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超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由于恐龙时代离我们太过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伊始,播放一段恐龙时代的生活场景,学生自然兴趣盎然,随之也会产生疑问: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怎么从地球上消失的?当时发生了什么?这样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当时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在教学《长征》一课中,大部分词语,如:远征、等闲、乌蒙等,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而对于其中一些难点词语,如“铁索寒”的“寒”字,学生就很难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同学们说说“铁索寒”的字面意思,再采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当年战争的场景重现学生面前,让他们亲自去体验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的惊险悲壮。当学生看到红军攀铁索时,不小心坠入大渡河的场景,想到如果自己走在这只剩下十几根铁索横跨东西两岸的泸定桥上,望一望下面湍急的大渡河水,再想到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自然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从而理解了“铁索寒”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暖”字如何理解呢?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寒”字的意思,并从中悟出了方法: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联系当时的场景谈出心里的感受。学生可以让老师再播放当时的战争场景,自然就能理解“暖”的含义: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河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受,是因为人们想起了巧渡金沙江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的英勇机智。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计算机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学习材料,并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实现独创性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写景习作《这里真美!》时,我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组成图的元素(动物、植物、小河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图片,把它们组合成一幅美景图。接下来,学生便可以把自己“创造”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这样,学生最头疼的作文,由于有了图片表象的支撑,便简单了许多,而且由于图片的直观性,学生在描写景物时,自然会把它们的颜色形狀准确地描绘出来,语言运用也得到了很好地训练。如果老师提供的图片学生不喜欢,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语言把需要添加的美景描绘出来。如此下来,学生的作文自然有话可说,言之有味。在这样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发展。
四、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实现创新思维的共享
计算机网络以其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为我们发表观点、讨论交流、在线研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有关张家界的录像片段后,让学生读课文谈感受,并设计一份导游词。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同学的学习成果都展示出来。这时,同学们就可以利用班级论坛、博客、微博、QQ群微信群等即时交流工具,课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实现互相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还可以从其他同学或老师那儿学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实现思维共享。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还可以实时讨论,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了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并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创新思维的平台,有效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