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给小草开花的时间

2018-12-26 09:16罗维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学习障碍学困生

罗维君

摘要:有关研究表明,学困生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心理障碍、社会性发展障碍、神经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不良等。笔者在此只探讨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和矫治对策。

关键词:智慧型教育;学困生;学习障碍;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15

每到复习季,一些学习困难生扰乱课堂秩序,拒绝完成学习任务,总是让教师抓狂。所谓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文所撰述的学困生概念是指狭义的学困生,即指智力水平虽无明显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较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曾试以教师的权威强力施压,严厉处罚,以正“朝纲”,不仅不见效,碰上刺头家长还给自己惹了一身的麻烦,弄得心中扎刺,万般无奈,再也不敢管啦!权力型教育不可行!

而“爱的教育”又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努力用爱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爱去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但个别学生总不见成效,有人将此归结为对学生爱得不够。可现实中就有许多孩子无论你怎么爱,也没法把他们爱成好学生,有的甚至把教师的爱“吃”了,长得更“胖”了——“食爱而肥”!道德型教育不是万能的!

权利型教育和道德型教育都让我焦头烂额,迫使我追寻另一种教育方式——智慧型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冷静分析学生,正确判断症状,从个体特点出发,智慧引导学生进步。

有关研究表明,学困生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心理障碍、社会性发展障碍、神经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不良等。笔者在此只探讨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和矫治对策。

一、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认识过程。而学困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往往表现出无法适应的问题。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统觉失调。统觉失调即感觉统合失调,也称感觉统合障碍,这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

有统觉失调障碍的学生,往往不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不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投向某一特定的活动,经常显现出笨拙、手忙脚乱的现象。在学校学习中,他们用词贫乏,说话含糊,词不达意;阅读时,经常跳字跳行;写字时,经常搞混字的上下或左右结构;抄写时,经常漏字漏行,甚至漏段。

2. 注意缺陷。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几乎可以说是学习的头号“杀手”。从英国医生斯蒂尔报告的第一例多动的孩子费尔开始,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为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据统计,中国大约有5%的中小学生患有这一障碍。

有注意缺陷的学生,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有的不能安静地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甚至擅离座位。在学习上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平时经常丢三落四,遗失学习用品,甚至忘记教师布置的作业。

3. 学习动机水平偏低。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

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都显著低于非学困生,常常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学业成功的信心,表现出一种习得性无助感,主要表现在:认知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行为上逃避学习,习惯于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差、智力低等。

二、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干预策略

1. 加强感觉统合训练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将感统训练移植到课堂,“感统”训练方法与课堂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有意识地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感统训练。通过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平台。

例如:一位教师在《学习合作》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时,调动学生视、听、触等多种感观,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感觉统合训练。团体热身阶段,让学生听歌曲《三个和尚》,从歌词中感受团结合作很重要。团体转换阶段,听故事《五指兄弟》,动手体验“五指兄弟”合作举球,明白友好合作,万事才能成功。团体工作阶段,游戏体验“记忆大比拼”“啄木鸟”行动,通过让学生闭眼画圈,看图记忆,触摸猜物,口衔吸管传递“虫子”(用橡皮筋代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感统训练。课外,经常鼓励学困生每天坚持运动:滑滑板、前后滚翻、走平衡木等。

2. 加强注意力训练

长期实践中,人们发现,采用游戏教学来提高学困生的注意力是较有效的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对学困生进行注意力训练。

(1)走迷宫训练。训练方法:利用《托马斯奇幻迷官》书籍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要求儿童用铅笔从起点走到终点,并且中途不能碰到迷宫边缘超过三次。一周训练次数3次。每次限时:10分钟以内。

(2)扑克牌训练。训练方法:教师在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出4张扑克牌,(可随情况增加扑克牌数量)按一定顺序从左往右放置,给儿童30秒时间(按扑克牌的张数往上增加记忆时间,让孩子闭上眼睛并打乱扑克牌顺序,让孩子放回原位),一周训练次数:12次。每次限时:随难度而延长。

拼图、穿珠子、找不同游戏、饲养小动物、尝试写观察日记等,班级时常组织与培养注意力相关游戏活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困生在游戏中的注意力得到训练,增强自信。

3. 激发学习动机

较低的学业成就令学困生在学习上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可,多次失败让他们消极懈怠,丧失积极动机,缺乏寻求帮助的热情,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教师引导学生以积极方式获得尊重和认可是成功转化学困生“习得无助感”,激发动机的有效途径。

(1)自我贴金,积极归因。如考试失利时,归因于试题难度太大或试题太偏,自己复习不够努力,不够全面,下次我复习再认真些,一定能考好!这样的积极归因就不会对自我价值感影响太大,从而不会降低努力程度,切勿归因为“我无能,我不行”!

(2)因人施教,体验成功。如分层布置作业,C类作业是所有同学都必须完成的作业,内容一般是课本内的概念和基础知识;B类作业面向的学生群体主要是班级中的中等学生,作业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同时还包括了稍难的课后练习题;A类作业是面向班级中学习程度最好的学生,习题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获得成就感。

(3)多元评价,重树自信。对“学困生”的评价不应是教师一元评价,而应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困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特别要加强和倡导“学困生”的自我评价。在自评中,他们没有失败的压力和羞辱感,只有发挥好与否的自我心理定位。“学困生”的每一次自评都是一次或大或小的成功。人具有空间、音乐、运动、逻辑、数学、语言、交际、自省等多元智能,我们的评价也应是多方面的,充分挖掘学困生的优点,“勤俭之星”“守纪之星”“孝敬之星”“环保之星”“学习之星”“文体之星”……只要付出努力也能体验到成功。

把权力型教育限制在最低限度,让道德教育走下神坛,努力研究智慧型教育,运用心理学等知识等待“学困生”这颗小草静静开花!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学习障碍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心理视角下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函数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自学方法研究
失落的一角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