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

2018-12-18 19:34蒋伟伟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

摘 要: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也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变革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教学方式,借鉴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已成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探索既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汲取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培养人才模式,乃是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难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学习能力课堂生态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形式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被教育界倡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由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已走进课堂。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因此,变革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教学方式,借鉴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探索既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汲取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培养人才模式,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难点。

一、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意义

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合作的有效性开展,可以形成积极互赖关系;相互促进有效发展;增强个体责任意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学会科学自我评价;促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不断提高;大面积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目标

合作学习在学科中的应用与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自主地参与到科学的探究之中,把传统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1、克服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初步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多向合作互动机制,在"对学"、"群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主动、更愉快、更富有成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实践,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乐于和善于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团队意识。

4.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三、如何实现学生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高效,必须进行小组建设,进行分组学习,搭建合作平台。

1.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合作小组是否分好组,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如果学习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别,小组在进行讨论时效果更好;如果小组成员能力都低,小组讨论无法展开;如果能力都较高,小组之间的合作也会出问题,如果小组中男女数量不均衡,小组合作的质量也会降低。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分组。

2.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合作"。

首先,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长期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从小组学习的过程、表现和效果三方面入手,尝试着实施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二是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三是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把优等生和后进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小组交流时,多给这些同学发言的机会。老师也要多关注后进生,多与他们交流,较简单的问题尽量让这些同学回答,多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

四是明确分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实行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五是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耐心辅助,鼓励、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表达的情境,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欲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敢想、敢说。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倾听、讨论的习惯。

六是营造氛围,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培植合作自信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我们就应大力贯彻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其显得必要。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任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七是激励竞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可以经常地评比"最佳小组",采取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或者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出"小组发言人"、"小组主讲人"的形式等。

八是教师要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在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中,还中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的责任,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要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安排、组织形式、策略选择、过程展开、反馈评价等全程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总之,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素养及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威教育名篇》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年版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

蒋伟伟,女,本科,永城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秋天在哪里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美育教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