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日文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细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就最有成效,多数学生的弱科都是数学,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枯燥,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的教材,越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 对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谈谈自己几点浅见。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一、别让学生闲着,要让学生当主角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一方面对学生的提问不论何时何地,手头工作多忙,都要认真倾听,耐心细致地回答,尽可能给学生满意的答复,注意在答疑中反问的火候和分寸,讲究艺术,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问使之能答得上,并给予肯定,消除基础不理想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可以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解法的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灵活性,增强了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集体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充分利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学生所谓闲着无事,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精力用于学习的一种状态,影响教学效率,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未打好,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或很少有适合自己的内容,还有部分学生想学习,但遇到困难后无法克服而畏惧不前,当然不排除某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不当,造成部分学生“无事做”,不听讲,不思考,怕作业,为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抄袭作业,学无所得,逐渐无兴趣,日长地久下去,成绩就愈来愈差,这部分学生就“无事做”,因而学习无兴趣可言。教者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到实质性的东西,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从而提高全體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都动起来
二、要“多表扬少批评”,不要“表扬少批评多”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气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变“表扬少、批评多”为“多表扬、少批评”,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得到满足。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也有答对机会,学生每答对一次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温和、热情、多赞扬的方法对待学生,很少批评、指责、挖苦、否定、杜绝“你太笨”、“弱智”等忌语,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正如心理学家盖滋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考试也是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凡是做教师的都知道,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盼考试,希望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都能显示他们的成绩,以致取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称赞,以至家长的奖励等;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就怕考试,不希望考试,因为怕考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乃至家长的训斥。教师要利用考试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考试包括形成性测试,章节测试,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同一班级的学生所考的试题可以不一样,通过不同层次的不同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能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去,对考试中反映出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需要教师多总结规律,发现其内在特点,精炼成自己的语言,再传授给学生,对巩固同学数学兴趣很有帮助,让同学感到数学好学。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学生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老师若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编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记忆牢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再有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共有九组,对这些公式,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经过分析,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奥妙,感到记这些公式原来这么简单,先前对数学的恐惧,甚至是厌恶已不复存在,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牢记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既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保证学生能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田晓娜主编,《最新教学模式全书》
[2]吴开朗.数学美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