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健 李庆春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看似简单,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但往往在实践当中会出现学生分数不高的情况,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马虎”,而“马虎”来源于审题不仔细和计算不仔细.本文针对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审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开始,同时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攀登数学的阶梯.所谓审题,不光要会读题,还要读懂题,对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能准确掌握,不丢条件,不求错问题.
一、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学生的审题能力有高有低,那低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科特点原因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知识的严谨性和计算的准确性更为突出,它对学生处理问题关联性要求极高.例如,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a-c|=?这道题的信息量很小,目标比较明确,只需要将原式当中的绝对值去掉,从而发现需要确立a,b,c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在三角形当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而一部分学生恰恰想不到这一知识点.
(二)教师教学方面原因
1.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而不是完全的“教”与“学”,学生只有经过探索、尝试才能有更真切的感受,从而记忆深刻.教师不能生拉硬拽地把知识和答案板书转述给学生.
2.课后方面.
布置作业多,学生很难有时间耐心地读每一个题目,更不会认真探究每一个问题,这也正是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经常会出现不会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题目过长,学生厌烦,根本没有读.
(三)学生自身特点
1.基础弱:许多学生对题目中的概念和专业术语不懂,题都没有办法读懂,如何解题?这也是审题上的错误.
2.心理暗示的影响:很多学生成了“心理奴隶”,即“注定失败”的奴隶.这里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学生心理畏难,常见于初中的函数题,很多学生在多次尝试接受函数的时候,都没能真正理解,导致做一题错一题,慢慢失去信心,一见到函数题目就像亲临大敌,还没开战就退缩了;另一类就是学生认为自己基础知识还不错,从而容易轻視问题,忽略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审题错误,不能完美作答.
3.生活经验较少: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较少,解题时不能够联系实际,从而只能讲一题会一题,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一旦出现变形题,马上出现畏难心理.
4.定式思维影响:在审题的过程当中,一部分学生会根据以往解题的经验,自动把题归类于同一种,不加以斟酌,以一个错误的理解着手做题,最终解答错误.
二、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消除心理暗示
在数学习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解题时的疑惑,并及时加以引导,最好采用一题多解,这样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方法,与此同时要注意语言上暗示学生此类题并不难,进而消除学生内心对题型的恐惧,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
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c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此题正确答案为B.题目难度不大,只是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最基本的概念和图像,计算量几乎为零.这里需要由题目中的已知图像判断a,b,c与零的大小关系,确定图像的象限位置即可.提炼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抛物线开口向上,a>0;对称轴在x轴正半轴,b<0;当x=0时,图像交于y轴的负半轴,c<0.从而确定选项中的图像位置.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就说过:“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学生不良的审题习惯可以分成五大类:1.想当然型:题目粗略过一遍或者干脆不读型,完全凭感觉;2.冲动型:差不多读懂后看到数字计算一部分就自然猜出答案;3.心神不宁型:处于半游离状态,很容易就被环境打扰;4.理解困难型:审题方法不成熟,仔细读了,却不能准确提炼信息;5.缺乏准确型:经常题目已经解答好,却选择错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习题课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首先学会排除题目中的干扰信息,确认好题目中的解题信息从而计算和作图,重点划出题目中的最后要求,例如,选择题目中要求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用题中的最大最小,是否包含等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