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军强 李晋惠 杨飞 呼延晓蓉
摘要:近年年,随着以微信、微博、“推特”(twitter)、博客、论坛、播客、拍客、手机短信等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使海量的信息和资讯被个体自主传播,也被更多的人交互分享。自媒体条件下,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新鲜事和对事物、现象的看法;个体既是海量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潜在影响者。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产生巨大的挑战,对近代以来主流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思想观念、工作环境、工作队伍、工作方式方法等带来冲击。积极探究自媒体时代下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自媒体;心理契约;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诸如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其提供的超物理空间,及多模态形式、主体平等交互性方式,以其开放性的结构网络辐射大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以教材话语、理论话语和教育实践活动话语呈现、话语间场域局限于固定的教化场所、受众接受有限,自媒体下的话语形式,突破了传统的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已悄然变革。
一、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work contract)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Chris Argyris在其《Understanding Oanization Bhavior》的著作中探讨了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企业中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1962年Levinson,Price等人的通过研究支持了Chris Argyris的发现,并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相互期待,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中。随后,E.H.Schein在两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对于行为和动机的重要意义,Schein的观点长期影响着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二、自媒体、心理契约与思政教育
人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教育作为最有交往价值的活动,只有通过对生活世界的细细感悟和体验去发现、挖掘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教育的意义才会真正内化于人。生活世界理论是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哲学家对其理解存在差异。为了对异化的科学世界寻找正当和明确的根基,在价值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胡塞尔提出他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其实质是用以批判科学世界。后来在本体论的基础上,胡塞尔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出三种类型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职业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是运用系统(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生活世界(当下的、自在的、经验的、未被反思和建构的整体世界)的双重架构来进行社会分析,同时以系统和生活世界为支撑,通过语言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解、互动交往来考察社会,进而实现理性交往。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在生活世界中,生活世界是意义建构的基础和发源地,是交往主体、交往活动和理想话语环境的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关系中系统与生活世界分离状态早已显现,这种系统漠视交往互动,以金钱和权力取代原本由生活世界所形成的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造成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催生出“政治人理性”和“经济人理性”。出现了诸如有毒食品、野蛮拆迁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在当前自媒体蓬勃发展已高度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递的一个节点,自媒体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态势”等作用使得教育工作者陷入知识失语、角色失语、公信力失语、理性力量失语等困境日趋显现,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交往无疑受到了生活世界被殖民化的强烈冲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无疑为人们研究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视角和概念框架,对教育学和教学论具有重要的方法及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传承知识、承载价值、引领生活、追求理想的独特使命。通过引导学生求真、存善、向美不断超越现实的世界而生成新的自我,促进个體不断成长达到自我实现。
三、自媒体视域下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讨
面对当前自媒体已深入和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社会现实,积极探讨教育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无论从教育角度还是从哲学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有关心理期望关系以及对思政课主体性的认识和思政课的特点,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心理契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掌握自媒体特征构建思政教育话语有效性基础
教师话语反映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影响着学生发展进程,因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话语。在当前作为典型节点传播模式的自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用户生产内容”或“用户创造内容”的当事人,每个个体都可以发言、评论、批评,成为关注者和被关注者并产生互动,教育双方在交往和言语方式上呈现的是一种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主体间性的平等、理解的“我与你”关系。这种主体间性的教育话语是以互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的双向的互动过程,教育交往的每一个主体共同参与和所面对的直接客体不是对方,而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其交往模式承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摒弃了“我与他”的关系而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平等的话语权,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通过开放、互动、双向的对话方式沟通,从而打通了教与被教之间“主—客”对立模式和简单的垂直关系,使教育双方的主体意识在多极主体间的交流互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打破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封闭性。这样在平等协作的交往关系中更便于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消除自我主体性、隔阂和误解,促进主体间视界融合、领会目标、沟通意志、了解需求。这种交往和对话模式,弥补了因自媒体 “去中心化”和“多元态势”发展导致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失语、角色失语、理性力量失语等话语困境,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话语基础。
(二)积极构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思政教育观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教育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自媒体已高度发展,自媒体环境下教育关系中的“去中心化”、公正和公平、平等、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意识明显,教育主体间的互动和交往频繁且高效,抛开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世界谈论教育无疑是不现实的。教育作为一种交往行为必然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每个主体都成长在生活世界中,对道德和规范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这些体验和理解是教育进行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思想源泉,是教育最真实、完整的载体与根基。正如哈贝马斯理解的生活世界就是有能力的言语者被抛入其中的意义语境,是交往行为中互相理解所必须的共同的背景知识。教育必然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加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教育从抽象走向具体、生动,以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背景”,构建教育资源的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共同语言的基础。换句话讲这种教育无疑是主体间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的是主体间的“我与你”关系而非主体性的“我与他”关系。主体间性教育能有效引导主体人格向主体间人格不断提升,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从而引起受教育者的内心共鸣,主动自觉地内化教育内容。在相互理解的环境中互动、达成共识,用理性交往的主体间语言体系保持主观与客观、现实与超越、事实与规范之间平衡,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以自媒体为工具注重思政教育的实践性
生活世界指人的现实生活,其实质是人的生活,区别于传统哲学本体论对人抽象化、实体化的表征,因而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必然是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交往活动,面对当前自媒体已贯穿于师生生活世界各方面的境阈下,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递的一个节点,自媒体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态势”作用日益明显,教育工作者陷入知识失语、角色失语、公信力失语、理性力量失语等困境日趋显现。因此,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双方的平等理性交往已是教育交往的前提,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的升华同时是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表现。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过程中,通过多种媒体工具,教育者要放下主体性教育中指导者的角色把自己当作学习者来参与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场合是平等的并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及时捕获教育信息、资源及反馈意见,清晰意识并正视自身知识的缺陷以及能力的不足并向受教育者交流学习,将教育过程融入师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不断提升教育效率。
(四)注重实践检验保障思政教育的政治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性是人和社会最本质的特性,离开了实践性谈论人和社会无疑会陷入形而上学。当前自媒体背景下教育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也必然以实践检验为标准。自媒体背景下的主体间性教育倡导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以生活世界为基础,采取最优化的教育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人只有在具有实践性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真正的有意义的人。教育的内容只有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生活世界中才能辨明是非真伪,才能有效进行批判和吸收、巩固及重建。因此,教育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从理性认识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发现不足并改正缺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生间主体性的发挥,从而通过内化教育内容的实践将内在的要求外化为实际的行为规范,使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紧密地形成有机整体,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将教育的语言内化为实际行动,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寅滢.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再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6).
[2]李定仁,纪德奎.生活世界视野下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
[3]周博.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启示[J].沈阳大学学报,2010,22(6).
[4]岳伟.教育归属于交往行为——交往理论視野下的教育本质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
[5]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6]谢荣,廉永杰.主体间性: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
[7]苏伟刚,李烨.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塑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5,15(3).
[8]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
基金项目:
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课题编号:XGSY20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