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君,袁传有
犯罪新闻中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
陶 君,袁传有
(贵州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犯罪新闻常依赖概念隐喻评价新闻当事人和事件。研究运用话语分析法甄别犯罪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现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探讨隐喻的评价功能。研究表明,犯罪新闻大量使用两类宏观隐喻模式:“刑侦是战争”和“刑侦是狩猎”。记者通过隐喻,运用激发态度评价策略和极差,隐性积极评价警方,负面评价疑犯。
犯罪新闻;隐喻;评价理论;赋值
犯罪新闻,抑或其他新闻,均承载着记者对新闻事件及当事各方的评价,这种评价虽有新闻报道需客观、中立等职业伦理的掣肘,仍能从语篇和词汇语法系统中探察作者的态度取向是正向或负向,语言实现手段是显性或隐性(Mindich,1998;White,2012)。本文拟从词汇语法连续统中的词汇端入手,基于Lakoff 和Johnson(1980,2003)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以Martin和White(2005)提出的评价理论之态度系统和极差为分析框架,探讨概念隐喻在犯罪新闻报道中的评价赋值功能。
国内外学界对犯罪新闻的研究多从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角度切入(朱颖,2008;程振楠,2010;郭克宏,2014;程瑞生,2015;韩芳,2015;江汉超,2015;Chermak,1998;Mason,2003;Jewkes,2004)。Miller(2006:45-62)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犯罪新闻报道中作者对案件及当事各方的态度,与评价理论态度子系统有一定关系,但该研究属社会学分析而非语言学分析。王振华(2006)虽然运用评价系统框架分析犯罪新闻,但并未从词汇层面和概念隐喻角度切入。邱盛秀和江文瑜(Chiu & Chiang,2011)结合概念隐喻和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以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判决书为语料,运用语料库方法进行批评隐喻分析,剖析法律语篇中对抗隐喻所体现的法律观念(legal ideology)变迁。但该研究并未关注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研究语料也与本文有异。而犯罪新闻所呈现的警匪双方的斗智斗勇同样具有对抗性,启发了本文对隐喻的探析。董晓波(2016)主要运用语料库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战争隐喻,全面解析体育足球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运用与分布。该研究的语料为体育新闻报道而非犯罪新闻报道,研究焦点是战争隐喻的修辞效果及语用价值,并不专门讨论其评价功能。本研究借鉴了该文对隐喻模式和隐喻主题词的解析方法。葛云峰(Ge,2015)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研究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各类法治新闻语篇中感官主义(sensationalism)的话语表征。作为观念形态的感官主义支撑记者对新闻话题、事件的新闻价值(news values 或 newsworthiness)(Bell,1991;Bednarek,2006;Bednarek & Caple,2017)进行评估。而本文仅探讨法治新闻的子语类——犯罪新闻,关注点是记者对犯罪新闻当事方及事件的评价。针对上述研究的启示及研究空缺,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研究犯罪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期望对法治新闻的普法教育及舆论导向功能研究有所启示。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法,基于概念隐喻跨域映射理论,运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和极差分析框架,从语言学角度审视犯罪新闻语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从1996-2016年间关于15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的报纸新闻报道中选取65篇刑案侦破的报道,均为主流都市类报纸刊载的硬新闻,篇幅介入500~1 000字符之间,共计55 382字符。人工标注概念隐喻,找规律,分类别,而后运用态度和极差系统分析其评价赋值功能。鉴于语料规模和手工标注的局限,本文对概念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暂不作量化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探析隐喻的评价赋值既关照隐喻作为认知现象的经验功能,也关照隐喻在语篇中的人际功能。
作为常见的认知现象,隐喻把一领域的概念映射至另一领域,也即从始源域投射至目标域。隐喻通常由喻体(始源域)和本体(目标域)构成。始源域为熟知的、易理解和直观的概念范畴,而目标域则是人类较晚认识的或难理解、较抽象的概念范畴(Lakoff & Johnson,1980,2003)。隐喻的实现可以是依据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构建跨域映射,也可先创造出隐喻,据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构建跨域映射,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即为喻底(ground)。Lakoff 和 Johnson(1980:36)概括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被投射到目标域所包括的四个方面:(1)始源域的图式结构中参与认知活动的项目投射到目标域;(2)始源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投射到目标域;(3)始源域各部分的性质特征映射到目标域;(4)始源域的相关知识映射到目标域。
刑案侦破报道中警方的刑侦活动是目标域,两个始源域和目标域发生跨域映射:一是战争,二是狩猎。刑侦与战争和狩猎有诸多相似点,刑侦活动与战争和狩猎活动中的主体、彼此的关系、各自的角色一一映射,由此建立起紧密的关系,引发了不同领域的跨域映射。综合始源域战争和狩猎的图式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隐喻模式如表1。
表1 “刑侦是战争 / 狩猎”的隐喻模式
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研究的拓展,能充分解释说话人或作者如何在语篇中构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态度系统是三个评价子系统的核心,介入系统从语篇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入手表现作者对命题的态度,极差则表明态度的强度。三个子系统均由两个或以上的次级系统组成。依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态度系统包含三个子项,分别是描写心理状态的情感,对描写品行的判断以及对描写事物、客体等的鉴赏。极差是表示态度强弱的评价资源,由语势和聚焦两个子项进行赋值。语势调节可分级的不同类型态度的力度,分为强势和弱势。聚焦调节不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典型性,分为典型性趋强的明显和趋弱的模糊。每个次级系统还有下一级的参数进行评价赋值(Martin & White,2005)。本文重点讨论犯罪新闻语篇中态度系统和极差的运作。
2.1 态度系统
态度系统(见图1)(Martin & White,2005;彭宣维,2015)的运作主要依靠次级参数进行正/负面的评价赋值。情感系统中的意愿包括意愿/非意愿两个次类,非意愿有恐惧和欲望之分。愉悦/非愉悦性指心理状态,是情感系统的核心范畴。满意/非满意描写参与者和旁观者对行动取得的成就或遇到的挫折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安全/非安全描写与环境相关的平和或焦虑情感。判断系统涉及评价者对品行的态度,是依据一定社会规范和伦理对评价客体做出的评判,包括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个次级系统。社会评判包括态势性、能力性和可靠性,分别从行为正常与否、能干与否及可靠与否三个方面判断客体的行为。社会约束分为真诚性和恰当性,前者评价个体是否实诚,后者则描写评价客体的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和法律。
图1 态度系统
2.2 态度评价策略
评价者运用态度系统对客体进行评价赋值时,受主体间性的制约,必须调用不同的态度资源,策略性地把态度表达为显性或隐性(见图2)。因而,不同的态度资源的评价赋值功能各异。Martin和White(2005)提出态度分析可以分为态度铭刻(inscribe)与态度标记(invoke)。态度铭刻即显性评价,态度标记属于隐性评价。态度标记包含引发和激发两种情况。引发(invite)指话语本身不带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含义,是通过非核心词汇、反预期、介入系统、极差及对比等实现。激发(provoke)主要通过词汇隐喻实现,这正是本文讨论概念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的主要切入点。
图2 评价策略
2.3 极差中的语势系统
极差中的语势是提高或降低话语人际影响值的评价资源,用于评价意义分级(见图3)(White,1998;刘世铸、韩金龙,2004)。孤立型极差资源指提高或降低语势的词项。熔合型则指某一单词同时具有其他语义功能,在一定的语境下与分级语义结合即具有分级的功能。熔合型极差资源可以次系统化为经验化和人际化类型,本文主要探讨经验化系统下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
图3 语势
综上所述,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依靠隐喻词进行隐性评价,激发正面或负面赋值;(2)藉由极差进行隐性评价,引发正向或负向赋值。图2中的隐喻主要功能是从评价目标的类属角度激发态度标识,而图3中的隐喻主要关注评价意义分级。
本节围绕“刑侦是战争/狩猎”的隐喻模式,结合图1至3分析概念隐喻的评价赋值功能。
刑侦是目标域(本体),战争是始源域(喻体),跨域映射的基础(喻底)是艰苦、影响重大。
(1)案发当晚,福清市五套班子领导专门听取了有关“6.24”案件的案情分析、调查访问以及侦破思路的情况汇报,并成立福清市“6.24”爆炸案专案指挥部,由福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振英任总指挥。福州市公安局抽调民警50余名,迅速成立了“6.24”案件专案组。同时“6.24”爆炸案被列为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重案。(《福清“6.24”爆炸案成功告破》,2001年12月25日《海峡都市报》)
总指挥、指挥部是人们熟知的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刑侦和战争跨域映射的主体地方党政官员担任总指挥,是刑侦的元帅,统领刑警开展侦查工作,而政法机关日常的办公室则是战争的指挥部。跨域映射的过程是调集兵力,抽调民警成立专案组。“挂牌督办”这一形容词性隐喻结构属于极差中语势子系统下的熔合型次级系统,本身不具有分级性,“重案”这一具有分级语义的中心词项熔合后即具分级性,且给予中心名词极高的赋值。目标域和始源域跨域映射的相似点是影响重大,从鉴赏系统看,它是通过反应性范畴下的冲击性参数对刑侦活动赋高值。
(2)这时,福清市中福公司内部员工再次举报,为陈科云开车的司机吴昌龙曾因发票报销等问题与陈科云一起受到福清市纪委审查,事后,对市纪委有强烈不满情绪,案发前后,行动诡秘。专案组决定从陈科云的重要关系人中打开破案缺口。(《福清“6.24”爆炸案成功告破》,2001年12月25日《海峡都市报》)
战争中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映射到目标域刑侦中使突破侦讯困难这一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具体。“缺口”这一隐喻用法形象直观地表达了克服困难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抽象概念,从评价策略看,它激发对侦查人员能力性的正值评价。
(3)王智局长的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分局的同志们,在他们认真贯彻领导意图的情况下,审讯很快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四·九”女尸案侦破记》,1996年4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
统帅王智局长的指示极大地提升了刑侦人员的士气,侦讯的困难很快就出现了重大转变。“鼓舞”和“扭转”这两个动词性隐喻对公安局长的指示话语作出正面鉴赏,从而激发对王智局长能力性的正向赋值。
(4)经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联手攻坚,警方成功破获了发生在平潭县影响恶劣的7.27投毒案。13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念某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平潭投毒案破获》,2006年8月14日《福州日报》)
动宾短语隐喻“攻坚”指攻打强敌或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战争中解决最大困难的具体活动攻坚映射到目标域刑侦上,也即刑侦工作解决了最艰难的任务,激发对警方正面的社会评判,隐性褒扬警方除暴安良,打击犯罪的能力性。副词性隐喻“联手”属于极差中熔合型的语势,和其后的“攻坚”结合后,以更高的正向赋值引发了对警方能力性的隐性正面评价。
(5)经技术鉴定,该起中毒事件系人为投毒案件。7月30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联手成立7.27专案组进行全力攻坚。经深入细致的外围走访及技术侦查,专案组民警发现同租在陈某娇家开食杂店的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8月8日凌晨,警方果断对念某实施拘传。(《平潭投毒案破获》,2006年8月14日《福州日报》)
除了隐喻结构“联手”以外,极差语势副词“全力”置于隐喻结构“攻坚”之前,对刑侦主体警方的能力性作隐性的正向赋值评价。
(6)7月下旬至今警方攻克9起命案8月份命案全破获(2006年8月21日《福州日报》)
动补短语隐喻“攻克”把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跨域映射到目标域刑侦上,基于战争和刑侦结果的相似性,激发隐性态度评价,褒扬警方的办案能力。
(7)在公安机关的强大攻势下,犯罪嫌疑人高某某于8月16日下午4时许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交待了因琐事引发口角,在扭打中持刀将受害者捅伤致死的犯罪事实。(《7月下旬至今警方攻克9起命案8月份命案全破获》,2006年8月21日《福州日报》)
名词性隐喻结构“攻势”本属于军事战争领域,跨域投射到刑侦领域,隐性褒扬刑侦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
(8)据了解,由县委、县政府为破案有功人员举行大规模、高规格的表彰会,在平潭公安史上尚属首次。在23日的表彰会上,平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长林捷宣读了县政府对5.15、7.27、7.30 3个专案组的表彰决定,回顾了破案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表扬了专案民警的英勇与顽强。(《平潭县委县政府重奖侦破3起特大刑事案有功人员》,2006年8月23日《福州日报》)
士兵的优良品质英勇顽强映射到刑侦领域,隐性正向评价刑侦人员的可靠性。
(9)2003年,华人神探、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首次来杭,在浙江警察学院参与国际刑警学术交流活动时,钱报记者代表中国刑警向李昌钰提出三十个技术问题,其中就涉及此案。李昌钰分析了杭州警方掌握的整套案件物证资料,觉得杭州警方在现有能力下已做得无懈可击。“只要时机到来,案子迟早会破。”(《震惊杭城的之江花园别墅凶案告破》,2016年6月11日《钱江晚报》)
战争中防守严密的成语隐喻结构“无懈可击”跨域映射到刑侦领域,激发隐性的正向赋值,巧妙地防止了对警方能力性的潜在负面评价(案发13年后才破案)。
(10)“从作案到得手也就几分钟,时间非常短,犯罪分子在案前一定踩过点。”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暴力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申保成是一名从警31年的老刑警,他说,事发时中药城储蓄所营业大厅的监控探头因内存已满,处于更换状态,营业员将其关闭了,未进行摄录。谁会想到,这一微小的失误,给破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头号嫌疑人分得百万赃款,16年后成亿万富豪》,2015年10月8日《郑州晚报》)
源自战争领域的名词性隐喻“挑战”跨域映射到刑侦领域,显性赋值刑侦的难度大,对警方的能力性作出隐性积极评价。
(11)经过乔装打扮,她和同事先后三次登上26层,进行侦查。刘成晓介绍,第一次是先了解楼层的结构,第二次是确定嫌疑人所在的办公室具体位置,第三次是查看嫌疑人是否在办公室,“第三次上楼,我亲眼看到嫌疑人在沙发上和人聊天”。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成晓决定按兵不动,将这一准确消息向指挥部作了反馈。(《头号嫌疑人分得百万赃款,16年后成亿万富豪》,2015年10月8日《郑州晚报》)
成语隐喻“按兵不动”源自战争领域,表示暂时不采取军事行动的战术策略。侦查员在和疑犯的博弈中注重战术策略。战争领域和刑侦领域依托这一相似点,成功实现跨域映射,激发对侦查员刑侦能力的正向赋值。
表2 战争隐喻核心主题词
刑侦是目标域(本体),狩猎是始源域(喻体),跨域映射的基础(喻底)是一方力图发现并控制力图逃匿的对方。
(12)至此,除犯罪嫌疑人王小刚一个在逃,其余涉案人员全部落网,“6.24”爆炸案成功告破。(《福清“6.24”爆炸案成功告破》,2001年12月25日《海峡都市报》)
网原系狩猎捕捞的生产工具,用于束缚、控制意图逃匿的动物,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剥夺其人身自由高度相似,捕猎领域与刑侦领域发生了跨域映射。“落网”是动宾结构隐喻,符合表1所列隐喻模式,发生投射的概念成分是两个概念域所涉活动的结果。为了体现报道的客观、中立,在整个案件处于侦查阶段,尚未进入起诉、审判、被告认罪伏法阶段,对于警方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一般用严谨的法学术语 “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等。把犯罪嫌疑人比作猎物,预设其负案在身,不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企图逃匿的语义特征,激发对涉案人员的负面评价。该案12年后终审裁定为冤错案件,涉案人员全部无罪释放。记者没有坚守客观、中立的职业操守,缺乏基本的法律素养,违背罪刑法定的无罪推定原则,令记者本人和所属新闻机构的公信力遭到质疑。
(13)在审讯呼格吉勒图的过程中,由于呼的狡猾抵赖,进展极不顺利。(《“四·九”女尸案侦破记》,1996年4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
“狡猾”是高度规约化的动物隐喻,已经习用为普通词汇。从两个字的构造不难看出它们最初是指两种动物。“狡”字出自《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在穰。”(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QwV3Zp4q3CCGr00mPuvIdVt5mH3TM86wqCflj488AC4FW5V-77_ifinCTdtFDkyn8argc4jm9MFTEaZozOED9_)“猾”字出自《本草纲目》:“海中有兽名曰猾,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以酒喷之即灭。不可于屋下收。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hua.html)“狡猾”一词为负面评价词汇,与褒义评价的“聪明”相反。这一动物隐喻的语义特征指向犯罪嫌疑人有两个评价潜势,首先预设犯罪嫌疑人即为真凶,其次映射出警察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是猎手和猎物的关系,均为负面评价。而由于原来指示对象的消失和长期的习用性,这一隐喻结构已经词汇化,与普通词汇无异。因此,我们认为,它激活评价意义的策略不再是隐性,而是显性,对评价对象的真诚性作出负向赋值。
(14)专案组循线追踪,于8月17日在汕头潮阳区抓获犯罪嫌疑人鲁某某以及其他7名涉案人员。经预审,查明犯罪嫌疑人鲁某某与杨某某等人与受害者因琐事发生纠纷,因在前期纠纷中处于势弱便怀恨在心,后持刀进行报复将段砍伤致死的犯罪事实。(《7月下旬至今警方攻克9起命案 8月份命案全破获》,2006年8月21日《福州日报》)
循线追踪原指狩猎中猎手跟踪猎物留下的痕迹紧追不放,本例中这一语义特征跨域映射到刑侦领域,激发对评价对象专案组的能力性作出积极的隐性评价。
(15)为掩盖事实真相,曾、陈商议,由陈用周的手机给李及曾本人发表退出恋爱的短信,妄图扰乱警方的视线。然而,这一切最终未能蒙蔽警方。(《湘潭大学一研究生因恋爱纠葛被同学杀死》,2003年10月31日《长沙晚报》)
猎物为了成功逃匿通常会扰乱猎人的视线,从而成功逃匿。狩猎活动的这些特征和警方侦查案件时和真凶之间的较量尤为相似,发生了跨域投射。警方认定曾、陈二人共同实施发送短信的行为,企图掩盖真相,扰乱视线,蒙蔽警方,对犯罪嫌疑人作出负面的评价。
(16)记者昨日来到案发现场,现场被警戒线封锁,仍有不少村民在附近驻足围观。“肯定没有人性,我们也不知道是谁,抓到他一定不能放过。”村民议论纷纷,现场还有不少民警在进行勘察,寻找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疑犯竟然悄然混在人群中。(《番禺性侵女童案10小时告破》,2016年1月20日《羊城晚报》)
成语隐喻结构“蛛丝马迹”原指通过寻找蜘蛛和灶马留下的细微、隐约可见的痕迹便可捕获它们。刑侦人员在案发现场勘查,寻找细微的物证痕迹,确保成功缉拿真凶。狩猎和刑侦两个概念隐喻的这些相似性确保跨域映射成功,对警方的能力性作出隐性积极的评价。
(17)但是,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因为有人民警察永不放弃缉凶。前天,端午节,这个13年前震惊杭城的命案终于破了——经过杭州警方长达13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踪,犯罪嫌疑人俞某(男,1977年出生)被抓获归案。(《震惊杭城的之江花园别墅凶案告破》,2016年6月11日《钱江晚报》)
“追踪”这一隐喻结构最初是指追索猎物的踪迹,力图捕获。我国古代进入农耕文明后,“追踪”一词在非狩猎领域的长期习用使其始源域的特征几近丧失,完全成为动宾结构的普通短语,评价赋值极向趋于中性,必须借助上下文语境中的其他评价资源,如“长达13年”、“锲而不舍”、“艰苦”等,方能激发对警方的正面赋值评价,褒扬其可靠性。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尽管“12.5”持枪抢劫银行案发生在1999年,案件已经过去近16年,很多市民早已淡忘,可是郑州警方始终牢记着对劫匪的追捕。2015年10月21日,警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嗅到端倪,一扫尘封已久的旧账和遗憾,准确地打开了“12.5”案件的突破口,成功抓获涉案嫌犯。(《头号嫌疑人分得百万赃款,16年后成亿万富豪》,2015年10月8日《郑州晚报》)
典故性成语“狐狸露出尾巴”也属概念隐喻。狐狸隐藏尾巴藏匿行踪,迟早有露出尾巴的时候,同样劫匪再怎么狡猾谨慎,也总会留下踪迹。“嗅到”也是隐喻用法,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作者把科技手段用于物证和痕迹检测跟踪这一特点和猎狗能敏锐捕捉猎物留下的气味痕迹这一共同特点进行跨域映射,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刑侦手段的先进性。这两个隐喻激发对警方的可靠性作出隐性的正面评价,对现代科技侦查手段也作出正面的鉴赏赋值。
(19)经过乔装打扮,她和同事先后三次登上26层,进行侦查。刘成晓介绍,第一次是先了解楼层的结构,第二次是确定嫌疑人所在的办公室具体位置,第三次是查看嫌疑人是否在办公室,“第三次上楼,我亲眼看到嫌疑人在沙发上和人聊天”。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成晓决定按兵不动,将这一准确消息向指挥部作了反馈。(《头号嫌疑人分得百万赃款,16年后成亿万富豪》,2015年10月8日《郑州晚报》)
成语隐喻“乔装打扮”和“避免打草惊蛇”指猎手为了成功捕获猎物所采取的策略。警方周密部署,制定好侦查策略,均能激发对侦查员能力性的正向赋值。
表3 狩猎隐喻核心主题词
犯罪新闻常用两类宏观隐喻模式:“刑侦是战争”、“刑侦是狩猎”。警方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打击犯罪,侦破案件,缉拿凶手,是战争的正义方,媒体褒扬警方合乎情理。记者依赖警方提供的官方信息,运用隐喻作出隐性的、积极的评价。但是记者无权也不具备专业能力侦查案件,信息往往源自警方,应时刻注意中立、客观的新闻职业精神,明确指出是警方所言,不对其真实性作出显性评价。利用介入系统评价资源区分记者声音、警方声音甚至是可靠的知情人的声音,实现多声介入,彰显秉承客观、中立的职业精神。
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是核心,介入系统和极差在实施评价赋值时不能缺位。无论是作者自言还是引用、转述他人的言说,无时无刻不对评价对象作出显性或隐性的人际评价。记者应使用多声介入系统呈现警方公布的犯罪动机、疑犯供词、犯罪过程、人证、物证等细节,有助于报道的客观、中立。按照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必须给予犯罪嫌疑人充分的人权保障,不得妄自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周长军,2005)。唯此媒体方能善用所驭的话语权和符号资本(symbolic power)传播法治观念,理性引导舆论,协力构建“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当代中国法治文化。
[1] Bednarek, M. 2006.[M]. London: Continuum.
[2] Bednarek, M. & H. Caple. 2017.[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Bell, A. 1991.[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4] Chermak, S. 1998. Predicting Crime Story Salience: The Effects of Crime, Victim, and Defendant Characteristics[J]., (1): 61-70.
[5] Chiu, S. & W. Chiang. 2011. FIGHT Metaphors in Legal Discourse: What Is Unsaid in the Story?[J].,(4): 877-915.
[6] Ge, Y. 2016. Sensationalism in Media Discourse: A Genre-based Analysis of Chinese Legal News Reports[J]., (1): 22-39.
[7] Jewkes, Y. 2004.[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8]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Mason, P. 2003[M]. Devon: Willan Publishing.
[10] Miller, K. 2006.[M]. New York: LFB Scholarly Publishing LLC.
[11] Mindich, D. 1998.[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2] Martin, J. & P. White. 2005.[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3] White, P. 1998. Telling Media Tales:[D]. University of Sydney.
[14] White, P. 2012. Exploring the Axiological Workings of ‘Reporter Voice’ News Stories: Attribution and Attitudinal Positioning[J].,, (1): 57-67.
[15] 程瑞生. 2010. 把握重大案件报道的原则和导向[J]. 中国记者, (2): 75-76.
[16] 程振楠. 2015. 案件报道的规矩与禁忌[J]. 青年记者, (2): 28-29.
[17] 董晓波. 2016. 中文足球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的分布及其价值[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 44-47.
[18] 郭克宏. 2014. 冤案报道正能量传递方略探析[J]. 采写编, (4): 15-16.
[19] 韩芳. 2015. 热点案件报道的技巧和策略[J]. 中国记者, (5): 106-108.
[20] 刘世铸, 韩金龙. 2004. 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 外语电化教学, (4): 17-21.
[21] 江汉超. 2015. 如何避免案件报道的“连带”失实[J]. 中国记者,(3): 110-111.
[22] 彭宣维. 2015. 汉英评价意义分析手册[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王振华. 2006. 自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 现代外语, (1): 1-9.
[24] 周长军. 2005. 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及其限制——基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分析[J]. 中外法学, (6): 749-761.
[25] 朱颖. 2008. 守望正义:法治视野下的犯罪新闻报道[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The Metaphorical Appraisal in Chinese Crime News Reports
TAO Jun & YUAN Chuan-you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how conceptual metaphors evaluat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actions in crime news reports through exploring metaphors’ evaluative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appraisal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general types of metaphor,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S WAR an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S HUNTING, are widely used in crime news reports, and journalists, by means of metaphor, frequently make use of provoking attitudinal strategy and graduation system to conduct implicit positive evaluation on the police, but negative on the suspect.
crime news; metaphor; appraisal theory; evaluation
H03
A
1008-665X(2018)6-0030-12
2018-04-26;
2018-09-04
陶君,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 袁传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功能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