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2019-01-03 19:43葛沈元
报刊精萃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以生为本转变

葛沈元

摘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应真正实现转变,课堂教学绝非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应是一种师生对话,是一种生生对话,是一种师本对话,是一种生本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学习方式;  转变 ; 以生为本;  激发创新能力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意义。

一线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践行者,如何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创新”的现代教育理念,转换自己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呢?

一、教学设计中变“教”为“学”

大部分教师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教”的侧重点放在对数学教材的分析上,思考的是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说透彻,让更多的学生去理解。这种固有的模式存在着这样的弊病:教师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思考最多的是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抑制,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重、师生共同进入了“做题——改题——讲解”的胡同。

反思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应从“学”的角度出发,将数学教学设计的侧重点放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应思考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认知基础,怎样为数学学习构建恰当的、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应紧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力求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嘴巴,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力求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努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我要学中迸发灵感,启迪智慧,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实施中变“讲”为“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实施教学时,教师“教”的着力点在于是否将数学定义、定理、概念“讲”清楚,是否将教材上的例题“讲”透彻,是否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讲”到位。实施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方面要关注自己的所“讲”,另一方面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所“听”。这种传统数学课堂模式存在着这样的弊病:教师普遍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学习的主角,即学生。正因为忽视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关注,让学生处于长期的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自然而然让学生变得不愿意去独立思考,思维形成惰性,形成定势,习惯机械套用例题,思维变得呆板、僵化。长此以往,师生均易疲劳,均易丧失参与数学“教”与“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学生将数学学习当作一种学生的负担。

基于对这些存在问题的反思,笔者以为教师应从“学”角度出发,以一名数学学习参与者的角色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就无需去讲,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学”或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进步,但需强调的是教师并非是不闻不问,而应作好引领者、指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去启发学生“学”,去诱导学生“学”,去鼓励学生“学”,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

三、教学反馈中变“评”为“学”

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反馈中,教师习惯从“评”的角度出发,侧重点习惯放在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上,将其作为评价自己是否在课堂将问题讲清楚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某一个知识点普遍掌握的比较好,则教师常常会感到有成就感,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高,反之,教师则有一种挫败感,认为学生学习效率比较差。而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将相关的问题再反反复复的强调,去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去让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这种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反馈模式,教师将教学反馈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学生同样也会将教学反馈作为评价自己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样将正确率看得非常重,不希望自己犯错。评价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归因单一,讲评方式陈旧,通过强调注意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缺少学生自我的反思、修正的过程。

四、数学阅读中变“定”为“学”

近年来,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数学课外阅读,但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普遍存在指定阅读内容,且不系统。由于学生各个因素的不同,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指定阅读内容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阅读效果不明显从而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努力捕捉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契机,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应为学生努力构建民主、宽松、和谐、平等的数学学习环境氛围。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真正实现转变。教学设计应由“重教”变为“重学”,教学目标应由“重传授”变为“重发展”,教学流程应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教学方法应由“单向”变为“双向”或“多向”。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应真正实现转变,课堂教学绝非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应是一种师生对话,是一种生生对话,是一种师本对话,是一种生本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是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即:用自主学习代替他主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性学习代替接受性学习,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的学习转向全面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學、实践中学、探究中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应依靠教师,关键在于学生本身。数学教学只有基于学生,立足于学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以生为本转变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