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丽 李丹丹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工作开展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文件。两份文件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地中小学、高职院校、高等学校等纷纷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革及实践,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持续升温,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高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体系已经比较完备,纷纷开设了文化素养类课程,充分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养成性教育的全方位实施、新媒体教育方式的多维度探索等方面还需进行创新实践,形成多方联动、特色突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发展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处在文化重建、精神重建的关键时期,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大学生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另一方面又容易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迷惘。大学生群体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刻、主动传承意识不强、崇拜西方文化价值观等现象。同时,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标准化催生了各种快餐流行文化,使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主动性和践行的自觉性。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性转化已经成为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创作方法论,以应对当代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审美取向,迎战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挑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一方面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外部脱节;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内部各个层面之间的杂糅和冲突。原来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意境性”、“研磨性”、“非功利性”正在被消磨,面临文化断层的危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多元文化冲击及教育对象转型双重挑战的背景下,这种危机更加有紧迫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学生接受意趣相统一的重要途径。严肃呆板的填鸭式教育和单纯的复古式教育难以产生教育效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顺势而为,探索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唯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更有生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学界及教育界都十分重视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对于培养大学生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意义。大学生群体不仅应在认知和态度层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在行为层面成为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同时,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亟待突破的问题,如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及发展内驱力不足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断点”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单一问题等。突破这些难题首先应在教育理念层面进行创新,实现高校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对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的理解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这种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要受到学习情境的影响,虽然不同环境下个体学习效果会有较大差异,但是学习和建构知识所需的文化情境是共通的。因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让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在与文化情境中通过触摸文化、体验文化、建构文化等环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这种建构主义视野下情感注入式的文化教育理念让大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以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爱”成为教育目标,强调在文化教育过程中,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做为首要任务来抓,最终使教育对象自发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浸入式教育原本用于第二语言教学模式中,将第二语言既作为工具又作为内容,这种模式在语言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样也需要借助浸入式教育理念,针对不同专业特色,传统文化既可以作为教育内容,又可以作为教育手段和工具,学生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自觉认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建立常态化机制,使大学生身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通过各种形式使其“浸入”到这种氛围中,并亲身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凝练和传播推广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教学内容更应成为教育手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的创新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及传播结合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社会转化。通过文化实践全程化、系统性、多样化,有利于大学生在自主实践及社会体验过程中感悟继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入式+养成性”教育。
坚持以爱为主题的教育引导,占领“浸入式+养成性”教育理论制高点,以学生接受、感悟传统文化为浅层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文素养为深层目标。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背景下,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浸入式+养成性”创新实践模式,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植入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融合,与学生职业文化理念相融合。
(一)将“浸入式”文化传承模式植入专业教育,搭建不同专业的文化分层教育模式。
“浸入式”文化传承模式是在文化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文化参与和实践的平台。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亲身参与一些典型文化元素符号的学习,比如书法、国画、京剧、茶艺等,通过文化体验环境的浸染,学生可以感同身受,形象化的触摸到传统的外显形式,生动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神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找到契合的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有效传承。比如,部分文科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发展内驱力不足,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文科类专业教育的全阶段,建立“文化认知——文化体验实践——文化内化——文化传承”的教育过程模式。针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植入到外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在对外交流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传承文化意识,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针对理工科学生,可以开设基础性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建立正确职业理念的影响,引导其正确处理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二)将“养成性”教育理念贯穿学生社会实践和自主实践,创设“社会课堂”和“主体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进来”和“走进去”相辅相成。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提出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突出养成性教育,实践全程化、系统性、多样化。彰显学校与社会“一体两翼”的教育合力,一方面搭建学生文化实践的“社会课堂”,将大学课堂搬到社会中,通过真实情境中的的各类别文化展览、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制作、非遗文化调研等内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依托文化社团创设学生的“主体课堂”。当下各高校文化类社团种类繁多,这是学生自主兴趣引导下的第二学习乐园,但是学生的主体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应引入文化“意见领袖”发挥组织管理和主体活动开展的作用。高校即应认识到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深入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协同社会多方力量,让各类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人文古迹成为各专业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资源,让各类文化社团成为学生主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实践认知、感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浸入式教育养成向善向美的家国情怀和人格情操。
(三)推行文化导师双轨制,专职教师与文化专家共同引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散点式认知和感悟式传承。
针对当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未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问题,施行“文化导师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实践主动性,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意识。为大学生配备文化导师,在课堂之外,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给予其文化指导,帮助其树立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的信念,养成向善向美的人格操守,获取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文化导师配备方面应注重文化引领,双轨并行。即实行文化导师双轨制,即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并举。充分发掘社会力量,聘请当地的博物馆员、工匠艺人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作为兼职文化导师。导师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知行并举,为人与为学相结合,在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传承方面进行文化引领。
(四)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手段,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通过传统文化慕课网站,依托“两微一端”等手段助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审美方式的契合,实现当代性转换和创新式发展。
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出发,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通过慕课发布传统文化课程,将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对话探讨,实现师生之间的多人共时互动,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依托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设立优秀传统文化公众号,可以更好的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相适应,不但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更可以创新教育的途径上,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提升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传统文化推送交流平台,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有针对性的推送传统文化相关资讯,建立文化的传播圈层。这种新媒体途径不仅可以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辐射面、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可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潜移默化间融入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利用APP新途径可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互动性,高校开发不同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APP,可以面向不同类型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实时在线的优秀传统文化互动教育,还可以辐射至社会更广泛人群,实现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社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