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征一则*

2019-01-06 02:03蔡杨乾金慧芳方剑乔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风府束带锥体外系

王 上 陈 乐 蔡杨乾 金慧芳 梁 宜,3# 方剑乔,3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患者,女,66岁。2018年9月17日初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睡眠障碍,外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棕榈酸帕利哌酮后出现肢体震颤、行动迟缓等锥体外系综合征表现。多方就诊后,症状未明显缓解。刻诊:肢体轻微震颤,表情淡漠,面色白,体态正常,语音低微,行动迟缓,入睡困难,噩梦较多,胸闷心悸,伴惊恐乏力,口干,胃纳差,大便干结。舌体小而淡嫩、苔薄白、边有齿痕,寸口脉弦细,太溪、太冲脉盛,胁肋部束带感及脐下悸动感明显。西医诊断:锥体外系综合征;睡眠障碍。中医诊断:颤证(气血亏虚)。治法:宁神定颤,柔肝息风,养心健脾。取穴:风府、风池(双)、天柱(双)、安眠(双)、大陵(双)、内关(双)、神门(双)、间使(双)、阴谷(双)、印堂、百会、迎香(双)、四神聪、天枢(双)、中脘、关元、血海(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溪(双)、合谷(双)、太冲(双);耳穴:心(双)、神门(双)。风府、风池、天柱不留针,关元行温针灸。太冲、太溪行泻法;内关行补法;印堂向下透刺至心位,余穴毫针常规针刺。留针30min,每周2次。同时予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5g,黄芩、知母、川芎各9g,党参、桂枝、磁石、酸枣仁各10g,茯苓、姜半夏各12g,大黄、生姜、甘草各6g,煅龙骨、煅牡蛎、首乌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服,共28剂。连续治疗4周后,锥体外系症状缓解,太溪、太冲脉见缓,胁肋部束带感减轻,但纳寐,乏力及大便情况无明显改善。故加用大横(双)、腹结(双)、阳陵泉(双)、申脉(双)、照海(双)及双侧顶颞前斜线。左、右神聪与同侧悬厘穴加100HZ电针,天枢、腹结加5HZ电针。继续治疗9次后,患者平时肢体基本无震颤,而在情绪激动时仍出现,言语清晰流利,面部表情及行动基本正常,无口苦口干,胃纳及乏力情况较前改善,噩梦明显减少,大便正常,太冲、太溪脉转静,胁肋部束带感时有时无。?

按语:本例属中医学“颤证”范畴。患者年老体虚,久病脏腑虚弱,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筋失所养,虚风内动,故见肢体震颤,行动迟缓,乏力;气不摄纳,鼓动于下,可及脐下悸动感。心神失养,故有失眠,表情淡漠,语音低微,胸闷心悸。肝虚胆亦弱,症见惊恐多噩梦,胁肋部束带感。久病伤脾,脾失健运,故出现纳差便干。结合舌脉,本例患者乃气血亏虚,累及肝、胆、心、脾、肾经脉所致。

本病病位在脑,与肝、心、脾、肾密切相关,治疗时当以调神为先,兼以祛风定颤,养心健脾。脑为元神之府,百会、四神聪均位于巅顶部,可宁神醒脑。天柱、风府、风池为项七针选穴,可有效改善脑部血供,醒脑开窍,祛风止颤。心藏神,故用神门、大陵、内关、间使四穴以达养心安神之效,印堂透刺至心位亦可加强助眠之功。跷脉主寤寐,照海、申脉通阴阳跷脉以安神。迎香、足三里及耳穴心、神门为“安神六穴”的组穴,可益气养血,调理心神。《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太冲、风池、阳陵泉为肝胆经经穴,可息风止痉。合谷、太冲配伍,开四关以调畅气机。太溪、阴谷补益肾气。太冲、太溪脉候肝、肾经,两脉盛则当泻之。三阴交、血海、阴陵泉、大横、天枢分属脾胃经,与中脘、关元合用可益气固本,润肠通便,健脾开胃,增强气血化生。以上诸穴合用,可达宁神定颤、柔肝息风、养心健脾之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文以胸满烦惊为辨证要点,常表现为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易惊悸,多噩梦。《类聚方广义》中注解本方还可治疗“胸腹有动”“大便难”。患者症状与本方相符,方证相应。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大黄、知母清泻里热;磁石、龙骨、牡蛎镇心安神;酸枣仁、首乌藤、茯苓、党参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和胃;川芎活血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

猜你喜欢
风府束带锥体外系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先天性绞扼轮综合征手术治疗
“男扮女装”来取暖
可调节胃束带减重术失败后修正手术的选择
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60例
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68例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特征分析
舍曲林致吞咽困难1例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误诊13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