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英
【摘要】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小学在学校管理中存在较多弊端,缺少人情味的管理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较为排斥。新形势下,小学学校应积极引入人本化管理制度,重视以人为本,加强学校人本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新课标》对小学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学校;人本化管理;管理制度
很多小学学校都将理性管理法作为管理学校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人的本性是追求经济利益,但有兼具懒惰性,所以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需要制定强制性制度和有效的经济利益机制分别给予控制和诱导。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小学学校都建立了以工作为中心,搭配具体工作计划和严格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方式在使用初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管理效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出来。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严厉的奖惩制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太缺少“人情味”。小学学校制定的严格规章制度不仅约束了教师和学生言行,而且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人本化管理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所以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学校的人本化管理现状
目前小学学校的人本化管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管理者对于人本化管理的认识较为片面,对于人本化管理的效果缺少了解,对于人本化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存在排斥。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学校人本化管理效果的提升。
(一)对人本化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小学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的管理事务较少,只依靠积累经验的方式就可以将学校管理好,对于人本化管理的作用并不认同,也没有重视这一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虽然有部分管理者进行了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但多数小学学校管理者都将管理体制改革视为政治态度的改变,其管理理念和原来别无二致。虽然小学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标准的时候会询问教职工的意见,但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教职工只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并没有独立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力。因此,小学管理者和教职工都体会不到人本化管理的優势,人本化管理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二)对人本化管理模式较为排斥
目前小学学校管理正处于进退两难的时期,国家推出并实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取代了高分要求,成为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升学率依旧是小学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小学学校管理者还是会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而重视学生的成绩。这种矛盾的局面让小学学校管理者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使用人本化管理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另外,多数小学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的时候往往侧重于使用自己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认为管理模式应具有稳定性,对于新的管理方式较为排斥。正是由于这一点,导致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落后,面对新课改要求,虽然表面上会按照要求引入人本化管理模式,但潜意识中并不认同,也不会在实际学校管理中运用。
二、小学学校的人本化管理策略
由于小学学校管理者对于人本化管理缺少认识,在实践中对这一管理方式较为排斥,导致小学学校的人本化管理质量较低。要转变这一现状,小学学校管理者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充分了解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积极落实人本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本化管理模式的作用。
(一)明确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小学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被管理的对象也是人,所以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本化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人。人本化管理必须将人放在首位,明确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这一价值取向。新课改要求构建学习型学校,这就要求小学学校管理者和成员转变现有心态,在管理教职工和学生的时候,从教职工和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共同愿景的方式构建符合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发展方式。
(二)重视人的需求,管理以激励为主
实施小学学校人本化管理就必须对被管理人进行研究。小学学校管理者通过了解被管理者的层次需求,明白其对学校的期望和行为驱动,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小学学校人本化管理应对人的需求给予充分重视,管理手段以激励为主。对于小学学校管理者来说,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不过大体可以分成两种,分别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对于小学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等被管理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合理的精神奖励则可以让教职工和学生获得工作和学习的自信与成就感。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充分理解、信任、关心被管理者,让管理者和教职工、学生都可以成为朋友,通过交流沟通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在激励方面,小学学校管理者应采用物质奖励为基础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出人本化管理模式应有的作用。
(三)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特性制定规章制度
小学学校是人与人的集合组织,要实现高效管理,就必须重视人的特性。首先,教师作为小学学校的主要管理对象之一,其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工作方面,小学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具有较高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较为艰苦;第二是心理方面,小学教师对于学校的组织结构十分敏感,对于职位升降颇为重视。其次,学生作为小学学校管理的另外一个主要对象,其特性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又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小学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特性,在管理教师方面,应对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给予肯定,将学校的校长、主任等人员都称作教师,将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同事关系,降低教师对上下级关系的敏感度。同时要经常和教师沟通,认真参考教师提供的合理建议,合理的部分给予实施。学校在针对学生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应采取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以激励为主要管理手段。小学学校管理者需将学校现有的不符合人本化管理的条款及时修改,尽量体现出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爱,这样才能实现人本化管理效果,让小学教职工和学生都能从心底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自觉遵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繁杂,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人本管理不仅是《新课标》对学校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学校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所以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加深对人本管理的认识,从心里接纳并认可这一管理模式的作用,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明确管理主体,重视人的需求,以人的特性为依据制定规章制度,重视人本精神和人本情怀,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保圩.浅谈学校的人本化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100-101.
[2]王冀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探究[J].学周刊,2016(35):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