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熊六林 黄晓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与碎石中心,北京 100034)
小儿上尿路结石较为少见,患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常常存在解剖、代谢性异常或者泌尿系感染[1]。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 )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清石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大部分并发症与管道和器械的大小有关[2]。小儿尿石症的复发率高于成人,微创治疗在小儿尿路结石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3月~2017年4月我科对114例小儿上尿路结石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 )治疗,报道如下。
本组114例,男76例,女38例。年龄0.5~13岁,中位年龄3岁。血尿60例,腰痛33例,21例体检时发现肾、输尿管结石及肾积水。单侧101例,双侧13例,共127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侧,单发肾结石46侧,多发肾结石58侧,铸型结石12侧。结石大小10~50 mm,平均20.6 mm。肾积水94例,其中轻度66例,中度25例,重度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4例,重复肾盂肾盏3例。所有患者术前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尿培养和尿分析等检查。2例肌酐升高,分别为82、90 mmol/L(我院正常值24.9~69.7 mmol/L);44例肌酐降低(7~24 mmol/L)。4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失败。
病例选择标准:①年龄≤14岁,有腰痛、血尿等症状;②CT、B超或腹平片(KUB)和IVU明确为肾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③保守治疗无效或ESWL多次治疗失败,开放手术后结石复发或残留;④评估ESWL治疗效果不佳,如阴性结石或术后可能引起石街等;⑤有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重复肾盂和输尿管、马蹄肾、孤立肾等尿路解剖异常;⑥肾盂结石>20 mm,下盏结石>10 mm。
1.2.1 仪器和设备 经皮肾镜穿刺的定位采用美国通用公司LOGIQ 5pro彩超仪器,3.5C凸阵探头。穿刺使用德国Urovision穿刺套装。Wolf金属同轴扩张器,Wolf硬性肾镜,Wolf F8/8.9输尿管硬镜。腔内碎石采用瑞士EMS三代超声碎石系统。
1.2.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4例,全麻110例。先取截石位插管,之后取俯卧位。超声引导下使用17.5G肾穿刺针于第11肋间或12肋下建立经皮肾通道,之后穿刺目标肾盏[3]。沿穿刺针置入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德国Wolf)顺序扩张至F14~F16并留置工作鞘。置入Wolf 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批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210860号]或钬激光(通常复杂型和较大的结石选择气压弹道碎石,小的质硬结石选用钬激光碎石)碎石,取石钳或网篮取出碎石或使用加压水泵冲出。如果患儿年龄较大或微通道取石困难,使用标准通道,并使用金属套叠式扩张器逐渐扩张至F24,然后留置工作鞘。置入肾镜,超声结合弹压气道清石。根据患儿身高留置双J管和F14~F20肾造瘘管。术后3 d B超或KUB检查。如果存在>4 mm的结石则判定为结石残留。术后最高体温如果>38.5 ℃即判定为手术引起的发热。术后1个月拔出双J管。出院时计算出院清石率,术后3个月计算最终清石率。
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MPCNL。124侧肾脏一期取石,3侧肾脏二期取石。126侧肾脏单通道取石,1侧肾脏双通道取石。穿刺肾盏以中盏居多(88/128,68.8%),上盏和下盏的穿刺比例均为15.6%。127侧肾脏使用F14~F16通道,其中2例由于微通道取石困难,由F16改为F24。手术时间(69.3±29.9)min(15~195 min)。100例患儿术后血红蛋白下降,下降(10.6±6.9)g/L(1~37.8 g/L)。肾造瘘管拔除时间(3.9±2.0)d(1~11 d)。术后住院时间(6.6±3.7)d(3~20 d)。出院时清石率87.4%(111/127),最终清石率95.2%(121/127)。2例术前肌酐升高(>69.7 mmol/L)的患儿,术后肌酐分别为70、89 mmol/L;13例术前肌酐偏低的患儿术后肌酐依然偏低(13~24 mmol/L),31例术后肌酐恢复正常。17例(14.9%)发热(>38.5 ℃),给予3 d抗生素治疗,未发生脓毒症、气胸和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114例术后平均随访8.6月(3~18个月),肾功能均正常,肾积水均未加重,无肾萎缩和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13例(11.4%)术后6~15个月结石复发(结石>5 mm),但无须手术治疗。
解剖异常、代谢异常以及泌尿系感染是小儿上尿路结石常见的病因。本组7例尿路解剖异常,11例伴有泌尿系感染。对于小儿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原则,目前大家普遍认同通过纠正代谢、解剖以及感染等病因,以及清除结石来预防和控制结石的复发。
ESWL、PCNL以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常用的手术。由于小儿尿石症的复发率高于成人,因此,小儿上尿路结石在治疗上更倾向微创治疗。ESWL是治疗小儿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小儿ESWL术后结石碎块排出较成人更容易,并发症也较低[4,5]。但是ESWL清石率较低,往往需要多次碎石才能清石[6]。因此,我们并不常规使用ESWL治疗小儿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也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一种方法,Sancak 等[7]报道920例上尿路结石患儿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清石率为81.7%,但是该研究患儿的结石负荷普遍<1.5 cm,研究结果提示嵌顿结石、盏颈是否狭窄以及结石负荷均对上尿路结石的清石率产生影响。因此,输尿管软镜在治疗大负荷和复杂结石方面存在不足。
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有很高的清石率[2]。2015年EAU指南推荐PCNL作为小儿铸型结石、>20 mm肾盂结石以及>10 mm下盏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4]。与ESWL相比,PCNL能够直视下进行清石,对辅助设施要求低,清石率高[8,9]。由于小儿肾脏与成人肾脏相比较小,也比较脆弱,标准通道往往并不适合小儿脆弱的肾脏以及集合系统,因此,对于小儿肾结石我们常常采用微通道取石,只有对于那些取石困难的患者,才会选取标准通道。微通道通常是指鞘在F12~F20。微通道PCNL术后与出血相关的并发症较标准通道显著降低[10]。
以往国际上小儿结石的PCNL是在射线引导下完成手术操作。超声引导下MPCNL在治疗小儿结石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减少小儿在射线下的暴露,可实时监测肾脏毗邻的组织和血管。此外,超声还可以处理射线下不显影的结石,比如尿酸石和胱氨酸结石。小儿PCNL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发热或感染以及持续性尿漏[11]。小儿PCNL术后的输血率小于10%[12],术后发热或感染的率小于15%[12~14]。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无输血、脓毒症以及肾周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热(>38.5 ℃)率14.9%,100例患儿术后发生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平均下降量10.6 g/L。小儿上尿路结石单次PCNL术后的清石率为86.9%~98.5%[15],PCNL术后辅以二次取石、ESWL以及输尿管软镜等手段可以提高手术的清石率[16]。本研究患儿最终清石率为95.2%(121/127),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
经皮肾穿刺、扩张以及建立取石通道是MPCNL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小儿患者尤其如此。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①宜在第11肋间或12肋下进行穿刺,尽量选择中盏及上盏作为目标盏,这样可以方便使输尿管镜进入到输尿管中上段及肾盏,进而方便取石,从而提高清石效率;②建立皮肾通道时导丝容易滑脱,扩张器容易错位,扩张过程一定要宁浅勿深;③微通道术中由于水流量较小,止血难度加大。
随着PCNL在小儿上尿路结石的广泛应用,关于PCNL对小儿肾脏发育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Reigister 等[17]平均8.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PCNL并不影响患儿的实际肾脏生长率。Cicekbilek 等[18]通过PCNL术后平均7个月的随访观察显示,PCNL清除结石后患者的肾功能不变或者改善。本组2例术前肌酐升高,术后肌酐依然高于正常;44例术前肌酐降低,13例术后依然偏低,31例术后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MPCNL在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