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红
摘 要:新课标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而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养成的关键时期,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生活情境;创设策略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生活情境创设,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所谓生活情境,就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资源,它是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建立起来的,利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情境及事物与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之间形成联系的一种情境模式。生活情境的创设强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体验模式
这是生活情境创设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它是生活情境的一种展示模式,跟实地考察类似,在情境创设时选取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同时老师辅以语言的描述,把学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比如古诗《山行》的生活情境创设。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先背诵诗歌,然后在周日组织学生去登山。)
老师:同学们,《山行》现在都能完成背诵吧。
学生:会了。
老师:同学们,预习完诗歌之后觉得杜牧笔下的山美丽吗?那么今天大家一块来体会一下我们要爬的山美在哪里。大家注意安全,随队前进,要观察杜牧笔下的山之美和我们脚下的山之美有何不同。注意脚下的路,抬头看看石台阶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石阶是陡峭而且蜿蜒向上的。
老师:看来咱们脚下的山和杜牧见到的山是一样的,都是弯弯曲曲、绵延向上的啊。大家继续往前走。
(走到放鹤亭下,停止。)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呢?
学生:这里是放鹤亭,我原先跟爸爸来过这里。
老师:哦,这位同学之前来过这里,那你觉得,这里跟杜牧笔下的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这里无人居住,只在半山腰处有一个亭子。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我们这一路走来却没有发现有人在山里居住吧,走到半山腰处只看到了这座亭子。但是杜牧却写了什么呢?
学生:“白云生处有人家”,在白云深处发现有人居住。
……
这节课老师很好地运用了体验模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自然界中,通过现实中的山与杜牧笔下的山做区别和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亲自活动,进行了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社会与自然中,通过特定情境的观察与体验,学生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相对于客观经验而言,这种通过生活情境主动构建起的直观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演示模式
演示模式也是生活情境创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模式,它是将具体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供学生观察并明确其特点的一种模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像《咏柳》《石灰吟》《草》这类诗篇常常用这种演示模式。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采用以实物展示的方式,将实物带到课堂中来,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以实物为背景设置了必要的线索,让学生进行观察,主动建构起对事物的理解。演示模式并不是由老师一人来完成,老师课前要做好准备,将搜集到的材料呈现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或者給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寻找材料,实现共同参与。在课堂中让学生集体观察、讨论并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这样的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友情,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可以帮助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表演模式
表演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表演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有两种表演的方式: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的模式就是“假如我是古诗中的×××”,是在头脑中内化表演的一种模式;而“扮演角色”就是通过担任古诗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是外在行为的一种表现模式。
比如学习《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就可以运用表演模式。
案例一:
老师:同学们刚刚全面学过了这首古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现在你就是诗中的将军,在暗无月光的夜晚,四周寂静无声,大雁从空中飞过,敌人借助黑夜的掩护准备出逃,你自信满满地带领一队骑兵要去追击敌人,勇士们整装待发时,一场大雪落下,不过片刻,刀、弓箭上落满了雪花,而这些战士就像一支支即将发射的利箭,个个怀着必胜的决心。
(随着老师的描述,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悟)
案例二:同是上述诗篇。
老师:同学们,学过这首诗,相信大家对将军和单于的心态都有了准确的把握,可以想象到单于出逃时的狼狈情形,将军追击敌人时的自信满满,人物形象饱满,情感丰富。那么我们现在就找同学来分别表演这两个人物,如果你是单于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此时的狼狈状态,而如果你是将军你又用什么来表达自信呢?大家用5分钟时间来准备,然后请同学上台来分别表演。
……
这两个教学案例中情境创设时分别用到了“进入角色”“角色扮演”模式,案例一老师借助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将军的角色中,形成对诗篇内容的理解;案例二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以表演的方式对诗篇内容进行揣摩,达到了对内容的拓展理解。这两种模式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的探索过程及其理论依据[J].江苏教育,1987(12):23.
[2]李吉林.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李吉林情境教育实践的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15(3):63-64.
[3]李吉林.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3(2):3-8,28.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