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实践探索

2018-12-22 01:13张越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张越

摘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城市,沈阳一直承担着国家发展重工业的重要使命。文章立足沈阳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政策,介绍沈阳市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双元职业教育为抓手,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养;双元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0-0023-04

一、沈阳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背景与基础

沈阳以制造业立市的定位决定了必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技能人才。然而,从当前沈阳市对口制造业的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依靠传统学校理论学习加企业实习的模式很难有效解决现有技能人才培养的矛盾,表现在学校培养与一线生产相脱节,学生在校掌握的劳动技能普遍达不到企业的用工要求,多数职业学校毕业生需要进入岗位后进行再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究其原因,与当前制造业升级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式密切相关,急需通过引入先进经验进行改革。

双元职业教育脱胎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学习场所从学校移到生产一线的环境中,摆脱了传统学校理论学习针对性差、实习动手机会少的弊端,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双元职业教育能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的双重作用,其发展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第一,政策优势。2013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国家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政策基础。2015年,国家批复沈阳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同时批准建设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志着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第二,经济优势。目前,沈阳市生产总值已逾7 5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 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5.5亿元,共有常住人口827万人,年末从业人口约为430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 7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 945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按照国家30%教育经费附加计算,沈阳市每年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近4亿元,近年来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资金用于完成6所万人职业学校的基础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能够保障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所需。

第三,职业教育优势。沈阳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85所,在校生9万人左右,高等职业学校及高等专科学校14所,在校生10.4万人左右,职业教育结构完整,体系健全,数量庞大,能够适应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需要。自2005年沈阳市部分职业学校陆续与欧洲企业合作,尝试开展短期双元培训项目,取得了一些经验。2012年,部分职业学校与进驻中国的德资企业华晨宝马公司开展双元试点班,积累了双元教育的必要经验,也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企业优势。自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园以来,德资企业陆续进驻沈阳,对技能人才的标准逐渐提高。从调研结果看,企业目前对双元职业教育试点普遍表示欢迎,认为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尤其是德资企业,普遍对双元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高,并表示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愿意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支持试点工作的开展。

第五,行业结构优势。2018年,沈阳市现有4 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行业门类齐全,能够提供就业岗位90万个。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新技术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而双元职业教育可覆盖和推广的企业围绕制造业和技能专业展开,具有学科设置容易操作、参与企业和学生较多、生均成本较低等特点,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二、沈阳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总体规划与实施目标

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植根于服务地域经济,促进就业创业,以企业生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为抓手,以当前的支柱产业为重点,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加大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学校、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总结具有沈阳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促进地区产业整体发展。以企业的核心技术技能和关键岗位标准为导向,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培养,有效促进劳动者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增强本地区制造业发展实力,带动相关产业综合提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第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效。以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为先导,以汽车产业、机器人产业为试点重点领域,通过借鉴现有双元职业教育成功经验,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渐搭建起以项目导向、合作教学、实践为主等具有德国“双元制”教育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并逐渐根据实际推广应用。

第三,产教融合多元育人。以现代学徒制体系为产教融合的核心,坚持工厂化办学模式,通过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推动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質量评价等,实现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知识互通、技术互惠、文化互融。

第四,引入第三方参与整合资源。坚持通过政府引入社会第三方资源参与双元职业教育,打破职业教育仅仅是政府办学的认识,打通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招生、教学、实习、就业、创业、技能评定等关键环节,通过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各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开创职业教育新格局。

第五,形成平等参与共建共享氛围。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搭建起以学校、企业、社会第三方资源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通过法律与政策保障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同或单独建设基础性实训场所、跨企业公共培训中心和岗位技能培训基地等,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提供具有一定水准的专业设施。

双元职业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是探索建立以现代学徒制度为核心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双元办学模式,开创政府引导、三方参与的双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带动全市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与产业转型接轨,显著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沈阳市乃至沈阳经济区产业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

第一,建立双元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招生、教学、实习实训、评价、就业创业、技能评定等内容,建立起具有双元特征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第二,为主导产业输送技能人才。以汽车产业、机器人产业为重点,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融合,双元培养,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具有过硬技能、职业素质较高的合格人才。

第三,整合资源提高职业教育层次。通过整合沈阳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拟成立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六所中等职业学校为支撑的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打通职业教育互通立交。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建设中德学院、德国中心和国际学校,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第四,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设经验。通过试点建设,总结和推广可以借鉴与复制的试点经验,逐渐将双元职业教育模式推广到本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中去。

三、沈阳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具体内容与资源配置

汽车制造业是沈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沈阳首先选取汽车和机器人產业作为双元职业教育改革的试点产业。针对沈阳地区职业学校进行广泛调研,在充分了解掌握职业学校条件的基础上,选取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沈阳汽车工程学校、沈阳信息工程学校、沈阳化工学校、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作为开展双元试点的学校。在确定试点学校的基础上,沈阳市于2016年选取华晨宝马公司、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含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华晨中华汽车公司、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三家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2017年增补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沈阳化工集团等企业作为试点企业。2016年,选择与华晨宝马公司、华晨金杯汽车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企业生产一线、售后服务等核心、关键岗位相适应的机电一体化、电气维修、机器人维护等3个专业作为试点专业。2017年,扩展到机械制造技术、汽车装调、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9个专业作为试点专业。

在教育资源配置架构上,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整合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沈阳化工学校、沈阳汽车工程学校、沈阳信息工程学校、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的资源,成立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 “3+2”五年制专科、“3+4”七年制本科等职业教育层次。在实训资源配置架构上,由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提供建设用地,市政府通过职业教育专项注入基本建设资金,部分德国企业参股,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调拨通用实训设备,试点企业提供专用实训设备,共同建设中德学院(跨企业实训中心)。在辅助资源配置架构上,由区政府提供建设用地,并负责与潜在投资人、在华或在沈德国企业等谈判,引入战略合作者,建设德国中心。德国中心参股中德学院项目,负责与中外行业协会合作,承担产业园招商及孵化等任务,并向中德学院提出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标准,参与中德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在配套资源配置架构上,由市政府、区政府在外籍人员集聚区或外资企业集聚区,共同投资建设沈阳国际幼儿园和国际学校,为在沈外国专家的随行子女提供入学条件。在运营管理架构上,成立沈阳市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主管副市长为组长,主管副秘书长为副组长,发展改革、教育、人社部、财政、农业、经信、服务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信息沟通组织架构上,参加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及交换,在教育、人社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德国中心来完成。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经信、服务业、财政等部门,对相关业务实施监管。在合作达成组织架构上,先由企业向德国中心提出合作培养需求,教育部、人社等主管部门召开谈判协商会议,初步确定合作协议后,报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在学生选拔组织架构上,先从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中等职业学校中按岗位需求数量的1.5~2倍初选,再由德国中心指导企业进行终选,并签订学徒工合同,通过终选的学生接受双元教育。在双元教育组织架构上,双元职业教育由德国中心或德国中心委托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学校共同编制教材、制定教育计划、确定教育资源、提报经费需求,经市教育、人社部门初审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在技能评价组织架构上,由学校根据毕业成绩颁发学历证书;人社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资格认定,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德国中心或企业对毕业生技能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正式进入企业工作。

四、沈阳开展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实践探索

(一)组织开展双元职业教育试点筹备工作

根据国家改革试点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沈阳实际情况,在与试点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沈阳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申报方案》,并按照相关程序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交试点申报。在方案通过后,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市级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经信局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及专家,依据试点申报方案以及批复意见编制《沈阳市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实施计划》,并按程序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二)实施双元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并构建培养体系

按照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实施计划的设计,在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选址建设跨企业实训中心,并成立中德学院为跨企业实训中心提供相应的师资和组织管理。分别在金杯汽车公司生产车间和新松机器人公司内建设教学工厂,将承担学生双元职业教育中企业实习实训的相关内容。由德国中心、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松机器人公司牵头,与市教育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按照合作协议采取双元模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培养体系。通过组建德国中心,牵头组织相关试点企业与第三方资源与学校共同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完成学科培养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建立实习实训方案、技能评价方案、管理制度、教材编选、资金管理等机制,并报领导小组进行审核批准。

(三)筹措双元职业教育试点运转资金

双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资金由政府、企业、学生学费和教育基金四方筹措,政府资金由市职业教育专项或贷款(含基建债券)解决,主要用于中德学院(跨企业实训中心)基建投资、实训场所的通用设备购置及升级投资(产权归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投资、顶岗实习一次性补助(补助对象为企业)、师生实训交通补助、学生工伤保险、奖学金等。企业资金由企业自筹或教育基金贷款解决,主要用于企业实训场所的基建及专用设备购置安装投资、企业教师工资、实训耗材及器材工具购置、学徒工工资、技能评价支出等。学生个人资金主要通过学费方式筹集,由学校按规定用于教学支出。

(四)完善双元职业教育试点配套建设

按照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实施计划的设计,由市教育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双向交流培训,选派参加试点企业和学校的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企业按照自身情况也可选派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此外,借鉴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第三方参与的教育基金,作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的资金支持之一,调动参与方的积极性。同时,依托征信体系,建立健全基金归集、发放、转移、偿还、减免制度和企业、学生履约情况评价机制。另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学期成绩合格者由教育部门发放学历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职业资格认定,颁发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由德国中心或企业对毕业生进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推荐进入企业工作。

(五)探索雙元职业教育试点机制创新与经验推广

双元职业教育试点将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整合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沈阳化工学校、沈阳汽车工程学校、沈阳信息工程学校、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的资源,成立沈阳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3+2”五年制专科和“3+4”七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层次。在平稳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之后,开展试点效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双元制”职教立法进程,完善机制体制,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其他相关行业。同时,依托沈阳数字化学习港,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元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其内涵,拓展其外延。

参考文献:

[1]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及人才分流报告[EB/OL].[2018-08-30].http://www.sohu.com/a/251016266_634274.

[2]郑炎华.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成功(教育),2009(9): 230-231.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中职班级自主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