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春梅,梁晓道
科技期刊整期编辑及编校加工中几类常见问题
冼春梅,梁晓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 茂名 525000)
归纳了科技期刊整期编辑的流程及其主要任务,提出整期编辑过程中检查稿件质量的总体要求和方法。结合案例对整期编校加工各个阶段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引导编辑成长,并给编辑同仁提供参考。
科技期刊;整期编辑;常见问题;编校加工
科技期刊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编辑出版人员辛勤创造的结果。优秀的科技期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新颖的、可读性强的优秀论文可供传播,这主要取决于投稿的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二是有科学可读的形式表达,这主要取决于编辑对稿件“形神兼备”的编校加工[1]。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其所投稿件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达不到发表的标准,需要编辑花大力气对稿件的内容和表达进行重新处理。编校加工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也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应对稿件编辑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编辑同仁已有一定的研究,如从微观层面对编辑加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文稿题名的设置、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图表的编排、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等方面加以探讨[2-6];从整体着眼,探讨编辑加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编辑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以及编辑素养的培养等[7-10]。在这些研究中,关于期刊整期编辑的探讨偏少。鉴于整期编辑是编校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拟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整期编辑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提炼出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供初次接触整期编辑的同行参考。
笔者所在的编辑部采取的是执行编辑(责任编辑轮流担任执行编辑)负责某一期的统稿编辑全流程的方式。执行编辑主要负责某一期的统稿、栏目安排、目次制作、封面、封底等的校对工作,组织并监督当期稿件的责任编辑在既定的编校进度基础上保质保量完成稿件的编校工作,并负责当期所有稿件的分发、收集和发排工作,完成整期所有文稿的终校清样以及联系排版印刷公司、监控排版印刷的进度和质量、费用核算等工作。简单而言,就是负责统稿、送排、分发校样、印刷、出版发行、文稿归档、费用核算及发放等环节的工作[11]。整期编辑的流程和主要任务各有不同,分述如下。
首先,执行编辑根据本期刊每期的页码数,每期安排适当篇数的稿件,从在线采编系统下载原稿,并按栏目设置,制作excel表格,把相关的信息如第一作者(通信作者)、投稿日期、基金项目级别、联系电话、费用情况等登记下来,根据文章内容分派稿件给责任编辑。然后,责任编辑将根据编排规范对稿件进行初加工,并就相关事项联系作者修改(编辑部规定务必在电子稿编辑时联系作者),初加工后的稿件要求内容齐全、图表公式清晰、表述清楚。最后,执行编辑需督促责任编辑抓紧进度,并在既定的时间节点前逐一从责任编辑处收集编辑加工过的原稿电子版发送给排版员。
一校环节是整个编校加工阶段最重要的环节,要尽量在该环节消灭大部分的错误。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细读,根据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对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编辑的相关规范,从语句、字词、标点、术语、量、单位、数字符号、图表、公式、数据、参考文献、基金项目、外文正斜体、大小写、黑白体等方方面面进行编辑加工,着重对照原稿核对公式和图表的内容,使文稿体例统一、格式一致、语句通顺、基本没有差错,符合编排规则,可读性强。与作者沟通,发回作者修改并征求意见,查漏补缺。
该环节在一校次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对文稿进行核红、通读查看错漏、不规范的地方,再次核对引文和参考文献,安排论文的排序,确定页码,并进行转页安排,制作目录,查找核对中图分类号、投稿日期、修回日期,确定文章编号。
三校是编校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在前面加工校对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把所有的差错都消灭掉。对文稿再进行核红,核对目录题名和页码,细读每篇文章,细致检查从标题到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再到正文中的标题编号、公式、图表、参考文献,转行、转页等项目。在此环节各个责任编辑交换文稿进行校对。
整期编辑是在单篇文稿编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整期编辑在确保每一篇文稿表述正确清楚、符合规范、可读又易传播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全部文稿的一致性,编排格式的统一性。
有人把从事编辑工作形象地比作工兵在雷区扫地雷,来不得半点的侥幸和浮躁,面对稿件,必须全神贯注,力争将所有稿件中的“地雷”全部清除[8]。在整期的文稿编辑中,首要的要求是改正文稿中的所有错误,在加工中留意一切涉及政治和保密问题的内容,与现行说法相违背的字词、语句,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知识性的错误、禁用语、违反科学的说法,错别字和用得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等。如“中华台湾”必须改为“中国台湾”。有的错别字是在输入时的错误操作,例如将“出现了井喷现象的苗头”错录为“出现了井喷现象的苗条”,“挖掘数据”错输入为“挖掘”等。专业术语和名词要做到准确、符合标准,且务必要全文统一。如在化学类稿件中,经常看到“粘”和“黏”两个字,很多作者经常用“粘”代替“黏”。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黏”(nián)作为形容词使用,表示能把一种东西粘连在另一种东西上,如黏液、黏附、黏得很、黏合剂;“粘”(zhān),作动词使用,读nián的时候表示姓氏,表示黏性的物质附在另一种物质上,如透明胶粘在手上了;或者用黏性物质把两种东西连起来,如粘邮票、粘信封、粘贴。编辑在看到经常混用的词语时,要查阅工具书,仔细掂量。另外,需要注意文稿中有些是地方方言的词语,用在文稿中容易引起歧义,编辑在编校的时候应将其修改为常用语言。
文稿的标准化、规范化是期刊编校质量的重要方面。针对科技期刊的规范性问题,国家出台了系列的标准和规范[1,12],如GB/T 3179—200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CAJ-CD B/T 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格式规范等。这些国家标准是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遵循执行的,其中《量和单位》的标准既是强制性的标准,又是基础性标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非强制性的但是也涉及业内一贯用法的参考标准,例如《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对编辑出版行业内一些共性的问题作了规范化的阐述,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也可以作为编校过程中的参考。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格式、量和单位等方面做到规范、全文一致的前提下,还有相同术语、专业名词、翻译的人名、地名、章节体例、基金项目著录等在表示习惯上要前后没有矛盾,要保持整期一致、全刊一致。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英文翻译,有些学校的作者习惯翻译为“College of Marxism”,有的作者则翻译为“School of Marxism”,各个学校的翻译角度不同,都没有错误,本刊全部采用第一种翻译法。又如本刊粤西文化栏目经常接到关于古代俚人“冼夫人”的相关研究稿件,关于“冼夫人”的翻译,全部刊期均保持一致,采用同一种说法。作者简介部分,有的刊物需要标注民族族别,本刊一贯不标注,也应整期、全刊保持一致。同一期里相同的基金项目要统一写法。如“某学校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qn09)”,有的表述为2016年某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qn15)。这需要加以注意,在整期里统一各种基金项目类型的写法。
优秀的论文应具备创新性、可读性和易传播性的特征。其中,创新性主要取决于论文的基本内容,可读性和易传播性则主要和编辑对论文的精雕细琢工作相关[10]。科技论文的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层次结构、标题、图表数据和语言规范等方面。编辑在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时,应主要查看文章各章节的小标题和摘要的要点是否对应、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确保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此外,编辑还应仔细检查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和数据是否关联。摘要的撰写应体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等,关键词要有代表性,是文章主要内容相关的词或词组。另外,在栏目内文稿的编排上,按照大专业分类,大类内相近的论文编排在一起。如石油化工与环境这个大类,把研究方向相近的石油探测、储运类的论文安排在一起,把化学化工类的编排在一起。这样编排,有数据关联标志的文章更加容易被读者检索,还可以对相关的论文进行阅读。具有比较容易被检索的论文才更容易发挥它的传播功能,才能引起关注,扩大影响力。
很多文稿经过责任编辑改动后,仍没有达到需要的质量要求。因此,在整期编辑在统稿校对的时候,需围绕编辑加工的总体要求,从宏观到微观,逐项检查一遍或者多遍。现在就统稿时一些比较经常出现的需要加以留意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题目是作者论文需要研究问题的直接表达。在整期编辑中,尤其在目录的编制上,执行编辑应避免论文命题中存在写法趋同的现象,例如“浅析……” “基于……的……研究(分析)” 等[13]标题太长的现象。按照国家标准,科技论文的题目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总标题不可简短,可以建议作者增加副标题。
此外,执行编辑还应仔细核对作者的单位和所在城市的信息。笔者曾遇到作者将自己单位所在的城市写成自己出生所在城市的情况,如单位是“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但是作者却把所在城市写成了“广东潮州”。经过核查作者简介才知道,作者是广东潮州人,他把单位地址错写成了“广东潮州”,而实际上,其单位所在城市应该是“福建三明”。核查作者单位表述的时候,除了对错还应核查是否存在不规范现象,有些作者习惯性地把化学工程学院简写成“化工学院”,将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简写为“电信学院”,如果责任编辑的习惯思维也停留在简称上,那么执行编辑在统稿中就要留意这些问题。
摘要来源于论文本身,应该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多数是“针对……介绍和分析了……提出了……”等写作方法。在翻译的时候,有相当部分的作者,也是这样开头,按照中文的思路翻译,缺少主语,一个逗号管到底,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英文的翻译中,不能忽略句子的主语。事实上,英文摘要的翻译,不能简单地把中文直接翻译过来,应该按照英文表达习惯来表述,这样反而使表述更加地道和详实。在整期统稿中,执行编辑要留意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主要信息和英文翻译的是否对应,是否有作者姓名中英文不对应、顺序不一致、英文姓名少于中文姓名、英文姓名拼写错误等情况。
执行编辑在处理图表、公式相对多的文稿时,要注意:图表是否合理,大小、位置在整篇文稿中是否恰当,是否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的编号顺序是否连续等;图表中的数据是否与文中的解释相一致,图表的词语是否全部用中文表示,表格中数据的单位是否明确标注;坐标图的方向和比例是否标明,纵横坐标均要有量和单位的表示;公式的正斜体、黑白体是否正确(矩阵、向量用黑斜体,单词缩写则用正体,变量用斜体字母表示)。给公式中的变量(第一次出现)作解释时,应注意有单位的变量是否标明单位,是否存在解释中有量符号、公式中却没有的现象;公式的转行是否合理(一般在符号处转行),不合理的要考虑在前面删减或增加文字[6]。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之间是否留1/4汉字空[5]。有些表示型号的,不必要留空,是否存在留空的现象。
在实践中发现,表格的数据往往能直观地反映某些现象的规律,但容易出现规律不一致的现象,如行文分析中的数据是从2005年开始的,而表中却分列了2006—2015年的数据。又如,表格中各列或各行的数据存在递增或递减关系,但表述中却不如此。举例如“近三年留在珠三角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近3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文中提到留在珠三角就业的毕业生还是呈上升趋势,而表中明显看出2015年的数据有误,联系作者发现是43.12%,输入时错误录入。因此,在核对表格数据时,要留心类似的情况。
仔细核对目录页的标题和页码,确保目录与稿件中的标题一致,确保目录的页码和文章的页码连续。
注意转行和转页的问题,要尽量保持页面的完整性,如果多出的内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删减的就尽量删减;转页的内容不宜相隔太远,少的往多的页面转,但是要注意不适宜有太多转页的现象。注意数值、单位不分行及各类符号、公式的转行等问题。
在处理综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同一条参考文献在文末出现两次或文后有标注参考文献而文中没有标出的问题,同时尤其注意外文的参考文献是否缺项、规范[14],还应注意来源期刊名称是否正确,如有的作者把《工业安全与环保》错写成《工业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错写成《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与技术》错写成《机械工程技术》,《油气田环境保护》写成了《油汽田环境保护》,执行编辑最后要仔细阅读和甄别。
科技期刊整期编辑工作目的和单篇文稿编校加工的目的是一致的,旨在通过对内容、语言文字和技术处理后,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易传播,并达到出版的标准和要求。整期编辑更需要强调该期整体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做到全面深入地检查文稿的质量,包括章节结构、文字技术规范、统一技术格式等,尽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把握整期文稿编辑流程及各项任务,需要着重留意各个阶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文章题目、作者信息、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基金项目,内容中的图表、公式、量和单位、参考文献等,以及栏目文章安排、转行、转页、目录和页码等项目在编辑加工中的共性问题。这样,在整期编辑过程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有准备地处理所有的统稿工作。
[1] 吴芬芳.科技期刊整期编辑实践与常见问题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 272-276.
[2] 李小萍,黄建松,尤伟杰.医学论文题目的常见问题与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15,27(3):230-232.
[3] 马迎杰,赛树奇,亓国.科技论文表格中常见信息重复问题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15,27(3): 244-246.
[4] 张国功.试论编校群体的语言文字规范之惑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编辑,2016(6):86-71.
[5] 张耀辉.新编辑如何处理稿件编辑加工中的几类常见问题[J].科技传播,2014,6(16):48-49.
[6] 马宝珍,冯学赞,王静.稿件细微末节处的编辑加工——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0, 22(增刊1):62-63.
[7] 王方宪.书稿质量检查与编辑加工要求[J].中国编辑,2016(3):12-16.
[8] 孙占锋,李扬扬.期刊稿件编辑加工及编辑应具备的素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6): 188-190.
[9] 范静泊.编辑加工稿件必须突破的“瓶颈”[J].科技与出版,2014(2):46-48.
[10] 陈唯真,粟晓黎.从优质文章特性谈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17,29(2):135-138.
[11] 张忠,唐慧,王开胜.高校科技期刊执行编辑的实践及效果[J].科技与出版,2014(6):154-156.
[12] 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3] 朱大明.“基于……的……”论文题名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807-809.
[14] 杨桂凤.新编辑加工学术类稿件的技巧[J].出版参考,2015(6):31-3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科研基金项目青年类(2018qn01);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基金项目资助(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