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2018-12-21 08:04杨阿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8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用药

杨阿芬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厦门361100)

高血压是全球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备多发性、长期性、合并症多特点,不仅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众多研究学者认为,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不足10%,高血压患者需有效控制血压,以免损害心、脑、肝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见血压控制具备一定难度及重要性[1]。一般高血压患者是在家庭中规范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慢性靶器官的损害。但多数患者家庭用药期间,依从性差,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致血压控制不佳。延续护理是从医院延续至家庭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就诊并回归家庭后,依然能得到专业、规范的护理指导,可将延续护理归属终生管理的范畴。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延续护理,使患者回归家庭、社区后,给予患者针对性家庭规范护理,利于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加强血压控制。笔者就通过本次研究,以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延续护理,探究其生活质量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我社区门诊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有55例患者,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 30-72岁,平均(52.64±7.28)岁;病程 1-16年,平均(6.71±1.36)年;观察组有 55例患者,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8-71岁,平均(53.02±7.34)岁;病程 1-18年,平均(7.14±1.56)年;在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进行统计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相关诊断,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2]中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精神正常,认知清晰;(3)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并签订了同意书;(4)本次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性疾病、意识障碍者;(2)语言沟通障碍,不愿意参加研究;(3)中途退出研究者;(4)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肾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门诊就诊时健康教育。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告知患者高血压发生机制、用药方法及饮食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门诊就诊采取健康教育的同时,采取延续护理,其内容如下。

1.3.1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 先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交流,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详细登记个人资料信息,内容有患者的姓名、年龄、病程、用药、降压效果、电话、家庭住址。对患者行每2周电话随访及2个月家庭随访。并建立微信群、QQ群,将患者及家属拉入群中,由专人时刻管理群,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设置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关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内容。随访人员由的经验丰富、专业素质强、沟通技巧高的护士组成。对患者行6个月护理随访。

1.3.2 建立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 针对高血压患者病情,将红、黄、绿颜色作为高、中、低危层。高危层、中危层患者每月上门随访一次,低危层患者每2个月上门随访一次。随访人员对患者行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及信息化随访时,指导患者准确血压监测,根据患者血压监测结果及症状变化,确定血压监测的重要性,讲解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并发症防控措施等基础知识。

1.3.3 心理适应护理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的主观身体不适症、临床强迫症侯群、主观体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精神病性、偏执等情况。针对患者心理障碍,行身心压力管理,疏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鼓励患者参与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及病友联谊会,开展经验交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1.3.4 建立安全卡片,加强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建立安全卡片,内容有患者姓名、有无合并症、血压控制效果、药物名称、服用方法、药物位置、紧急联系人电话。对患者行用药干预,加强患者对科学用药的认识,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准确用药,讲解药物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方法,并及时处理异常。

1.3.5 生活干预 根据患者日常生活状况,评价患者饮食、作息、运动是否存在误区,及时生活干预。告知患者建立健康饮食习惯,进食低盐、低脂、丰富维生素、多纤维、低胆固醇食物,禁止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戒烟忌酒,规律作息,餐后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根据患者年龄、心理、身体状况、血压、自觉症状及基础疾病,告知患者坚持有氧运动,选择慢走、太极拳、五禽戏等活动,坚持不懈。对老年患者,先躺半分钟再起床,在床边坐半分钟后再下床,再床边站立半分钟后再开始活动。

1.4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护理前后跟踪调查,监测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采取高血压依从性量表(TASHP)[3]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采取1-5级评分法,总分分值范围在25-125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高;(3)采取中文版SF-36量表[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内容有八个维度,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其中每个维度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内数据。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的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SBP、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护理后 SBP、DBP 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治疗依从性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TASHP评分间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在患者护理后,TASHP 评分较护理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护理后TASH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BP、DBP变化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BP、DBP变化的对比(±s)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对比(±s)

?

3 讨论

3.1 延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高血压是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随着高血压不断进展,则会导致脑出血、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而有临床实践证明,当高血压患者SBP每降低10-20mmHg,或DBP降低5-6mmHg,患者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则会显著降低,一般脑卒中患者患病率会降低38%,冠心病患病率降低16%,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降低50%[5]。对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护理,先建立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病程、用药、降压效果;通过建立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建立不同层级标准,予以不同的管理随访。评估患者用药具体状况,建立安全卡片,加强用药指导,加强患者对科学用药的认识,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准确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适时干预患者生活质量,明确饮食、作息、运动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科学作息,适宜运动,故而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高血压患者在采取延续护理时,使患者能高度重视血压程度及血压变化,能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3.2 延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但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及依从性较低,而患者治疗后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能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在对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护理时,根据患者对自身症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生活行为,积极开展规范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血压更好控制。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充分调动家庭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患者行一对一药物干预,适当调整用药方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健康宣教,积极引导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行为,使患者准确认识疾病,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继续治疗的认识,通过沟通、交流,增加医患关系,及时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s)

?

3.3 延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后接受延续护理,使患者在家庭后进行规范的护理照顾,充分调动家庭主动能动性,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予以患者日常生活干预,评价患者饮食、作息、运动是否存在误区,积极科学管理,规范患者生活习惯,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延续护理的应用,使患者门诊就诊后依然能得到延续性、规范、专业性护理措施,具较高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延续护理,能够实现延续性、持续性目的,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方案,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患者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