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8-12-13 10:32乔文霞
赢未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乔文霞

摘要:从古至今,德育教育在我国必不可少,德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是我国规定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提高德育水平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小学生是我国民族发展的根基,只有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小学教育效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小學教育阶段如何去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对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主要要求教育者结合社会的发展或者社会阶级的要求,积极展开的一种有目的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理解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理念等内容,同时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品德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社会的希望,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因此,品德教学中,我们需要整合不同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为未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1当前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不注重道德教育

虽然道德教育近几年已经被多数教师所重视,但在大部分教师眼中,文化专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要比德育更加重要,将文化课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测评的重点,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在教学课程中的重要性,学生每天只是忙着赶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培养。违背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殊不知,道德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

1.2缺乏道德教育的研究与理论指导

因为是近几年才重视道德教育,还没有全面的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道德教育现处在摸索的道路中,多方面还没有完善,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指导。这将对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造成滞后的影响。

1.3评价机制不理想

传统评价方式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担心学生会受到伤害。这也使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仅仅表扬而不明确表明和指出错误,这会导致学生产生对知识的误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评价机制。

2小学德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开展自我认识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认识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现实中的自我、理想中的自我。因此,我们教师在让学生参与自我认识的活动过程中,也应当从这两方面入手。现实中的自我,一般是建立在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是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理想中的自我,是学生想象中的自我,以及学生对于自己的期望。以上两方面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建立关于自我认识的相关概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积极心态去解决问题,进而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2.2建立出家校共享的德育教育机制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而学生的家庭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建立出家校共享的德育教育机制,教师能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与交流,学生家长能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等,继而教师能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能使得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促使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具体来说,学生家长可以按照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数目,增强德育教育的课后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完成,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互动,得到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情况反馈,并能根据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展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也能对学生德育教育起到一个很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也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2.3明确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是保证小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以后,才能有效摆脱以前盲目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与高年级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可能会对小学校园中的一切感到比较陌生,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但是,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写到,“爸爸妈妈每天都早出晚归,平时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我,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深深的爱,等我长大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地回报爸爸妈妈,挣大钱,让爸爸妈妈安度晚年”。这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努力学习,父母才会宽心欣慰,这也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比较繁琐却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在小学开展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思想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继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基础教育,2015(5):8-9.

[2]赵广玲.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好家长,2017(11):8-9.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