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汪欧阳,2
心肺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肺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循环和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紧密联系,二者相互影响,使得心和肺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心肺整体功能[1]。对心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提高对疾病恢复和预防复发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定监测下的各种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定期监测和接受健康教育等手段,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心肺康复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残障状态、运动耐力、心肺部功能,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系统的心肺康复治疗包括系统的心理和行为的干预。研究表明,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来改变生活方式,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3-4]。目前康复诊疗过程中提倡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其强调诊疗应以功能为基础,而不仅仅只关注疾病本身状况。ICF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从功能障碍者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残疾不仅仅是个人特性,它还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这就要求医师在了解患者疾病的同时,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制订有效的综合康复方案。由此可见,系统规范化的心肺康复将更注重心肺疾病患者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是回归社会的必要手段,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心肺康复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康复治疗项目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纳入医疗保险,从事心肺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还为数甚少,致使心肺疾病患者较少接受康复治疗。为了解心肺疾病患者对全面康复的认知与需求,普及和推广心肺康复理念,本研究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心肺疾病患者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肺康复模式。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4—6月心内科和呼吸科的全部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精神病史、认知障碍或智力缺陷者,共计368例列入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7天开始调查。
1.2.1 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康复认知、实际操作和康复需求4个方面。量表设计参照美国胸科医生学院(ACCP)和美国心血管肺康复协会(AACVPR)发表的肺康复指南(2007版)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3)[5-6],问卷完成后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5名患者进行预调查,重测信度为0.90。
1.2.2 调查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收集资料,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对谈话方式、谈话内容以及可操作项目的标准答案进行培训,调查表内容由调查者当场逐项填写。共回收调查问卷368份,剔除信息缺失及患者不符合要求外,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84.8%。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2名有效调查对象中,男性患者119人(38.14%),女性患者193人(61.86%),年龄中位数69±9.2岁,平均住院天数13天。
本调查显示,了解心肺康复概念的患者只有11.5%,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患者达89.7%,对心肺康复中的功能评估、运动处方和心理咨询了解的患者分别为9.0%、14.1%和0.0%。见表1。
表1 心肺疾病患者对心肺康复知识的认知情况 %
在对住院科室开展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及服务方面,患者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及总是进行心肺功能评估的科室为0,只有3.8%的患者认为其住院科室经常开展运动训练的指导,仅2.6%的调查对象认为住院科室经常或总是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见表2。
表2 患者对住院科室实施心肺康复健康教育的评价 %
312名患者中,有308人(98.7%)希望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长期的心肺康复计划。受调查患者中,希望获得心肺康复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医院宣传(66.7%)、相关讲座(16.0%)、报刊杂志(9.0%)、病友交流(7.7%)及其他(0.64%,包括上门服务、自学)。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大多数患者知道自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并认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管理。但患者对心肺康复中的功能评估、运动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认知远远不够。心肺功能评定是心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和出院前阶段性康复评定。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及时发现运动中危及生命的各种危险信号,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心肺康复的核心是运动训练,如早期坐位呼吸肌训练过渡到坐位全身运动训练、主体训练(有氧运动阶段),此阶段要再次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阶段性调整,循序渐进到抗阻训练,最终确定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维持这样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并持之以恒,同时做好各项二级预防措施,如饮食、心理、生活习惯、必要的药物治疗等,达到一个良好的健康平衡状态,使患者回归社会[7-8]。同时,系统的心肺康复治疗可对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来改变生活方式,对改善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8]。本调查结果显示,98.9%的心肺疾病患者希望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规范的心肺康复计划。由此可见,开展心肺康复既是顺应患者要求,也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内医院临床上康复观念仍然比较浅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专科医师,对心肺康复治疗重视不够,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常常被忽视。为实现全面系统的康复计划,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医护人员对心肺康复的学习和重视。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可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和研修班,以提高对心肺康复医学及健康管理的认识,从“药物或手术治疗”转变为“全面康复及健康管理”的发展观念。②与康复医学科合作,调动心肺康复治疗师的介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逐渐细化其分支,包括卒中单元、脊髓损伤、运动康复、心肺康复等。与康复医学科合作,如请相关科室会诊,由康复医师参与并召集相关治疗技术人员,从各自专业角度讨论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治疗情况,评估并作出治疗计划,实现学科间合作模式。③建立专业的康复团队,不仅应强调注重构建以功能为基础,同时也应关注心理、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全面康复模式。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9]。其主要理念为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进化为强调整体医学观的模式,因此,不仅要从生物、生理、病理上考虑伤病者的医疗,还应从相关的内部(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因素考虑。对心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也应整体考虑,体现在出院后的维持期,此阶段要注意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康复维持期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心肌梗死危险的措施,对今后生活的设计等;告之冠心病发作表现和急救的处置办法;避免进行使心脏负荷增加和血压急剧上升的活动;日常生活应以监测脉搏为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等。④加强心肺康复知识的宣教,对住院病人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发放宣传册、微信公众号及宣传栏等,针对不同个体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