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

2018-12-26 03:34陈雁如黄志杰李芳健王家骥王培席王皓翔唐杰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用人单位广东省

陈雁如, 黄志杰, 李芳健, 王家骥, 王培席, 王皓翔, 唐杰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 力量,其旨在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随着医学模式和居民健康观念的改变,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快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群众需要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2]。本研究对广东省部分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以期为培养适宜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就业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3—2016年广东省五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为了便于比较,根据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排名,将省内两所重点大学归为重点类,其他大学归为一般类,共回收问卷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89.9%。此外,课题组对广州市20家用人单位(包括4家疾病预防控制部门,2家妇幼保健机构,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8家医药健康相关企业)进行走访,并对25名单位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评价及能力要求情况。

1.2 研究方法

由课题组人员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修改、论证,预调查后,最终形成《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性别、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就业单位性质、满意度和薪酬等相关信息。问卷调查采用网络调查平台完成,为了保证调查质量,问卷由各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定向向已毕业学生进行推送,并告知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访谈由课题组主要成员及相关专家组成,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评价及能力要求,访谈内容由专人记录、分析、归纳、总结。

1.3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由研究组人员从调查平台中导出,并核实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运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258名毕业生中,男性119名(46.1%),女性139名(53.9%);重点院校毕业33名(12.8%),一般院校毕业225名(87.8%);本科生220名(85.3%),硕士及以上38名(14.7%)。

2.2 就业去向

去往各类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最高,达36.8%,其次为党政机关公务员、自由职业和各类事业单位,分别为31.4%、19.8%和12.0%。研究对象中就业地点为省会城市、市县城市、乡镇所占比例分别是45.7%、42.2%和12.0%。见图1和图2。

图1 广东省2013-2016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图2 广东省2013-2016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2.3 就业满意度

调查对象对现有工作表示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3%、29.5%、49.6%和11.6%。见图3。

图3 广东省2013-2016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4 不同类型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单位性质、工作地点、薪酬、职业满意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位性质方面,重点院校毕业生选择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一般院校(P<0.05);在工作地点方面,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地点为省会城市的比例更高(P<0.05);薪酬方面,重点院校毕业生月收入低于3 000元以下的比例更少(P<0.05);职业满意度方面,重点院校毕业生表示不满意的比例更低(P<0.05)。见表1。

2.5 用人单位对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和专业要求

访谈结果主要有:①80%的被访谈部门表示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有需求,其中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需求;②6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执行能力表示肯定;但有75%的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较欠缺。

表1 不同类型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n,%

3 讨论与建议

3.1 就业去向以企业、党政机关、公务员为主,事业单位比例少,就业形势出现结构性调整

以往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希望进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局)等对口事业单位工作[3],但本调查显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这一方面说明预防医学传统就业单位的就业机会相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说明“大健康”理念的发展,与健康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企业、医学培训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求增加。这提示各高校应改革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需要,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4]。

3.2 省会城市仍是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区域,市县和乡镇就业比例增加

45.7 %的毕业生就业区域为省会城市,54.3%为各地市县或乡镇,选择市县和乡镇就业比例超过省会城市,但省会城市仍然是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区域。随着多年的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速度放缓,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就业竞争加剧,房价等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都是促使毕业生选择市县和乡镇就业的重要原因[6]。

3.3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薪酬多处于中等水平,就业满意度较好

调查显示,超过34.1%的调查对象每月薪酬超过6 000元,44.2%的调查对象每月薪酬为3 000~6 000元,与广东省2016年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接近[7]。就业满意度方面,38.8%的调查对象对工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仅11.6%的调查对象对现有工作表示“不满意”,主要对工作待遇表示不满;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于一般院校毕业生,这也与以往调查结果相似[8]。

3.4 广东省公共卫生人才用人需求增长,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

根据《广东省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要达到9万人,要达到该目标,广东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平均每年需新增人员约4千人。此外,迅速发展的健康产业也需要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于公共卫生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不少地区的用人单位已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以往研究及本研究访谈结果也显示,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除成绩优异外,还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3.4.1 高校应密切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尽管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影响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如艾滋病、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多种新的传染病频发,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对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凸显;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于预防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为了使预防医学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该学科的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大培养力度,不断增强预防医学专业的竞争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10]。

3.4.2 转变学生择业观,培养和引导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基层公共卫生的发展需要 近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纵深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防治结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在执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人才有差别,这不仅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还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经过基层实践和实习,让学生了解基层,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情怀[11]。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用人单位广东省
发挥传染病防治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控作用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我国应对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浅议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公共卫生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