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多元教育需求: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研究*

2018-12-18 11:53吴宏超何泳儿吴开俊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子女满意度家长

吴宏超 何泳儿 吴开俊

一、问题提出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两为主”政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哪里入学、怎么入学的问题基本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上好学的诉求逐步提高。

关于家长满意度的研究有很多,张忠山通过对小学生家长进行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为主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家长年龄和家长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学历水平对家长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1]还有研究者把基本信息、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以及教育参与作为问卷的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进城务工家长对子女的学历有高要求,对子女学习表示充分的支持,但是数据却显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度不高,学校和家长之间无论是沟通形式还是内容都较为单一。[2]汤林春等人从政府决策、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教学工作三个维度出发进行家长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上海所作出的教育改革以及目前上海教育的发展表现为“比较满意”。和2008年的情况相比较,家长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获得大幅度提高,而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满意度以及教师满意度下降,建议政府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以及正确处理好家长需求和加强教育工作宣传。[3]这些研究侧重于对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对其子女受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但是,从学校因素以及感知因素方面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少,而校际的差距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又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文聚焦于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对比进城务工家长与本地家长对义务教育满意度的差异,以及进行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进城务工家长对随迁子女接受的教育满意度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现在进城务工家长的结构发生变化了吗?他们对教育的诉求发生变化了吗?得到满足了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以后,下一步政策要关注哪些方面,要如何进行修订呢?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二、 样本选择

深圳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组成结构多元的进城务工人员,其2015年总人口为1137.87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为354.99万人,非本市户籍人口为782.88万人,非本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8.8%。[4]选择深圳市进行进城务工人员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基于此,以深圳市A地区进城务工家长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代表座谈、电话访谈调查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的收集,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使用“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问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电话访谈和家长代表座谈。共发放问卷1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67份,运用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育满意度,指的是参与者依据自我的主观标准对其所感知到的教育质量作出的整体主观性评价,本文主要用对学校的整体评价以及与理想学校的差距来测量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满意度。

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样本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

(续表1)

三、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数据分析

教育满意度总体情况反映的是家长对其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的满意程度,通过对问卷中的满意度进行赋值,计算出平均值,平均值越高,表明家长教育满意度越高。数据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显示,进城务工家长以及本地家长的教育满意度分别为86.31%和85.01%,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本地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为主”政策在深圳市实施为进城务工带来的福祉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通过分析,进城务工家长对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本地家长,而对感知公平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本地家长。对学校形象、家校沟通的满意度则与本地家长差别不大。卢珂在北京市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与在深圳市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相似,在北京地区,通过对个人及家庭因素、区域属性、学段属性这些自变量的控制后,进城务工家长对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工作的整体满意度高于本地学生家长。[5]

表2 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总体情况

通过对进城务工家长的家庭特征与其教育满意度等级进行交互分析,结果发现(如表3所示),女性群体的教育满意度与男性群体的差别不大,各个等级比例基本持平;家长的年龄越大,其满意度越高;把子女学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和中下三个等级,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随子女成绩等级的提高而满意度越高;子女上学便利的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较高;文化程度(学历水平)越高,满意度越低;把家庭平均年收入分为四个等级,家庭平均年收入等级越高,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越低;子女为学生干部的家长教育满意度比子女为非学生干部的家长高。

表3 家庭特征与教育满意度交互分析

从表3中得到的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家庭因素中年龄、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年收入,以及子女是否为学生干部、子女学习成绩、子女上学是否便利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可能存在影响。

四、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

通过交互分析研究了以进城务工家长为主的家庭因素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情况分布,接下来将重点考察进城务工家长的家庭因素、子女因素,以及子女就读学校因素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学校存在校际差异,如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上存在的差异会对进城务工家长义务教育满意度造成影响。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Ordered Logit回归模型从家庭因素以及子女因素来分析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同时也分析相关学校因素对进城务工人员教育满意度的影响。

采用Ordered Logit 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因变量为家长教育满意度,自变量分为三大类别,即家庭因素、子女因素、学校因素(见表4)。

表4 变量类型

结合文献分析和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为了找出影响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原因,建立以下统计模型:

其中,ESI为被解释变量满意度,研究中的解释变量为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在回归方程中,X1表示年龄变量,X2表示性别变量,X3表示文化程度变量,X4表示家庭平均年收入变量,X5表示是否学生干部变量,X6表示子女学习成绩变量,X7表示子女上学方式变量,X8表示上学是否便利变量,X9表示学校等级变量,X10表示学校课业负担变量,X11表示学校平均班额变量,μ表示残差。考虑到得到的数据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为序离散变量,因此采用Ordered Logit 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结果显示多项自变量系数显著,验证了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与家庭因素、子女因素、学校因素有关,结果见表5。

运用Ordered 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表5 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Ordered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续表5)

第一,文化程度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家长教育有显著影响,本科的回归系数为b=-0.289,专科的为b=-0.321,中专的为b=-0.271,高中的为b=-0.249。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本科、专科、中专、高中学历的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显著低于高中以下家长。

以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为因变量,文化程度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6),结果显示,F=5.725,p< 0.01,说明不同文化程度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6 不同文化程度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第二,家庭平均年收入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以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为因变量,家庭平均年收入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7),结果显示,F=3.022,p<0.05,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也可以发现随着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增加,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逐渐降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平均年收入较高的家长一般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他们对教育的关注较多,对教育的期望也较高。如果教育现状和家长所期望的教育有较大差距时,这类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会大大降低。

表7 家庭平均年收入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第三,子女学习成绩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据分析结果可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子女学习成绩优秀(b=0.583)或学习成绩良好(b=0.348)的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子女学习成绩中等的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以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为因变量,子女成绩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8),结果显示,F=15.680,p<0.01,存在显著差异。家长对学校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的,家长评断一个学校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学校的升学率、学生升入好学校的机率决定的,而家长只能通过直观地感受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的满意程度。

表8 子女学习成绩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第四,子女上学是否便利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为0.268,说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上学便利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显著高于上学不便利的家长。此外,将子女上学是否便利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也印证了以上观点,分析结果(见表9)也显示,t值为2.892,进城务工家长中子女上学便利的家长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子女上学不便利的家长。

表9 子女上学是否便利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第五,学校等级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子女就读学校等级为省一级的家长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子女就读于区一级学校的家长。省一级学校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回归系数为0.554。这表明,相对于区一级学校,子女就读省一级学校的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较高。对不同学校等级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0),结果也呈现出显著差异(F=50.842,p<0.01)。子女就读省一级学校的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平均值为90.80%,市一级为88.20%,区一级为86.17%。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子女所就读的学校等级越高,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越高。

表10 学校等级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第六,学校平均班额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和班额在55人以上相比,平均班额为50人以下时,进城务工家长满意度较高(b=0.326,p<0.05)。通过对学校平均班额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1),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F=28.070,p<0.001)。50人以下班额时,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55人以上班额家长。小班额对学生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使得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小班额使学生在班级中所享受的生均教育资源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在小班额中的家长教育满意度也就越高。

表11 学校班额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方差分析

学校形象、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家校沟通以及感知公平五个维度对进城务工家长的满意度都有影响。本地家长和进城务工家长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进城务工家长对这五个维度的评价,本研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12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进城务工家长对师资水平的评分为89.51%, 表明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家长对学校的师资水平评价处于“比较满意”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家长对师资水平的评价显著高于本地家长(t=4.300,p<0.05)。

进城务工家长对管理水平的评分为81.11%,表明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水平评价处于“比较满意”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家长对师资水平的评价显著高于本地家长(t=4.702,p<0.05)。

表12 不同家长满意度差异

进城务工家长对感知公平的评分为85.55%,表明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家长对感知公平的评价处于“比较满意”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家长对感知公平的评价显著低于本地家长(t=-4.612,p<0.05)。

五、结论与建议

“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进城务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得以改善。以深圳市A区为例,研究发现:

第一,进城务工家长的构成多元。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积分落户”等政策的推行,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进城务工人员投身到城市建设当中。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在进城务工家长的文化程度分布中,从高中以下到研究生学历的都有。其中,高中以下学历的比例为39.7%,高中学历的比例为30%,本科学历的比例为6.0%。

在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分布当中,进城务工家长和本地家长在年收入30万元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7.9%和11.1%,20万~30万元的比例分别为6.0%和11.6%。虽然进城务工家长在年收入为20万元以上的比例均低于本地家长,但是与过去的情况相比差距在缩小。如今的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和曾经在城市当中以低要求、高强度工作换取低收入的农民工有所不同,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学历高、收入高,进城务工家长的构成从单一走向多元。

但是,通过对进城务工家长和本地家长的学历水平以及收入水平进行比较,进城务工家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通过样本分析,进城务工家长随迁子女就读于省一级以及班额为55人以下的比例均比本地家长的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作为一个被进城务工人员视为“淘金之地”的城市,深圳不仅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态度对进城务工人员表示欢迎,也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进行不断开拓,对国家“两为主”政策坚定执行。《深圳市2015年改革计划》中提出要进行“新型城镇化人口服务机制改革”,稳妥推进深圳户籍制度改革,为进城务工人员的落户提供可执行的政策支持,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学历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家长,教育满意度越低,说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当前所接受的教育无法使这些家长得到满足。因此,建议政府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家长构成的多样性,在制定政策的过程当中将进城务工人员的差异性纳入政策制定维度的范畴,制定更加符合多元进城务工家长的政策。

第二,进城务工家长对子女所接受教育的需求多元。进城务工家长对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家庭平均年收入的进城务工家长进行交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与教育满意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学校等级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学校等级越高,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越高;学校平均班额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班额越小,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越高。从样本分布的数据可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于省一级的学校所占比例为47.7%,而本地家长子女为67.8%,本地家长子女就读于省一级学校的比例远远高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进城务工家长对义务教育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表明深圳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从2001年政策实施至今,已经过去了16年,进城务工家长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随着进城务工家长学历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他们对子女接所受教育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需求不再满足于“有学可上”,而是希望子女能够“上好学”,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两为主”政策目前已经无法满足进城务工家长希望其子女能够“上好学”的要求。因此,建议在实行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分配机制,进一步实现教育起点公平;进一步扩大积分入学政策的实施范围,省一级、市一级学校向随迁子女放宽招生标准,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多优质学位,不仅使随迁子女“有学上”,更要让其“上好学”。

第三,进城务工家长在感知公平层面,其教育满意度显著低于本地家长。从深圳市的人口构成来看,非本市户籍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70%,表明进城务工为城市建设贡献不少力量,但是进城务工家长在义务教育的问题上却感到不公平。深圳市所拥有的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先进的办学条件、高效的学校管理水平相对于进城务工家长户籍所在地是有优势的,因此,进城务工家长对深圳市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满意度较高。通过数据分析,进城务工家长的感知质量越高,对教育越满意,表明进城务工家长对高质量的教育是有需求的。尽管“两为主”和异地高考等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相对于本市户籍人口子女来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进入高水平学校享受高质量教育相对困难。有纵向研究表明,控制家庭因素中其他变量后,学生的流动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学生的流动越频繁,其学习成绩会有所降低。[6]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经历了所在地的变动,对城市、学校、朋友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成绩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提高。通过数据分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成绩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子女的成绩是家长对教育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政策的执行又无法为其提供与本地家长子女同等的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因此,进城务工家长对感知公平维度的满意度较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维多利亚独立学区,开设了一个该学区的父母中心,在保证安全以及环境整洁的情况下,为临近流动儿童设立了家庭作业中心,所聘请的教师是有相应资格的,而且还为儿童提供免费的快餐以及电脑。[7]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流动家长的满意。因此,建议政府应当完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制定政策的过程当中多方面考虑进城务工家长真正的需求,让进城务工家长切实感受到政府为其子女提供的确切的帮助,提高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满意度;制定合理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标准,降低“省一级”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入学标准,促进本地子女与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提高区域内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快校际的均衡发展,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公平。

猜你喜欢
子女满意度家长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