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儿科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2019-01-06 06:26侯立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科医院住院医师儿科

,侯立功

(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河南 郑州 450018;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学科,河南 郑州 450018)

我国儿童人口总量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而儿科医师基础总量严重不足,其导致全国每名儿科医师所承担的儿童诊疗量远高于世界各国。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时明确提出,若要满足当下全国儿童医疗需求,至少存在20万名儿科医师的巨大缺口[1]。《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师总数较前下降约0.5万,可提供医疗服务的儿科医师仅为每千名儿童0.43名,而同期全国每千人平均拥有2.06名医师。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儿科医师缺口已逼近9万大关[2]。儿科医师基础总量不足且流失严重是目前我国儿科专业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建设儿童专科医院99所,设置儿科的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等卫生医疗机构共35 950个,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医师数约有11.8万人,尽管儿科医师总人数较2015年数据相比增高1.8万余人,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由0.43名增至0.53名,但总体数量和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师水平仍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儿科医师约为0.85~1.3人儿科医师/每千名儿童)[3]。

1 中国儿科医疗资源的现状

1.1 儿科专业存在医师数量总量不足的严峻形势 1999年全国医科院校根据国家医疗卫生建设发展需要暂停儿科专业方向招生,部分医学高等学校将儿科专业并入临床医学专业进行招生,高等教育培养的缺失使整个专业显现出“造血乏力”的状况,儿科医师总体数量增长极其缓慢,至2013年我国儿科医师仅增加了5 000余人[1,4]。与“全面二孩”政策发布获全民瞩目相伴随,儿科专业的严峻形势也呈现在社会面前,“儿科医师荒”“儿科效益差”成了医疗行业2015至2016年的跨年主题,儿科医务人员高流失率使儿科医疗承载力雪上加霜[2]。

1.2 儿科专业医师流失严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儿科医师工作量远高于其他执业医师,儿科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但儿科医师收入仅为其他执业医师的1/3左右。由于儿科医师存在工作量大、待遇低、职称晋升慢及职业认同度偏低等客观因素,导致其工作满意度偏低、离职意愿强烈[5]。2011年至2014年全国儿科医师流失人数高达14 310人,流失医师人数已超过儿科医师总人数的10.7%,儿科医师的中坚力量(35岁以下儿科医师)流失率为14.6%,位居各年龄段之首[1,6]。

1.3 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是导致儿科医疗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 中心及省会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上升空间及子女教育等因素促进本就数量稀少的儿科优势资源日益向大城市集中。目前,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为0.57名,而农村仅为0.47名,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薄弱,表现为城市儿科医师总体数量及诊疗水平远高于医疗水平落后的基层地区[1]。姚勇志等[7]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儿科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广西基层医师学历低、职称低、儿科诊疗欠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量相对薄弱。黄诗颖等[8]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医疗机构分布现状,研究我国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婴)医院在各省(市)的分布与发展现状,以各医疗机构中文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各医疗机构学科建设与医院发展情况后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高水平儿童专科医院分布较为集中,部分地区儿童专科医院需要重点帮扶,进一步折射出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客观现实。

1.4 儿科专业医院数量不足导致儿科诊疗服务承载力下降 全国综合医院及儿童医院儿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是儿童专科医院短缺且综合医院儿科能力有待加强[9]。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整个门诊量中,10.8%是儿童专科医院完成的,除此以外,13.6%的门诊量提供者为综合性医院的儿科,32.5%是基层的医疗机构,12.4%是妇幼保健院,剩下的0.8%是妇幼保健所完成的。而急诊方面,综合性医院承担了53.5%,10.7%由儿童专科医院提供。综合性医院由于科室设置需求、环境要求、学科特色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与儿童专科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其儿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导致综合医院儿科发展普遍呈现弱势[2]。

2 促进儿科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儿科专业萎缩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关注,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原有儿科医师短缺问题更加凸显,新生的矛盾又不断涌现,如何内外建立创新运用,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诊疗和康复业务迎接挑战、走出困境的关键[2]。

2.1 住培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儿科医师不足的窘迫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儿科专业实现医师数量增加和诊疗质量提升的核心途径。临床医学教育基本为5年制本科,周期相对较长,短期内无法有效缓解儿科医师不足的现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对已毕业且尚未参加工作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理论基础优秀,本科和科研型硕士、博士均为3年,专业型硕士为2年,专业型博士1年,在1~3年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迅速提升儿科专业人员素质和诊疗水平。

2.2 住培招生工作是县乡基层医院提升儿科诊疗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宗旨是合理有效解决“全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科、麻醉科”等紧缺专业医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拓展住培工作招生范围、实现县乡卫生院基层医师招生比例重点倾斜,使基层医院医师,尤其是新招聘医师,能够到省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参加培训学习,不仅解决了新入职医师临床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也在轮转学习期间开阔视野,了解学校和基层医院无法遇见的病种和患者,有效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医院的诊疗水平,从而达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的目的。另一方面,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持续开展与建设儿科医联体并增加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基层医院儿科发展等措施,实现社区、一二级医院的儿科诊治水平的有效提高,引导患儿在社区及基层医院看病,使儿童专科医院集中精力处理疑难杂症、急危重症,常见病及多发病回归社区和基层医院,实现儿科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同质化。

2.3 深化改革医学高等院校儿科学专业培养制度 教育与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儿科医师短缺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扩大高等医学院校儿科本科专业招生规模,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开展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实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开展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的目标[4]。逐步完善儿科医师培养体系、扶持综合医院儿科发展,使具备高等医学教育的儿科专业本科生数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构筑多层次儿科人才教育体系是儿科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培养高层次的儿科人才、加强儿科继续医学教育、建立儿科国家级教育基地,将是今后儿科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扎实推进农村定点、定向免费教育工作,切实缓解和解决基层儿科医师不足现状。每年为基层培养5 000名左右从事儿科基本医疗服务的全科医师,并要求38所高水平医学高等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2020年在校儿科研究生目标总数达到1万人,高学历医学生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迅速提升儿科专业人员素质和诊疗水平。通过不断扩大儿科专业的招收规模和比例,为中西部地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批儿科骨干人才,实现2020年儿科医师总数突破14.04万人,保障每千名儿童有儿科医师数达到0.60名[4]。另一方面,提高儿科医师福利待遇、增强儿科医师岗位吸引力。教育部制定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吸引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加强儿科学科专业建设和儿科医师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4项措施[7],从源头吸引优秀医学毕业生生源从事儿科医疗服务工作,完善儿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实现儿科学科建设的人才储备[10]。

3 儿科专业发展的前行之路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儿科医疗服务的强烈需求使儿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不断清晰,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措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实现了高层次儿科人才培养,构建了儿科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是儿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时代儿科专业发展定能迎来巨大突破。

猜你喜欢
专科医院住院医师儿科
我国儿童专科医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2015-2019年精神专科医院生化室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专科医院网站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