考答案中,就包括了“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这一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本课内容的规定为: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实际上鸦片战争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状况并不理想,因为传统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一直对外国商品输入进行着“顽强”抵抗。又如:

例2.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例3.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因此,笔者认为:人民版的课前提示中应该修改“加速解体”一词,最好改为与人教版相同的“开始解体”。这样,课前提示与课文表达的意思就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而不会引起师生的误解。

人民版教材30页中第二段的表述上存在着前后表达不一致的问题。这一段文字大部分在叙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最后还下了个结论,“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最后这句“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又表明在19世纪60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已经在解体,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只是进一步加快解体速度。

三、探讨“寻路”

人民版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内容分析”中指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不仅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鸦片战争后利用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的特权,大肆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打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直接造成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岳麓版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前提要明确说明:“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在课文《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子目中指出:“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文中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这一子目和课前提要文字中都明确提到:“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三个版本都表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对人民版出现的“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这个问题,笔者有两点建议:①希望编写教材的专家能够在坚持严谨治史态度的前提下,倾听一线老师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对教材多加推敲,采纳大家建议中的合理成分,对教材进行适时修订,比如有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都应该保持一致;②教师自身也需加强学科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争取与时俱进。在讲授历史知识点前,先研究《历史课程标准》,用历史资料,对教材进行分析,实现用教材教学生如何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而不是盲从教材。课堂讲授时可明确指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也可淡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和具体过程,把教学重点放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和中外文明的碰撞等具有历史思维度的内容探究上。

笔者认为,在人民版该课中的课文一、二段之间,应该另外增加一段文字专门叙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状况出现了怎样的变动,再引入“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结论,整体逻辑就比较自然。人民版必修一教材编写中,更强调《南京条约》危害,弱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整体,如果必修二稍做修改,两者就能一脉相承。

四、备考“筑路”

在备考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笔者有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1)在理解自然经济解体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和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可将与之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加以区分,比如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田庄经济,公社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区分这几个历史概念后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等,实现历史教学的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效果。例如:

例4.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 B )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和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这两个选项都说明市镇数量增加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会冲击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2)在看到自然经济解体的时候,需要从对中国经济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真实影响,同时联系到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双重影响。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文章中强调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能,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例如:

例5.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C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3)教师备考时,要把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与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展结合起来,把学生逐步培养成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公民。

(4)备考需要利用高考真题来进行训练。高考真题特别是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大多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可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增强创新意识。做高考题是必要的,但需对其多进行反思、概括、归类和举一反三,这才是活用高考真题,做好备考工作的不二法宝。

高考历史将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在课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或疑问应加以鼓励,并认真对待,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形成论从史出的严谨态度等,总之,不能让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解体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史料拾零——《道光辛丑宁波赎货纳税章程》
THE DRUG WAR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反思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