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波
摘要: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作为承载知识的重要场所,应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图书馆规程的要求,面向社会读者开放,从而为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良好的平台。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和策略
高校圖书馆是一个收集、储存、传递知识的场所,虽然是为高校专门门设立,但是也不能局限于高校内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还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面向社会开放,从而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
(一)发展图书馆职能,开展社会服务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和提供文化娱乐的社会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也应同公共图书馆一样,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为从为传播文化知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应为公民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而高校图书馆正是公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1]。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向社会开放,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发需要雄厚的物资支持,然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计算机系统老化、机器设备陈旧和经费不足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发的力度。但是从一方面说,高校图书馆若是以有偿的形式向社会开发,不仅可以补足经费,更新高校图书馆老化的设备,促进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和策略
(一)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法,致使图书馆事业缺乏有效地可行依据。虽然说我国也在图书馆方面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不具有普遍性和规范性,致使图书馆工作存在不稳定性。若是高校图书馆贸然向社会开放还需充分考虑自身的社会定位,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一些列问题。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来予以明确和保障,因此图书馆法制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提供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首先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服务,如专家导读服务、文献待查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2]。其次,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不仅要向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还要向政府、企业等提供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需结合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展特色服务。再次,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成立相应的信息开发中心,向主动型和开放型服务转变。最后,高校图书馆要加强社会调研,及时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区域合作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打破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之间的界限,加强图书信息共享。首先,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之间需加强联合,建立良好的馆际互借关系,从而为用户提高优质信息共享服务[3]。其次,需加强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立统一联合编目系统、检索平台和特色资源库,以此来强化区域文献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各图书馆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现其社会价值。
(四)加强馆员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越来越高。尤其是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的重要影响,高校急需大量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学、管理学知识的优秀人才。而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首先,图书馆应建立竞争上岗的聘用制度,从而在源头上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其次针对在职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培训,具体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业务交流和培训等形式提高馆员的素质。此外,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或者组织馆员区其他图书馆学习交流等途径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
(五)处理好校内和校外读者之间关系
高校图书馆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主要服务对象有哪些才能高效的开展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其建立之初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在校教职工和大学生,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始终把本校师生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把日常工作精力主要投放在校内服务上。其次,高效图书馆应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处理好关系,在各自开放的基础上逐渐加强馆际联网,从而为校内外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逐渐加强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一方面要在开放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思考向社会开放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高效开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娟娟.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状况调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
[2]任杏莉.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
[3]薛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之“走出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