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点模型,解读应用反思

2019-01-03 06:59季叶红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点数学模型

季叶红

[摘  要] 数学模型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的特征、结构、相关规律的高度概括,利用模型解析问题可以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快速构建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效率. 初中数学中存在三个与中点相关的定理模型:“三线合一”模型、中位线定理模型和斜边中线模型,文章对其加以解读,结合实例探讨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点;数学模型;中位线;三线合一

中点,即把一条线段平分为两条等长线段的点,是几何常见特殊点之一,在平面几何中经常出现一些与中点相关的问题,解析时若能灵活运用中点来添加辅助线构造相应的模型,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解题效果,下面对其中常用的几个几何中点模型加以探究.

關于中点模型的探究

1. “三线合一”模型

“三线合一”指的是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为一条线,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在已知一条线的情形下互推其他性质,因此对于一些涉及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的问题,可以考虑结合“三线合一”性质来构建相应的模型.

模型解读:如图1所示,点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点,此时可以连接AD,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AD=∠CAD,AD⊥BC,BD=CD.

例1如图2所示,点P和点D是△ABC底边BC上的点,已知AB=AC,BD=DC,连接PA,试证明:PA2=AB2-PB·PC.

[图2]

证明:已知AB=AC,BD=D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底边BC上的中点,连接AD,如图2所示,根据“三线合一”性质可知AD⊥BC,则△ABD和△APD均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BD中使用勾股定理可得:AB2=BD2+AD2,在Rt△APD中使用股定理可得:PA2=PD2+AD2,将上述两式互减可得AB2-PA2=BD2+AD2-(PD2+AD2),即AB2-PA2=BD2-PD2=(BD-PD)(BD+PD)=PB(BD+PD),所以AB2-PA2=PB·PC,即PA2=AB2-PB·PC,得证.

评析  上述题目要求证明关于线段长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在几何图形中构建线段长关系一般有两种策略:一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二是在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边的比例性质. 而分析题干信息显然可以得出等腰三角形和其底边上的中点,因此可以借助中点来构建“三线合一”模型,在模型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推理.

2. 中位线定理模型

中位线指的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利用其定理可推理出两个关键条件:①中位线与三角形的第三边相平行,②中位线是第三边长的一半. 而上述推理条件可进一步推理三角形相似及线段长关系,因此对于平面几何中出现多条边的中点或中点位于平行线上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中位线定理模型.

模型解读:如图3所示,点D和点E分别为三角形两边AB和AC的中点,连接DE后,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DE∥BC,DE=BC. 利用其中的两线平行可进一步推理出△ADE与△ABC相似,根据三角形相似则可以获得相关线段长的比例关系:===.

例2如图4所示的四边形ABCD中,AB=CD,点M和N分别为AD和BC边上的中点,点P和Q分别为对角线BD和AC上的中点. 试证明:MN和PQ相互垂直且平分.

分析:MN和PQ分别是依托四点M,N,P和Q构建的,因此可以四点为顶点构建四边形. 若MN和PQ相互垂直且平分,则可知该四边形为菱形,因此可以将问题转换为求证四边形MNPQ为菱形,其中涉及众多边上的中点,可以考虑构建中位线定理模型.

证明:连接MP,PN,NQ,QM,如图5所示,已知点M和P分别为AD和BD边上的中点,则MP为△ABD的中位线,所以MP∥AB且MP=AB,同理可得NQ∥AB且NQ=AB,则有MP∥NQ且MP=NQ,所以四边形MPNQ为平行四边形.

而点P和N分别为对角线BD和AC上的中点,则PN为△BCD的中位线,可知PN=CD,所以有PN=PM,所以平行四边形MPNQ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MN和PQ相互垂直且平分,得证.

评析  上述同样是已知平面几何中的中点,其特殊之处在于所给的中点个数较多,因此自然可以联想到利用中点构建中位线定理模型. 解析时由问题出发则可以将其转化为求证四边形为菱形,因此解题关键就是在中位线定理模型中分析两线平行及线段相等,显然与中位线的定理相吻合.

3. 斜边中线模型

对于一般三角形而言,斜边上的中线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但对于直角三角形则较例外,即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该特性可以构建相应的等腰三角形,获得等边和等角等关系. 因此在解析直角三角形问题时,若已知斜边上的一点,则可以考虑构建斜边中线模型,利模型来解决两类问题: ①证明等长线段或求解线段长,②构建等角关系,实现等角代换.

模型解读:如图6所示,在△ABC中,∠C=90°,点D为斜边AB上的中点,连接CD后可得出CD=AD=BD=AB,即△ADC和△DCB均为等腰三角形.

构造直角三角形

斜边上的中线]

例3  如图7所示,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BD⊥AD,垂足为D,过点D作DE∥AC,与AB相交于点E. 若AB=5,试求DE的长度.

[图7]

解析:由DE∥AC可知∠EDA=∠DAC,由AD是∠BAC的角平分线可知∠EAD=∠DAC,所以∠EDA=∠EAD,所以EA=ED,结合BD⊥AD可知点E是Rt△ABD斜边AB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得BE=ED=EA=AB=,所以DE的长度为.

评析  斜边中线模型是依托直角三角形构建的,因此在解析时需要首先确立直角三角形,上述虽然没有直接点明点E是AB的中点,但通过等角转化可以得出该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存在逆定理——若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因此在解析时也可以利用逆定理构建直角三角形模型. 同样以上述问题为例,将其中的条件“BD⊥AD,垂足为点D”替换成“BE=ED”,试证明△ABD是以∠D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其思路就为首先利用等角转换获得EA=ED,然后结合BE=ED构建BE=ED=EA=AB的关系,则利用斜边中线模型可以推理出∠ADB=90°.

关于中点模型的思考

上述所呈现的是利用线段中点构建的三大几何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读构建了相应的解题思路,显然利用中点模型可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显著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对中点模型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 把握模型本质,挖掘模型内涵

数学模型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过程、现象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关系的提取,用数学语言概括表述的一种结构,是通过对数学原型形式化所得到的. 例如上述三大中点模型分别是对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平行线和直角三角形相关边长特征的总结概括. 而在学习和总结模型时需要深刻理解模型的内涵,把握模型背后的本质内容. 实质上任何模型的构建均是依托相应的数学定理定义和相关性质,如本文所探究的中点模型,分别涉及了“三线合一”定理、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中线定理,这些定理是模型构建的基础,也是核心所在.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图形理解对应的几何定理,然后提取图形中的特征结构来建立数学模型.

2. 深入解读模型,构建应用思路

数学模型虽然是对问题原型的特征、关系的高度概括,但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依然难以借助模型来构建相应的解题思路. 因此在学习模型时不仅需要理解定理背后的隐含知识,还需要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加以解读,从而准确把握其中的知识关联,掌握应用模型分析问题、获取关键条件的思路. 例如上述所呈现的中位线定理模型在使用时,需要采用“识别中点→把握中位线→提取平行及线段关系→建立相似三角形”的解题思路,同时还需要掌握利用定理模型进行条件反推的思路,实现模型的双向利用,最大化发挥模型的价值.

3. 领悟模型思想,提升數学思维

学习模型不仅需要掌握模型背后的知识定理及解题思路,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感受数学模型背后的数学思想,即构造思想、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是数学模型构建的思想基础,还是利用数学模型解析问题的核心所在,是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 因此在教学数学模型时,需要教师适度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模型构建的过程,逐步感知其中的思想方法,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中包含有众多的数学模型,上述所呈现的中点模型只是其中的一类,在教学时需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掌握模型适用的范围及对应思路,逐步提升学生使用模型解题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中点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中点和对称问题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中点的联想
准PR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及中点平衡策略
带续流开关的中点箝位型非隔离光伏逆变器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
考虑水包油乳状液的复合驱数学模型
中点出招,招招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