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12-21 09:43谭今炜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谭今炜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诗词曲赋、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等,这些无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为了树立学生学习、发扬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实现语文教学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渠道,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引领青少年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而为了将弘扬传统文化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延伸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以此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之中。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1.在课前导入的渗透

课前导入是一节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而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工具的进步,教师的课前导入手段已经十分成熟。所以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便可以借助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国画、对联、字谜、歇后语等元素来导入课堂。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深入解析教材内容,从中提取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然后通过多媒体等媒介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成功导入课堂。

例如:在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关荷花的国画作品,比如明代周之冕的《荷花图》,南宋吴炳的《出水芙蓉图》等等,并为学生简单介绍国画的类别和特点。在学生欣赏完国画之后,我再提问学生:“大家知道哪些形容荷花的古诗词呢?”学生回答十分踊跃,背诵出很多荷花相关的诗句,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然后我继续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吧,看它有没有画上的那么美、诗中描写的那么可爱呢?”于是我便顺利地为学生导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国画、诗词和语文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说,在课前导入环节渗透传统文化,是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课堂以及树立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方法。

2.在课堂教学的滲透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其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而作为一门集语言和文化于一身的学科,其中自然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由于教师不注重对语文教材的发掘以及对课堂的拓展,使得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得不到体现,这大大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初衷。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立足教材内容,深入发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元素,并积极向外拓展,给学生呈现一个广博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天地。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大有裨益。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部分有更多的了解,在学习《塞翁失马》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并阐明其中的道理。一名学生讲了“刻舟求剑”的故事,然后我问道:“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答:“做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之后,我便为学生介绍我国成语的来源和发展,以及成语结构稳定、意义完整、形式简洁等特点,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拓展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认识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3.在课后延伸的渗透

正因为语文的开放性、丰富性,使得语文的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多种多样,所以课后延伸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为了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便可以利用语文课后的拓展和延伸,来为学生引入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以教学内容为主,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这样才易于让学生接受。比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便可以根据诗文作者、诗文题材来为学生推荐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并鼓励学生阅读。这对于拓展学生视野,以及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时,我先从作者蒲松龄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特点,并向学生简单讲述一些诸如《画壁》《聂小倩》等《聊斋》中的精彩的故事,接着便为学生推荐《聊斋》这部名著。而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多样性,我再从“狼”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述纪晓岚所写的《唐翁猎虎》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所以说,教师以教材内容为立足点,在课后延伸环节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丰富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普及传统文化以及传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贾怀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18(25):24.

[2]徐加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8(24):149.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