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敏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如果对数学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导入;教学手段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学习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快。只有真正做到“乐之”,才能够做到“乐学”。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才能实现教学目的。
数学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严谨的逻辑思维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枯燥的感觉。因而,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关乎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在这里,笔者结合这几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刚开始,小学生从刚刚的十分钟玩耍时间马上回到安静的课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收心的。因此,教师应该用适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小学教材都选用了丰富的情境图,只要教师善于利用这些情境图,再经过语言上的加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数学问题,能够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编码”这一课中,根据情境图,笔者是这样导入的:“红旗超市昨天晚上遇到了盗窃案,凶手非常狡猾,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他总会漏出尾巴的,经过几天的侦查,警察叔叔在得到了两个线索后,馬上从5名嫌疑犯中找出了真正的盗窃犯。你知道嫌疑犯是谁吗?”在问题抛出后,学生马上就来了兴趣,都特别想找出真正的嫌疑犯。
(二)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喜欢听故事。但有的时候教材里并没有合适的情境图,那就更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这个时候教师就更应该编一些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中只是呈现了两个算式,经过思考,笔者决定用故事的方式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兔妈妈今天过生日,兔爸爸买了好大一个蛋糕给妈妈庆祝生日,兔妈妈可高兴了,切了4块蛋糕给黄兔子,6块蛋糕给绿兔子,兔宝宝吃完蛋糕后还想吃,于是兔妈妈就又给黄兔子切了6块蛋糕,给绿兔子切了4块蛋糕。而这时绿兔子生气了,它觉得妈妈不公平,只给了自己4块蛋糕。”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孩子们兴趣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指出绿兔子的错误。
(三)多媒体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有时,如果课堂中运用到视频、PPT等多媒体软件,能够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更能够直观、清晰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二年级下册“‘重复的奥妙”一课,以下是利用PPT进行导入教学的实录。
老师出示图片“圆圈”,让学生猜猜下一个可能是什么图形。
学生:圆圈/方块……
(老师一边出示下一个图形,一边问学生下一个可能是什么图形。)
在出示了一部分图形后,老师追问:现在你能确定下一个形状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因为这些图形是有规律的。
尽管这节课老师运用的是很简单的图片做成的PPT,但是老师的问题设计让本来很简单的一节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逐个观察PPT上的图形,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猜想,在不断地验证后,最终找到答案。
二、注重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一)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PPT进行课堂演示,运用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如讲“圆柱体表面积”一节内容时,投影圆柱体和圆柱体表面展开后的复合幻灯片,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相同上、下底圆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组成”。而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上(或下)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起源于观察,观察又给思维提供资料。幻灯片、投影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很好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测量,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巩固与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三)开展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新知识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特别是进行计算类教学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小组抢答,答对多者获胜,学生兴趣浓厚。
(四)建立教学模型,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阶段,但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更简单、更明确、更自主、更有效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建立教学模型,帮助学生专注于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这课教学分三步:一是从几组算式中发现规律;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三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本节课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探究“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体现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过程性,解释概念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分解揭示,逐步验证;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研究数学的一些方法,即找到一定数量的数或算式进行研究。发现规律后,要对规律进行验证。
三、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节课的尾声是学生注意力最弱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结尾设计一些和本节课新知有关的题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可以采取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成功的希望,这样他们下节课就会更加认真主动去探求知识,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赢得胜利。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而且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江安海.奇妙的数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