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长才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安仁乡畜牧兽医站 353309)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肺炎或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特征。急性型呈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高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耐过或慢性型表现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诊治了1 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将乐县安仁乡伍宿村养猪户肖某,为了扩大饲养规模,选留26 头后备母猪,于2014年4月8日从外省某地引进种公猪1 头。4月10 中午,肖某发现26 头后备母猪和3 头育肥猪(体重约55kg 左右)中3 头生猪突然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的下痢、呕吐,畜主用青霉素、复方氨基比林等药物治疗无效,到12日凌晨3 头患猪死亡,同圈舍和其他圈舍的猪也相继发病,于是畜主12日上午来兽医站求诊。笔者到达该场后观察到3 头死亡猪口、鼻流出带血液的泡沫液体,发病的患猪在耳、鼻、四肢皮肤发绀,体温高达41.5℃,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叫声嘶哑。
患猪体温升高至41.5℃以上,持续不退,精神沉郁,不愿活动,食欲废绝,出现短期的下痢和呕吐。早期病猪躺卧时无明显的呼吸症状,后期由于心力衰竭而致血液循环障碍,鼻、耳及四肢皮肤发绀,晚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表现呼吸急促,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叫声嘶哑,继而体温下降,窒息死亡。临死前从口、鼻流出大量带血色的泡沫液体。病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4~36h 内死亡。
患猪体温升高至40.5~41.5℃,通常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气喘、食欲不振和间歇性咳嗽,最后可逐渐痊愈或转为慢性型经过。
精神和食欲变化不明显,但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常成为隐性感染猪。
剖检病死猪,病变主要在胸腔与肺脏,具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出血性、坏死性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病理变化。肺炎病变多是双侧性的,多在肺的膈叶、心叶和尖叶的一部分出现病灶,与正常组织界限分明,病灶区呈紫红色、肿胀、质坚、易碎,肺间质积留血色胶样液体,肺与胸膜或膈肌广泛粘连,以致尸检时难以将肺脏与胸膜分离,胸膜表面有广泛的纤维素性沉积,肺黏膜水肿。急性死亡猪的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状、淡红色、血性黏液及黏膜渗出物,心包积液,小肠淋巴结呈黑红色。有的死猪可见心外膜与心包膜粘连,心包膜与肺粘连,心肌表面呈绒毛状。
无菌操作取病死猪的变化组织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置于10%CO2 培养箱37℃培养24~48h 观察,可见培养基上长出直径为0.5mm~1.5mm 的半透明扁平的光滑小菌落,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
挑取分离菌进行生化实验,结果该分离菌可发酵乳糖、果糖、葡萄糖产酸; 不发酵甘露醇、山梨醇、甘露糖; 靛基质、甲基红、V-P 试验均为阴性,不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能水解尿素酶。
按常规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乳酸环丙沙星、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泰妙菌素敏感,对林可霉素、泰氏菌素、磺胺嘧啶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
根据病猪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该病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6.1.1 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在气温骤降剧变时做好猪舍保温工作,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闷热、潮湿,搞好猪舍卫生,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和病原菌扩散,严格按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做好消毒。未曾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传入,需要引种和购进猪只时应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避免引入病菌携带者。
6.1.2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可以很好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对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可以考虑选用含有当地流行菌株的胸膜肺炎疫苗或可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6.1.3 药物预防
平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
立即隔离病猪,对死猪及剖检过的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清扫猪舍,对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用碘剂、消特灵等做好全面消毒,并保持猪舍通风透气。
选择敏感且在肺组织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江西江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l)按0.1ml/kg体重肌注,2 次/d,5d 为一个疗程,同时肌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10ml+VC,1 次/d,连用3d。用药后第2 天病情开始好转。
在100kg 饲料添加氟苯尼考粉100~150g、替米考星预混料100g、黄芪多糖100kg 并搅拌均匀喂饲健康的猪与病情好转有食欲的患猪,连续用药5~7d。
经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笔者跟踪调查得知,经治疗2d后就不再出现新的病猪,除4 头病重猪死亡外其余26 头患猪全部治愈。
该场病原可能来自2014年4月8日引进的种公猪,引进种公猪后未经严格的隔离饲养; 且3月以来,安仁乡连续下雨,天气阴冷潮湿,猪舍通风透气差,场内卫生条件差等不良因素而致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本病,其中6~20 周龄的生长阶段和育肥阶段的猪只较多发病,此日龄的猪正是母源抗体逐渐消退时间。病猪和带菌猪均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侵害猪的呼吸道,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本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气源感染,通过猪与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短距离的飞沫小滴使疾病传播。在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寒冷、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高和猪群的转栏等因素易诱发本病,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应激,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做好猪舍内外消毒。
猪场一旦发生该病,通常很难将其传染源清除,对已经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可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苗注射纳入常规免疫程序,制定好该病的免疫计划。可用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疫苗,一般在5 周龄时首免,2~3周龄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 周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期为6个月,但由于本菌有许多血清型,有条件的可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注射效果好。在免疫注射期间前后不得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多个血清型对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发生该病时一定要做好药敏试验,选用药敏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