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条主线,落实三个策略

2019-01-03 06:59陈惠增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陈惠增

[摘  要] “六何三动”教学模式是以课程改革理念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为此,笔者立足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了“六何三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以“三角形的内角”为例,探究了初中数学课堂“六何三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围绕一条主线,落实三个策略,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改进并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六何三动”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已经悄然无声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教师讲授”到“师生合作”、“单向传递”到“多向交流”、“死记硬背”到“理解记忆”等,但是现阶段教学实践与教育观念并未完美契合,成为制约数学课堂教学“质”与“量”提高的因素.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与量呢?这成了当前众多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基于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构建了一种来源明确、过程清晰完整、应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六何三动”教学模式. “六何三动”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六何三动”教学模式的基本

框架

顾名思义,“六何三动”教学模式主要由“六何”与“三动”两部分组成,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笔者归纳了“六何三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结合图1可以发现,“三动”由动口、动脑以及动手组成,而“六何”则由从何、是何、与何、如何、变何以及有何组成,且“六何”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动手”仅仅现身于“如何→变何”“变何→有何”这两个环节.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驱动”为中心,设计难易适中、趣味横生的“六何”问题串,启发并引导学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六何三动”教

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一条主线:围绕“问题驱动”,设置“六何”问题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 ”所以初中数学课堂“六何三动”教学模式应该围绕“问题驱动”这一主线,精心设置“六何”问题串. 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却毅力薄弱、形象直觉多却抽象思维少,因此设置“六何”问题串时,要立足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征,赋予问题串针对性与目标性,进而强化问题串的功能性,使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解决问题串,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体会数学世界的奇妙与魅力.

“三角形的内角”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其大致包括“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三个内容. 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初中阶段“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解决四边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的基础,所以笔者采用了“从何→是何→与何→如何→变何→有何”的教学思路,围绕“问题驱动”这一主线,创设了“六何”问题串(如图2所示),组织开展了“忆一忆”“思一思”“证一证”“用一用”“换一换”“讲一讲”等课堂活动,促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具备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严谨、乐学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合图2可以发现,首先,“从何”环节回顾了小学阶段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两种验证方法——测量、拼图,立足两种验证方法的严谨性匮乏,驱动了学生的学习心向,明确了“三角形内角”的学习目标;其次,“是何”环节,教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出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激发新知识的生长点;再次,“与何”环节,“问题1”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分析、思考的空间与平台,尝试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为数学证明做了良好的铺垫,“问题2”为学生创造了验证、设想的平台,规范了学生的证明书写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第四,“如何”环节,为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创造了机会,在强化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的基础上,成功地将初级应用方法与技能渗透其中,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初步完成了学习的难点;第五,“变何”环节,“汉语语言”代替了“数学符号”,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第六,“有何”环节,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方面对“三角形内角和”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养成了“及时反思、乐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笼统地讲,“六何”问题串将课堂内容转化为了由简及难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展了目的明确、行为有效的探索,实现了数学思维“看得见”,知识应用“简单化”.

2. 三个策略:“启发诱导”为主,搭建“三动”平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而在“六何三动”教学模式中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启发、诱导作用,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操作,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技能得到培养与提高,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与量的目标. 那么,初中数学课堂“六何三动”教学模式要落实哪三大策略呢?笔者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探究了“三大策略”的内容,具体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创设情境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愉悦的思考平台,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求知”的完美契合. 在初中数学“六何三动”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需求以及思维特征,创设趣味性高、难易适中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心驱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动脑思考.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笔者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秋季运动会要使用的小红旗被某同学打翻的墨汁浸染了(如图3所示),如何才能得到被墨汁浸染内角的度数呢?结合图3,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與“用什么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两个问题,开展了“忆一忆”活动,激发了学生已然掌握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完成了“原有认知”到“新知构建”的联结,引出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