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的教学实践

2018-12-18 07:03史妮君赵婉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当堂讲授词汇

史妮君,赵婉莉,赵 佳

(1.咸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陆军边海防学院 基础部语言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00)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点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和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1]

对分课堂一经提出,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践行就走在了前端,一是对分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教学目标相契合,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二是它对教学流程的改革经济、实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

1 对分课堂的基本流程

对分课堂引入了内化吸收过程,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分教学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框架和方法,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隔堂对分”是指讲授和讨论发生在两堂课上,一般都是本堂课讨论上堂课的内容。根据此流程进行课程设计,除了第一周外,每周课堂的前一半时间均用于讨论上一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除了最后一周外,每周课堂的后一半时间都是用于讲授新内容。“隔堂对分”还可以简化,形成“当堂对分”,即“隔堂对分”的所有过程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完成。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可以整个学期的每次课都使用,也可以在几个章节中运用,还可以只运用一次。“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可以组合使用,形式灵活,方法多变。

图1 对分课堂“隔堂对分”的基本流程

2 对分课堂在大学读写译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018年春季学期,笔者在任教的8个班级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上开始使用对分模式,所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3)。一学期共完成了12周4个单元的教学实践。所选单元为第1、2、4、6单元,其余单元自主学习。每个单元的教学为3周6课时,完成Text A(4课时)和Text B(2课时)。读写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词汇、阅读、翻译、写作能力。本课程采用“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两种形式。“当堂对分”以理解意义为导向,“隔堂对分”主要在于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语法知识的消化吸收,培养其实践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分课堂的具体设计环节如下:第一周第一课时进行对分简介和课程简介,第二课时讲授单元主题,课后布置词汇学习任务。第二周第一课时学生就作业进行分组讨论,第二课时讲授课文A的写作结构和语法句型,课后布置“亮考帮”作业。第三周第一课时学生就“亮考帮”作业分组讨论,第二课时教师讲授阅读技巧和课文B的文体结构,课后布置课文B的思维导图。第四周第一课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B。至此,第一单元6课时的对分过程完成。整本书的各个单元结构一致,因此教学环节设计上基本是相似的。每个单元都是从上周的第二次课时开始,这样能合理地应用“隔堂对分”。以第四单元TextACollege Sweethearts为例,此篇文章为精读,教学重点为练习阅读理解,熟悉记叙文文体结构并会应用,掌握重点词汇句型。

第一课时,教师讲授本单元主题,以树状图形式总结关于love的各种短语。单词读音当堂对分。(讲授+当堂对分)课后任务:学生自己查阅词典学习重点词汇的用法,选取5个左右的单词,写出一个场景,要求用上新单词。

第二课时,学生四人一组,提前分好,前后桌坐。小组成员讨论单词用法,分享自己的段落,每组推选出一篇优秀作业,做全班分享。老师点评学生所写段落,分析单词用法是否合适。(隔堂对分)

第三课时,教师讲授记叙文文体结构、记叙文的写作步骤及时间标记词,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做铺垫。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照段落主题句和记叙文的思路绘制出课文结构的思维导图。教师观察课堂,待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要求学生4人一组讨论课文的结构和大意,以小组为单位绘制课文结构的思维导图,并分享课文阅读过程中寻找主旨大意的相关技巧。(当堂对分)

课后任务: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亮考帮”作业。“亮”即亮闪闪,自己总结出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包括单词、词组用法、长难句理解、翻译技巧、好的句子、文中观点或自己的体会等,至少3点。“考”即考考你,就是对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提出考点,可以是语言点、翻译、句子理解等。“帮”即帮帮我,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包括词汇短语、疑难句子、文中观点等。“亮考帮”作业的格式学生自己设计。

第四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亮考帮”作业进行讨论,共享自己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全组总结出3个“亮闪闪”和1个“考考你”,“帮帮我”不限,如果没有问题可以不提。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做全班展示。最后,教师答疑解惑,对学生未覆盖到的难点句型、句子翻译和文化知识进行讲授。(隔堂对分)课后任务完成书上常规作业,练习一篇记叙文写作。

可以看出,单词读音、阅读理解部分采用了“当堂对分”,词汇、语法、翻译等采用“隔堂对分”。“隔堂讨论”都是基于上次课堂活动结束时教师给出的任务。

3 对分课堂实践的讨论

通过一学期对分课堂的实践,笔者对对分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学习者之间的课堂互动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生互动使课堂氛围更轻松,给学习带来更多乐趣,学习者更有主动性、更有学习动力。[4]讨论的内容是基于学生上节课课后学习内化吸收后完成的作业或“亮考帮”,熟悉的内容减轻了学生的焦虑感,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讨论,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基于独学之后的生生互动是对分课堂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师可以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留出一半时间给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事无巨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分课堂的讲授原则是“精讲留白”,教师讲授学习目标、框架、重点、难点;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看到了学习过程的路标与指示,是主动学习。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成分减低,劳作负担降低,指导性成分提升。对分课堂中师生共同拥有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实现了权责对分。[5]

第三,对分课堂的讨论有别于传统课堂,它侧重共享学习。传统课堂的讨论都是教师讲授完后提出问题,学生即时回答。学生还未经过消化吸收,难以产生深刻的想法,因此讨论无法完成或流于形式。对分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有所收获,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如词汇部分,教师划出重点词汇,学生自己查阅。信息化时代,学生大都使用手机网络词典,但是他们缺乏词典使用知识。教师可以讲授词典的使用方法。例如有道词典共收录6本词典,其中三本为学习词典,牛津、朗文和柯林斯都提供了详细的语法、搭配等用法信息。学生查阅词典完成词汇任务后,课堂上和同学分享,也可以提出自己对某些意义相近词汇的混淆等问题。

第四,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大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6]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习过程。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设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后,可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个性化学习,形成更为具体而丰富的个人目标。

第五,对分课堂的课后任务是对分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进行内化吸收,在课堂上就完成的作业进行讨论。因此理想的任务要体现相关性、基本性、挑战性、个性化、梯度性、多样性。比如,在布置词汇任务时,每个单元的要求可不一样。可以让学生用单词写段落,查阅单词的word family并做练习,或查找单词的搭配和固定表达等。再如阅读理解“当堂对分”的任务既可以让学生绘制课文结构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让他们找出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或回答阅读理解问题。

4 结论

对分课堂之所以能被广大教师认可,就是因为它吸收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借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各家之长,能够轻松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对分教学理念与外语教学目标相契合,对分过程清晰明了,因此值得在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中推广。对分课堂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隔堂讨论无法一整节都做到,当堂讨论时间把握不好等,这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改进。

猜你喜欢
当堂讲授词汇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不怕死的留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