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予
摘要:美国历来重视公民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其国家公民进行深渊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纵观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轨迹,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别,但通过比较和吸收借鉴,有利于解决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从而推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和进步。
关键词:美国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D771.2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45-02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手段。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也不像许多其他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其国内统称的公民教育实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点主要体现在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特点上。
一、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美国的公民教育起步较早,历史悠久,因此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美国公民教育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且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坚持培养爱国情感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美国从小学就开始对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到课堂,大到校外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使得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潜移默化。通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方式,使得这种教育深入人心,从而让美国学生和民众从小就对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深信不疑,产生强烈的自豪感,甚至是一种狂热。
(2)法制教育。美国的法制教育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美国不仅教学生了解法律文献,而且通过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法律的能力,从而深入地理解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公民权利。这种法制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美国公民运用法律的能力,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美国的政治发展而服务的。
(3)宗教教育。在美国,宗教已经融入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作为信仰的一部分,美国的宗教教育已经成为政治发展的一部分,“为国家服务”也是宗教的一项重要职责。
二、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其有如下特点。
(1)全方位特点。在美国,对中小学生的品质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公民教育已经不仅是学校一方的行为,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体现了参与主义的广泛性,也使得这种教育更深刻全面,更具穿透力。
(2)主动感知性特点。任何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此美国中小学开展的公民教育反对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受教育的乐趣,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3)实践性和批判性特点。在实践性方面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生动灵活,注重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公民教育。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全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过于单一,教师大多采用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联系,使得这种教育过程缺乏趣味,教育影响不够深刻,更无法让学生领悟到思想政治的本质内涵。虽然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但这种填鸭式教学没有达到真正预期的效果,也无法起到思想教育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们普遍对该科目重视程度不够。
(2)从事思想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在中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而且在学校里一般来说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人数不多,同时很多人并不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出身,专业素质不过硬,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就存在偏颇,更无法真正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所在,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脱节。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着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现象,例如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而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明显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脱节,在小学阶段就向孩子进行共产主义的灌输,明显违背了其认知规律,可能还会使孩子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产生偏颇,甚至扭曲。
四、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两国虽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通过深入挖掘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课程,更要将其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中。美国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博物馆,进行志愿活动,培养公民意识。而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则缺少社会实践,仅停留在书本上。因此学校应增加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运用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乐趣。
(2)让学生主动感知而不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是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也就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只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负担,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感知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乐趣,才能乐于去主动接受。因此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使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趣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另一方面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生动性和灵活性,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运用一系列的现实活动和案例,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感知。
(3)遵循认知规律。由于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还不完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恰当,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者应当尊重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德育课程也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情况来编排,例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学阶段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大学阶段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在不同身心发展阶段进行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违背认知规律。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需要教育者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而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基本职业技能不熟练的问题,因此要想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要实行严格的准入规则,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其次是要完善学习考试制度,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及考试,实行奖惩并举,促进教师与时俱进,主动提高自身的基本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陈晓芬,高峰.美国公民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5).
[2]柳芳.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2.
[3]余习勤.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