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活动中的两种误区析论

2019-01-10 11:32李彦冰
文化与传播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部门

李彦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谈到教育时,反复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深入论述了实现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策略和方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教育各环节、各种教育类型、各种育人体系,即“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教育部于2018年5月18日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同时下发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在此办法中分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院系三个层级分别制定了建设标准,这些标准将“三全育人”工作分解为十大育人体系,即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这一管理办法将“三全育人”工作量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即便如此,在“三全育人”活动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误区,需要做深入辨析。

一、将“三全育人”窄化为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2016年底中央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并落实会议精神,先后提出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等不同概念,“三全育人”是比上述概念涵盖更大范围、覆盖更大面积的概念。尽管这些概念在内核上是一以贯之的,它们都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变体,但因“课程思政”等概念带有“思政”字眼,很多高校在落实这一理念时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等做窄化处理,认为是在专业课程、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在“三全育人”活动实施后,思维惯性使这一错误的观念被带入其中。

纵观当前关于“三全育人”的相关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多数研究都是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等角度来阐释开展这一活动的合理性,研究构建其长效机制等,如有研究者提出研究生三全教育新格局应该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学和学术活动的渗透作用,研究生群众团体的“三自”教育作用,以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生成才营造良好氛围”[2],撰写这些论文的作者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背景较为深厚,实际上,将“三全育人”活动单纯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典型的窄化这一活动的内涵,在执行层面必然会缩减它的效果。

“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等概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化,是分别从课程、专业和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种探索。“三全育人”概念相较于以上概念,在育人上所涉及的面要更宽、育人主体的范围更大,即便如此,其贯穿其中的育人的核心和理念均没有变化,是一以贯之的。一言以蔽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和“三全育人”的核心和主线就是立德树人。只不过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是在课程、专业和学科的范围内育人,其育人的载体分别是课程、专业和学科,育人工作的执行者分别是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三全育人”就理念而言,跟上述所言的三个“思政”没有任何区别,贯通这一工作其中的仍然是立德树人的理念,只不过立德树人理念所贯通的范围扩大了,涉及了课程、专业、学科、管理、服务、网络、文化、实践、心理、资助、组织等各个方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真实含义是在涉及上述十大体系里的所有人、所有过程、所有空间均要体现育人的理念,即“全员”的真实含义是在学校里的所有的部门、所有的教职员工均有育人的责任,“全过程”的真实含义是立德树人的理念要贯穿教育教学、学生成才的全部过程,“全方位”的真实含义是育人要体现在学生成才的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有些高校不是从“三全育人”的真实内涵出发推进此项工作,而是把“三全育人”单纯窄化为片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活动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两码事,跟加强思政政治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是两码事。2019年 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3]很显然,这次座谈会就是针对思想政治课而召开的。应该承认,“三全育人”概念提出的背景正是基于当前育人只注重课程育人、专业育人等知识育人,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一事实。但“三全育人”的概念提出的目的不能单纯理解为“是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理解,是将“三全育人”活动理解为在教师育人工作之外额外增加的一项任务。实际上,“三全育人”工作本应内涵于所有学校育人主体的日常工作中,它本应与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组织等工作本质结合于一。

这种认识的误区实际上是将“三全育人”活动做孤立、割裂的理解,恰恰跟“三全育人”提出的目的背道而驰。针对我们的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做出过明确表示,正如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借此机会,我想就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同各位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看法。我先给一个明确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如何来达到这一目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的讲话中谈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从上述讲话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其中的逻辑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人才体系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来统领和统率。在这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是立德树人的化身和具体化。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大学里辅导员、党务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也不是除上述两类人员之外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业教师)在担负的教学科研的主业之外,所额外增加的一项工作。如果从以上两种错误的认识出发来实施“三全育人”活动,就没有从“贯通”的意义上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率性和全局性。

将“三全育人”做窄化的处理,容易产生如下两种后果:其一,教师把“三全育人”活动当做教学科研之外的工作来对待,认为这项工作与自身的核心业务关系不大,将“三全育人”活动与教学科研工作对立起来,这样一来“三全育人”就变成教师科研教学之外新增的负担。其二,背离“三全育人”工作立德树人的初衷,“三全育人”所强调的育人工作与专业知识、能力等提高的有机融合、无缝衔接无法体现,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这一工作完全成为思政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育人的效果很难实现。

如何正确把握“三全育人”过程中的政治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正确的理解应该包括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育人的过程中强调育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三全育人”活动的应有之意。实际上“三全育人”活动中的思想性、政治性、方向性、目的性,是针对育人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所有过程的,在这里是人人、事事、时时的360度无死角的贯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不是交由某一部门去落实。另一方面,在育人的过程中强调育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并不意味着政治方向的统率性完全填充“三全育人”,使其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丢掉专业培养、学科涵养、文化熏陶、网络培育、组织教育、心理和资助的暖心、管理服务的辅助等育人的功能。

二、将“三全育人”做部门本位主义的理解

教育部下发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将三全育人的体系做了具体的细分,细分出了十大育人体系。这十大育人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按照体系内容和性质对应到不同的部门来完成,尽管不同岗位的人对这十大育人体系的任务解读不同,但其所对应的任务主体和部门则是相对固定的,有研究者按照任务和主体的对应关系,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的主体职责,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都有较为明确的责任”,其他育人体系的责任部门也应该明确,该研究者认为“科研育人的主体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广大教师,间接主体有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实践育人目前在高校主要的责任主体是党团组织,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团组织”,文化育人目前直接的责任主体是主管校园网络、广播站、校报的党委宣传部和信息管理中心”[5],以此类推将心理育人的责任主体认定为“心理健康中心”,资助育人的责任主体是辅导员,组织育人的责任主体是党团、社团和班级组织。这样的思路是典型的按照任务分解的思路来对应性地开展“三全育人”活动,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则很有可能陷入将“三全育人”做部门主义本位主义解读的错误认知中,仍然是背离了“三全育人”提出的本意。

“三全育人”的核心要义是要求参与育人的各个部门要做好配合,强调各育人部门的综合统筹和推动,蕴含其中的综合性、协同性和统筹性是显而易见的。教育部在推出“三全育人”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三全育人”要坚持问题导向,即“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引导各地各高校把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6]由此不难发现,“三全育人”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高校思政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一体化”构建和运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的理论源头应该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在同一讲话中他还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这一讲话既突出了“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部门责任,又强调了课程教学中的协同问题,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同样的道理,“三全育人”所涉及的十大育人体系之间,既要守好自己本部门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要照顾不同部门之间在育人上的协同作用。

将“三全育人”做部门主义本位主义的理解在育人过程中容易表现为支离破碎地解读教育部下发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按照对应性有选择地把跟自己有关的任务完成,自扫门前雪。比如教务部门只负责课程育人的任务、科研部门只负责科研育人的任务、学生管理部门只负责资助育人、心理辅导中心只负责心理育人等。如果按照上述思路来理解和执行这一文件,这一工作实际上恰恰背离了出台这一文件的初衷,陷入各个部门只负责自己部门的育人任务的圈圈中,表面看,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完成了“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任务,但实际上育人工作的“部门协同,统筹贯通”任务仍然是被忽略的,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将“三全育人”做部门主义的错误理解有其思想根源。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过这种思想,他曾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将这种思想归结为“小团体主义”,其表现是“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9]这一观点是1929年毛泽东针对红军第四军共产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而提出的。尽管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被提出的,当年其针对的对象也只是军队内的共产党,但是在今天对指导“三全育人”工作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如何避免“三全育人”工作中“部门主义本位主义”的错误?实际上,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的要害在于部门利益和部门任务,其根子在如何理解育人工作中的付出与可能的收益问题。如果将“三全育人”当做一项可以进行分割的跟育人或教育相关的任务,相应的就会出现完成部门任务即可认定为完成了“三全育人”工作的认识,从教育收益的角度看,这会导致育人工作中的短期功利行为;相反,如果将“三全育人”当做实现“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抓手,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强调育人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协调配合、统筹运作等,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中国这一独特政治体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显然,这是从百年树人的角度出发理解这一问题,其着眼点是高等教育的长远收益和学生的成人成才。道理很简单,立意的高下与最后的效果在理论上是正比的关系。

如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从如下两个角度来入手:第一,高校管理部门要清晰认知育人活动的价值属性。“培养人是良心活,是泽被后人的长远工程”这一常识性的认识必须跟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做到有机衔接,使其能够转化为日常行政工作的动力。第二,承担“三全育人”工作的各部门首先要高质量的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更要在育人的整体框架中,着力破除狭隘部门利益,实现各部门工作之间的衔接、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共同挖掘、育人的协同配合等,聚焦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

结 语

总之,“三全育人”活动的有序开展,首先需要对这一育人活动的真实内涵有正确的认识,而对它做“单纯思政政治工作”的理解和“部门本位主义”的理解是在实践中极易会犯的两种错误。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做到人才培养政治方向的坚定性和专业素养、技能的有机融合,将十大育人体系贯通起来,着重解决育人主体间的协同性和协调性,才能真正化解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