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018-12-27 01:18戴仕桥
读写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训练先学后教

戴仕桥

摘 要 本论文探讨了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237-01

洋思中学课改的成功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种新课改模式被很多人学习、借鉴,但真正真学,真懂,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改进的并不多。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教学目标,提出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基础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所谓“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习题练习,一般不少于15分钟。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下的几个误区

1.课前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对学生先学指导性不够,备课时没有认真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片面认为先学即是简单自学,利用几分钟让学生看看书,简单勾画,了解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有的老师总是安排在新课前一天让学生回家预习即作为先学环节,有的老师则是利用课前让学生小组互动,认为搞得热火朝天即是新课改。

2.后教成了老师的主战场,一言堂,满堂灌,面面俱到,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平铺直叙。

3.当堂训练选题不精练,不具代表性、层次性,重复性作业多,加大了学生课业负担。

4.课堂没有活力,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总是简单重复,照搬照抄,思想固化,教师主导地位没体现,课堂诱导不到位,缺乏课改定力。

二、我的尝试体会——切肤之“痛”

(一)合理而不死板的时间分配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简单明了的教学目标,大约1-2分钟。一般是一至三条,让每个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其次,指导学生自学,大约4-5分钟。学生一边看书,一边笔记,圈点勾画,对似懂非懂的知识用红笔做上记号后小组交流汇报,小组内可以自己讨论,兵教兵,边练兵,兵强兵,教师巡回指导,点拨。

接着,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大约5-8分钟。一般采用学生看了例题后做书上最基础习题,同时抽中差生3-4人上台板演,然后学生对比讨论更正,同时再抽3-5份中差生的在展台上立即展出,尽量暴露学生易混易错点和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指导归纳,形成认知。

再次,析疑解惑,拓展延伸,大约5-8分钟。根据学情,对教材例题做好变式训练,提高例题的创新性、情景性、生活化,对学生易错点易混点讲清讲透。

最后,达标提升训练,大约10-20分钟。本环节练习设计突出针对性、创新性、层次性,数量适度,要求学生独立而按时完成,及时反馈,形成技能,总结反思。

(二)各环节把控灵活机动

1.课前准备要充分,备课时,要认真备学情,备大纲,备教材,在练习题的选择上要精选,要接地气。

2.合理安排“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学要学生学透彻,教要学生有思考,练要练到位,而不大量机械重复。

3.课内教师的启发、引导要讲策略,过渡自然,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不该讲的坚决不讲,该讲的一定讲深讲透、讲懂,让学生入脑入心,学会举一反三。

4.训练要講技巧,先学阶段以基础为主,要求人人过关,这样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阶段,达标测试有梯度,有层次,分选做题和必做题,整节课体现“以学生训练为主线,以学生思维为主攻”,让中差生有信心,让优等生吃得饱。

5.每节课最后要求学生用2-3分钟小结本节课内容,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与能力。

总之,经过近七年的尝试,不断摸索,积累,真正体会到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课堂上学生能手动、脑动、眼动、口动、耳动、心动,五官并用,全程参与。我所教的班级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质量检测都在年级遥遥领先,而且学生成绩是越到高段成绩越提升。特别是我所执教的初2014届,初2017届都以大大超出学校下达重点高中目标人头的喜人成绩回报社会、家长和学校。我也从新课改中尝到了甜头,要不断思索,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课改之路是一条需要持之以恒的路,课改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训练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建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回顾与思考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