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亚平
(甘肃省秦安县中医医院骨科,甘肃秦安 741600)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患者多在受到外冲击力或重力作用下发生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后多表现出踝关节局部血肿、疼痛等症状,且伴有明显骨擦音、周边软组织扭伤或腓骨骨折等情况,经X线片检查后可对其骨折状况有效反映。临床中对于踝关节骨折多采用手术固定法,通过复位治疗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保护及恢复,但不同手术类型对患者所具有的疗效及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1]。因此,为观察对比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和影响,故纳入该院于2015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回顾分析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女,22/15,年龄分布 22~45 岁,平均(33.56±4.21)岁;左侧踝关节/右侧踝关节/,15/22;其中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型)18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型)16例,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型)3例。研究组,男/女,23/14,年龄分布 25~47 岁,平均(36.05±4.48)岁;左侧踝关节/右侧踝关节/,17/20;其中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型)17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型)15例,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型)5例。经X线片诊断,两组患者均符合踝关节骨折临床诊断标准。该次研究获医院伦理会批准且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对比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位置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骨折位置、类型详细诊断前提下接受治疗。
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接受治疗,并按照外、内、后踝关节骨折顺序实施固定。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外踝尖作为操作点,做纵向切口,沿切口逐层剥离软组织直至暴露踝关节骨折处后,清理周边损伤软组织及血肿,清理时需做好对浅层神经的保护。其后,经X线机辅助对腓骨及踝关节实施复位,A型可在复位后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实施内规定,B型、C型复位后直接采用钢板及螺钉固定。后踝固定可视内、外踝固定情况而定。
研究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术前消毒、铺巾后,取仰卧位接受硬膜外麻醉后实施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采对其下肢用止血带止血后,以外、内、后踝关节骨折顺序实施固定:(1)外踝:于踝关节外侧作切口,暴露外踝及腓骨后,清理损伤软组织及血肿,经复位后,取合适长度解剖钢板对腓骨及外踝实施固定;(2)内踝:于内踝作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需避免操作对皮下神经及隐静脉造成损伤,暴露骨折处后,实施踝关节内翻复位,其后选取拉力钉固位,纠正内翻。对于存在胫腓联合分离者,需在辅助其踝关节充分背伸后,于踝关节上方3 cm位置处选取拉力钉实施固位。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石膏固位并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踝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变化及各临床治疗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Kofoed评分表,对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情况(50分)、踝关节功能(30 分)、活动度(20 分)及稳定性(20 分)进行测评。临床治疗指标包括手术治疗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经SPSS 25.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后,该研究各观察指标中,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治疗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均为计量资料,并发症情况为计数资料,前者用(±s)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时间疼痛情况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 踝关节稳定性对照组(n=3 7)研究组(n=3 7)前后前后t后P后1 4.2 5±4.2 1 2 8.2 6±4.2 1 1 4.2 7±4.4 3 3 7.5 8±5.0 2 8.6 5 2 9 0.0 0 0 0 1 0.1 5±2.3 2 1 5.6 1±2.2 5 1 0.2 7±2.5 4 2 2.3 7±2.5 5 1 2.8 0 6 8 0.0 0 0 0 6.5 4±2.0 3 1 0.8 9±2.3 5 6.7 6±2.2 5 1 5.4 3±2.5 4 7.9 8 0 6 0.0 0 0 0 6.6 8±2.1 1 1 1.4 6±3.2 5 6.5 6±2.0 8 1 5.6 5±3.7 2 5.1 5 9 6 0.0 0 0 0
研究组患者除治疗出血量外,其余临床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踝关节由于其在人体结构中所具有特殊性及结构特异性,踝关节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人体下肢各类运动均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其结构特异性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扭转等作用影响,发生踝关节骨折及周边软组织损伤等症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故需及时采取固位治疗,促进患者踝关节的整体恢复。目前临床中,多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但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中就切开内复位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所具有的疗效和影响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是在近几年随着微创及影像学辅助医疗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一项经皮微创手术类型,治疗中根据患者踝关节的全方位X线扫描结果,确认踝关节骨折位置及类型,其后采用微创技术选择踝关节内外侧合适位置作微型切口,选取适宜规格螺钉或钢板对骨折位置实施内固定,术中创口小且出血量少,但对于粉碎性或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局限性较大,且治疗中实施韧带复位及后踝固位的局限性较大,故可在简单骨折情况中进行采用。相较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内复位固定术在经术前检查确认骨折位置后,切开踝关节周边软组织实施治疗,虽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但可在术中对患者骨折、韧带损伤及后踝移位情况直观了解下,选取适宜治疗方法,如对后踝异位严重的患者可通过韧带修复、复位治疗对患者后踝进行固位治疗;对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在清理粉碎性骨折形成的碎骨后,实施固定治疗;对软组织损伤、挫伤严重者,可在有效清理血肿、损伤组织后实施后开展固定治疗。与此同时,切开内复位固定治疗中,可利用螺钉及钢板准确实施固定,提升固位效果、增加固位稳定性、防滑性,确保复位固定治疗的有效实施。医生需要在治疗中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详细制定治疗方案,在确保各项治疗措施精准实施的前提下,做好内固定,并在术后予以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便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改善,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
经研究各观察指标发现:经治疗后,两组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22.37±2.55)分、活动度(15.43±2.54)分、稳定性评分(15.65±3.72)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15.61±2.25)分,(10.89±2.35)分,(11.46±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除治疗出血量外,治疗时间(41.35±1.23)min、术后恢复时间(8.28±1.15)周及并发症情况(2.70%)等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切开内复位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在临床中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均获得了较多医生的认可,但前者在临床中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应用范围均相对较为广泛,且可在治疗技术、护理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准时发挥处较好效果,而后者所具有术中损伤小、有助患者术后恢复的优势,但对于部分骨折情况较为复杂或胫腓分离严重的患者,所具有的固位效果局限性较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中仍需转为切开治疗,方式实现对踝关节骨折的固位和修复。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在严格分析患者骨折病情后,慎重选取的治疗方式[3]。
综上所述,切开内复位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切开内复位固定术可通过对骨折情况的直接观察,判断骨折位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