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春艳
(鞍山市中医院针灸科,辽宁 鞍山 114000)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中医理论认为脉络闭阻、气机不通是该病的关键病机。有研究显示[1],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到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5~75岁,平均(62.25±5.1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3例,脑梗死3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5~75岁,平均(62.31±5.14)岁;疾病类型:脑出血4例,脑梗死35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训练内容包括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普及食物的种类、喂食的体位、食物的性状和形状、进食的速度、误吸误入食物的应急处理等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同时强化软腭、下颌、嘴唇的运动,提高舌及声带的运动控制,并增加与吞咽相关肌群的力量和协调性。此外,使用冰棒刺激双侧的舌后根、软腭、悬雍垂、颚弓等。每周训练5次,每次训练30 min。
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针刺穴位选择翳风、百会、夹廉泉、廉泉、风池,选用40 mm×0.35 mm规格的华佗牌无菌针灸针。消毒后,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1.5寸,百会穴平刺0.5寸,夹廉泉、廉泉穴向舌根刺0.5寸,翳风穴直刺0.5寸。行针选择平补平泻法,以得气为度,手法不宜过重,留针30 min。每周针刺5次,每次针刺30 min。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嘱患者平稳坐好,嘱咐患者喝30 mL温开水,记录患者吞咽所需的时间及有无发生呛咳情况:①患者在5 s内可顺利喝下30 mL温水者,计为1分,表示吞咽功能为Ⅰ级;②患者在5~10 s可分两次喝下30 mL温水计,且不发生呛咳,计为2分,表示吞咽功能为Ⅱ级;③患者可在5~10 s内一次性喝下30 mL温水,且会出现误吸或呛咳,计为3分,表示吞咽功能为Ⅲ级;④患者频频呛咳,但可在10 s内分多次喝下30 mL温水,计为4分,表示吞咽功能为Ⅳ级;⑤患者频频呛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喝完30 mL温水,计为5分,表示吞咽功能为Ⅴ级。评分及等级越高,表示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断标准:①无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困难症状较治疗前比较无任何改善;②有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提高≥1分且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③显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定1分,无呛咳误吸,患者可正常饮食。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及统计均采用SPSS16.00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1.68±0.04)分、(1.65±0.07)分,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0.53±0.02)分、(1.14±0.04)分,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其中无效2例,有效22例,显效1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29/39),其中无效10例,有效19例,显效10例;两组比较,P<0.05。
中风后患者的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有所降低,而脑组织的血供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运动神经元功能也会受损,影响了神经元对延髓运动核的支配功能,从而影响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法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训练法,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针刺可增加脑的血流量,从而促进局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研究显示[3],针刺还能增加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阳性表达,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增殖,结果表明,针刺能有效促进脑神经的恢复,保护脑神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综上所述,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施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