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徐枧锋
时代的变化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不是“你讲我听,你说我服”的一代,他们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思维之活跃,不是我们用教鞭和练习题这样的教育工具所能搞定的。再加上残酷的现实生活,很多时候让我们的教育很迷茫。追名逐利、丧失标准,甚至底线,尤其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很难践行。
“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面向乡村孩子的教育应该帮助受教育的孩子提升今后生存的资本和能力,提高向上一阶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别再用阶层固化来告诫孩子。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平台:模仿社会生活,探索科学真理、锻炼生活能力、培养文明素养的虚拟社会,既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也要让他们获得持续发展必备的知识和关键技能,形成健全人格,获得走向未来的智力资本。
事实上,要改变一个旧习惯都很难,更不用说是旧的理念。传统的旧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培养(符合我们当时精英教育培养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现实时代发展的需要。其实,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发展快慢、各种潜能挖掘程度都会不同,我们不该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素养的培养,从而放弃对大多教学生的培养。更不该只关注孩子结果的评价,不注重过程,那必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真正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和评价中都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让学生更多的带着感悟,带着收获,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成功的体验。
课程标准要求学科内容教学要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实现内容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序列化。如在设计“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课时,针对学生在赏析孟德斯鸠名言时提出的疑问:对权力进行监督是“必须的”吗?可通过观察探究:教师呈现一组地方落马官员的视频,学生在情境探究中获得书本知识。对比质疑:教师呈现另一组情境,老师和同学回忆上述落马官员的中学时代。引导学生质疑,这些官员在中学时代也很优秀,可后来为什么又堕落了呢?反思领悟:人的成长既需要严于自律,又需要国家要加强制度建设。点拨升华:教师以名言佐证名言,以生活引领生活。邓小平说,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当前,国家致力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不敢腐”威力彰显,让“不能腐”印刻于心,让“不想腐”成为自觉。实践运用:归纳总结书本知识。开展一次网上调查当地政府政务公开情况的研究性学习,形成建议性调查报告。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公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原则进行监督,既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也践行公共参与,锻炼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个学生的心灵及唤醒方式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每个学生看成是一个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去发现他们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教学、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应该是师生围绕学生学习出现的困难和面对将来进行对话交流、研讨争鸣的平台,教师的神圣职责之一就是不断唤醒与激活这些潜能,并用这些潜能去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有滋味、有活力、有生命;知识的学习才可以超越认知达到影响人的情感和人格。构建“对话文化”,在课堂中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要创设平等、民主、公正的环境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要善于挖掘师生对话的新意,进行创造生成性的教学,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因此,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学得是否精彩。这些理念意识我们都有,也在转变。但在实践中仍有很大差距。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我在班主任管理和这些年的教育教学中也一直在用,但更多的只是学生纪律、卫生方面,学习方面虽有涉及,更多只是作业上交情况、考试的进退情况等,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教师要真正激励学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做到把舞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社会活动型课型促进知行合一,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
比如,是什么让“海外华人不管在哪里聚餐,都想找到家的感觉,都要过中国的春节……”
中国人的春晚不仅引起了外国人的浓厚兴趣和赞赏,各国政要也代表其政府和人民给中国人民送来春节的问候,看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普世价值:中华文化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应用价值:中华文化指导和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自觉与超越:让普适价值与高尚道德同行。如:“尊师重道”之礼,历史久远,影响深远,无论礼金还是礼品,都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
努力学习,考取名校,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也是尊师之礼的重要表现。
与老师平等对话,积极地发展自己,努力工作,成就事业,平凡生活,家庭和谐则是对尊师之礼的最好诠释和践行。
传统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指向对已有文化成果的掌握,将学生束缚在权威认同中,却遮蔽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并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建构知识的可能性,也遮蔽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感悟、提炼学习方法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了将学习指向改造现实生活、开拓未来生活的道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曾说过:“我的三位恩师有如下共同之处: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不灌输知识……特别是第三位大师,她引导我们热烈讨论,有时我们是挥动着课本,忘情地喊叫。我们从不局限于课堂,我们的目光触及全世界。”学生个人学习过程要从“是否正确和速度快慢”去理解已然判断和作出应然判断;个人实践过程在面对已然状况要思考事实判断(真假)和价值判断(利害);设想未来状况要思考行为判断(能否—做否—如何);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更需要智慧引领断定应然、设想未来。使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彰显了科学精神。
教师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在学生“迷惑不解”和“不知所措”时,帮助学生排疑解惑。排疑解惑,唤醒沉睡的、疑惑的知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激励我们的学生。回头想想自己在前几届的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深深地体会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刚开始根本不敢放手,尤其是知识点,即使对照考纲、教学指导意见,也不敢轻易取舍,往往只往能多里讲,往深处挖,最后导致老师、学生都很疲惫。新课教学还好,对高考的研究更是悲催,对照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对照样卷,虽有感触,很想做些取舍,但总会碰到一些不敢下结论的,问问身边的同行、前辈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只能死扛着。想当初,光经济生活的计算题、哲学的古诗句类型的选择题,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整理、复习、训练,甚至我和学生都把这一类型的选择题当作高考时的拉分题,所以学生非常重视。现在,我们可以借鉴每年的高考样卷大胆进行取舍,不必为之苦恼。各改革省份的教师要研究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自己先找到困惑并解决困惑。
创设源于对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提炼和超越,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愉快、逼真、和谐、启知、吸引身心完全投入,从生活情境迁移到常见的复杂情境,面对新的发展情境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其知识内涵,引发认知冲突,指引思维方向,“启其蒙而引其趣”。
如“哲学与文化”中的“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思考教学时:是谁用一片甲骨,收藏起古老的秘密;是谁用一卷竹简,咏叹着世间的传奇。庄生的蝴蝶飞进了,杏花和春雨;美丽的方块字,就刻在孔子的车辙里。秦时章法汉时笔,刻画出不朽的容颜;魏武诗篇盛唐旗,见证着永恒的誓言。王维的红豆生长在,海内与天涯;动人的华夏韵,就映在李白的明月里。走过上下五千年,走过三千大千世界,走过二十四史、二十四节气,人间正道是沧桑,多少沧桑故事,铿锵在夫子的平仄里。江山代有文章出,一曲中华诵,它又唱响了红旗。
“世界上有古无今的文化很多,有今无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则很少。”——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杜维明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本身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统一的汉字成为中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正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有这样的宽容度,有这样的吸收力和消化力,正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心,就使得我们中华文化形成一个有自己特色、随时在发展、善于融合的一个生命力量。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对素养的定义:素养是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认知和非认知的心理资源,成功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具有真实性情境、挑战性问题、高阶性情智等特征。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是知识和某些技能,就像学生通过驾校学习驾驶技术一样,科目一和科目四的学习和考试是属于知识部分,倒库、移库、路考等属于能力部分,具备这些学生只能属于会开车,但不算是有驾驶素养的驾驶员。因为此时还不一定具备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尊重生命这样的驾驶素养。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学会一些基本技能,然后在面对今后复杂的生活情境时,具备关键能力(安全驾驶)和必备品格(礼貌行车),更具有尊重生命这样的价值观念。
2018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姜钢、刘桔:高考命题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秉承立德树人“一课堂”(价值引领)、服务选材“一把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一面旗”(引导教学)的任务,“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为指引,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强化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着力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高考在试题创设与选用素材上,将学科知识蕴含在鲜活的生活场景(科学研究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之中,注重生活积累和知识运用,鼓励考生走进社会,参与实践,突出考查学生应用学科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这一切都在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最终归宿,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品质。如“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框题的一个“目”,我们一般把重点放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我国基本矛盾与改革”这两个知识点上。常常忽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个内容内含了观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相信社会是发展的“价值旨趣”,而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学时应该把它“凸显”出来。要学生运用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知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前途、发展的道路以及发展的根本途径)探究“社会是否发展,为何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引导学生从自然观向历史观过渡,避免陷入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方法。二让学生回答我国哲学家“梁漱溟之问”:“天意从来高难问:这个世界会好吗”?通过对这些的思考和探究,避免学生纠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我国基本矛盾与改革”的纯知识记忆,培养了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发展总趋势“不可逆转”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且为学生打下了“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理论基础,增强了对“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认同。
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它既需理性,更应参与。使学生兼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智慧、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善良的心地和高贵的教养;使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