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 张广东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当堂检测成了许多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2012年我校对 “当堂检测”的检测时长、内容及在一节课的什么时间位置进行检测进行了探究和尝试,经过4年的研究和实践,最终确定了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每节课的前10分钟对上节课的“当堂检测”进行讲解,后10分钟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当堂检测”考试。
(1)“当堂检测”的目的必须明
要弄清检测内容及所要达成目标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位置,不能为了检测而检测,要以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为核心命制试题。新授课要针对本节课重点选择基础试题,复习课要针对当堂课内容选题,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可将所试卷进行变式。
(2)“当堂检测”需组内老师共同商讨
每一张“当堂检测”都是经过组内教师经过集体备课后共同确定。在集备中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学情的掌握情况等几个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当出现意见分歧时,大家共同探讨后由备课组长决定“当堂检测”的最终选题。
“当堂检测”的内容、题量、形式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进行设计。教师要在吃透教材、考纲,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教与学,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取向,选择合适的检测点进行设计,做到精选精练,力求举一反三。针对不同班型、不同学情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当堂检测”,即检测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当堂检测”更多的指向是知识目标,强调的是“学会”,达成目标的途径是训练,但是鉴于我校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在选择“当堂检测”的试题时要分三个层次进行选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因此“当堂检测”的选题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常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知识型;(2)基础能力型;(3)提高拓展型。
每节课的“当堂检测”虽然是一次小考试,但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把每一次“当堂检测”考试当做一次高考,要独立、按时完成,不允许讨论、抄袭。
在学生做“当堂检测”期间,教师要下到学生当中巡视,除了要保证学生的纪律外,还要观察学生答卷的状态,对状态不好的同学教师课下应及时找学生沟通,询问其原因,是态度上的问题还是知识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批阅过程中除了要认真批阅外,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错题情况,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首先要分析错误的根源,是学生根本不会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分析原因后在下节课要进行针对性讲解。
一方面检查学生用红笔的修改的正误情况,对于记录知识错误的同学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改正;另一方面检查学生的记录认真程度,对态度不认真或不记录的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可以通过“当堂检测”留言沟通,也可以通过面对面进行沟通,沟通后要进行有效跟踪。
1.教师课前认真统计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分析错因。
2.教师前8分钟内将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重点讲解,讲解时给予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式训练。
3.教师在讲解当堂检测卷时一定督促学生用红笔进行补充修改,同时认真观察学生修改情况。学生修改不认真时,教师课后第一时间找其谈话,问明原因,及时纠正。
4.“当堂检测”讲解结束必须给学生2分钟整理时间。
5.因学生的差异性,讲解和整理当堂检测卷时间可以少于10分钟,若出现大多学生对上节知识掌握很好可以选择少讲或不讲。
1.在老师讲解“当堂检测”之前,学生准备好“当堂检测”卷以及两支不同颜色的笔。
2.要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过程和所给出的学法指导,并做好记录,在课后进行总结反思。
3.当老师对试题进行变式时,要认真思考并动笔书写。
4.充分利用好2分钟整理时间,用红笔进行补充、修改。
5.对于学生本人会的题目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听取其他的解题方法并
记录;对于自己本身不会的题目进行讲解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并记录;对自己本身不会但是不做为老师重点讲解题目时,课下当堂检测卷发回以后自己重新思考,若仍旧做不出来,请及时问老师和同学。
(1)由于我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比较年轻,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刻,所以导致选择的试题不是每次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多数“当堂检测”卷都需要在集备后重新调整。
(2)备课组长或有经验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不够,在每次集备后都会安排下一次 “当堂检测”集备内容,但安排比较粗略,只是单纯的指出一节或一章的重点,不够具体。
(3)教师对“当堂检测”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够,没有把它当成学生成绩提升的平台,而是当成一种负担,因此在出题的时候对学情的考虑,对本节课重点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和形式理解还不到位。
“当堂检测”试题的研讨往往都放在集备的最后,由于集备的上课内容较多,所以集备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只有少部分时间用来研讨“当堂检测”试题,研讨的过程中只是关注试题是否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很少研讨试题的题型或试题的内容是否符合当前的高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堂检测”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几年的探究和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自己收获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存在的不足,在后续的教学中还会不断地探讨和专研,做到真正意义上“教—学—测”为一体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