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8-12-15 22:32陈爱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古诗词核心素养

陈爱凤

【摘 要】 部编版教材对传统古诗词大幅增加,如何提高小学阶段低年级古诗词有效教学,更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人深思。本文就什么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做以探索。

【关键词】 古诗词;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法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全国性推广,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了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原有的人教版增加55篇。部编版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一、传统诗教,有得有失

部编教材总编温儒敏先生关于教材中古诗词教学曾做过如下阐述:“让学生多诵读,多吟诵。让孩子们放开去想象,不要把课文搞得那么琐碎、程式化。有的老师讲古诗,就总是‘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这固然很有程序,但老是这一套,把一首诗“抠”得太细,学生会腻味。还有就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比李白的‘窗前明月光一诗,很直白易懂,低年级学生也能想象诗歌的意思,就让多读几遍,鼓励各自发挥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好了,有些教师非得用多媒体,又是画面,又是音乐,弄得五光十色,反而冲淡了对诗歌语言的那种特有的感觉。”

二、情境教学,人文合一

情境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能激起学生情绪的学习场景。”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再现绘画美,领会意境美,可以提高品位,充实精神世界。”站在一个认知的高度,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美德。

1.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从古诗词的内容特点出发。正如魏书生所说,“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命运”。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古典文学精华,必将从学生头脑中渗透于他们的思想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里!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更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強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3.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所以,古诗词的学习中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为充实,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加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三、名师课例,策略探究

1.创设情境,走入诗境。(1)创设对话情境。《静夜思》这首古诗学生耳熟能详,都能较轻松地完成,甚至没学就能朗朗上口。但往往陷入“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实际上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意思又会张口结舌,体会作者离乡,思乡又有点儿难度。苏教版教材将这篇课文写成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创设故事情境。“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在教学《塞下曲》一课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引人入胜的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再次朗读《塞下曲》。(3)创设图画情境。《江雪》可以用一幅色调清冷的画: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垂钓。(4)创设音乐情境。在小学古诗词中,有些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乐感,甚至在古代它就是乐府歌词被摘录的,如《江南》《长歌行》等。我们可以给它配上音乐,创设音乐情境就更易于读唱了。在教学《敕勒川》北朝民歌时,学生没有去过大草原,对于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体会不深,在教学中我便播放了一首降央卓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中:风吹绿草遍地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不正是诗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吗。

2.强化情境,赏析诗句。在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3.运用情境,赏析诗情。在教学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何元二一旦走出阳关便再“无故人”呢?安西究竟在哪儿?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中国地图,唐朝的安西在我们今天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离当时的京城长安足足有一千多里路,即便是用当时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马车,往返一次也要大半年哪!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友人元二一旦向西出了阳关到了安西,回来的几率就很小了,所以才会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现了王维对友人的难分难舍的情谊。

“创设情境,使学生投入诗的意境。”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有活力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林祥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南京:语文出版社,2000.153

[2]徐林祥等.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01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古诗词核心素养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