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019-01-03 02:00周立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4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教育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其文化水平的主要科目之一,初中阶段又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介绍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指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展开了研究探讨,希望能够切实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34-01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稳定的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繁荣昌盛有着积极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日益提高,传统文化作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辅助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水平也不断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感染力强、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还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根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培养其的爱国情感[1]。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来说好奇心较重,受感染力较强,其身体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潜移默化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发展型人才,并且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初中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怀,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缺乏针对化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目前教育的趋势所在,许多教师虽然明白,但是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却没有针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缺乏,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缺失,过于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也导致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缓慢。比如,在进行文章《核舟记》的学习当中,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只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疑难词句进行解释,针对考试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说明,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到雕刻核桃这一传统的技艺所展现出的传统文化之美。

(二)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差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古诗词、文言文当中。但是由于古诗词、文言文本身的内容晦涩枯燥,教师对其的讲解教学方法也就比较单一,基本靠“师讲生听”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另外,在课堂上师生交流较少,且仅用纸笔、书本的教学方式也较为枯燥,学生很容易对以古诗词、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学习失去兴趣。

比如进行《春望》这一古诗词教学时,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引入,而是直接解释“草木深”这一名词,这样一来,名词解释较为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也丧失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探究的兴趣。

(三)未能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灌输者的角色[2]。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时,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只是单方面的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虽然教师完成了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对教师传授的传统文化内容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吸收,甚至有些排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带动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提升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引导者。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水平,且比较热爱传统文化,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自然而然的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在进行古诗词,甚至文言文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有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

(二)寓教于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在教室中播放相关视频、音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另外,涉及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诗词、文言文来进行传播,主要是靠老师的单方面讲解。“师讲生听”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接受方面较为被动,甚至部分学生将枯燥无味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过犹不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可采取多种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学校可采取师生能够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学习,如开展古代话剧表演、汉服研究展览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提高初中语文学习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注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

紙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课堂以其自身的特点向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除了进行理论知识上的答疑解惑,还要更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直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比如在涉及传统节日的课题如中秋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在课下通过细心观察、求助长辈等方式来自主收集中秋节的来源典故、相关习俗等知识,在班上交流分享;课堂上组织中秋习俗大比拼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习俗展示出来,教师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身对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应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提到的通过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带动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提升,通过寓教于新的语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增强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等途径可以切实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小云.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速读(下旬),2019(2):109.

[2]宋旸.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黑河教育,2019(1):6-7.

作者简介:

周立三(1978.1.18-),男,汉族,甘肃天祝人,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